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删除來源必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小學生在家通過手機、電視等線上開課。不過,家長在拿手機給孩子上課時,要多留點心。最近,江西上饒經開區一名少年,課餘玩語音交友軟件,3天時間花了8萬多元。
家住上饒經開區的蘇先生說,春節期間他的手機壞了,由于受疫情影響,一直沒去維修。2月13日,蘇先生更換了新手機,剛一開機,接連收到數十多條銀行扣款短信提醒。
經過詢問,才知道這錢都是13歲的小兒子軒軒(化名)花的。
蘇先生小兒子軒軒說,這段時間用手機上網課時,他接觸到了一款名為“嘿嘿語音”的直播聊天軟件,之後,軒軒被這款軟件深深吸引。他發現給主播送禮物不僅能提升等級,更象征一種身份。年少的他,心理産生了波動,于是就開始瘋狂刷了起來。
根據蘇先生銀行卡流水賬單顯示,2月11日至13日,共通過财付通發生84筆交易,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蘇先生算了算,小兒子3天總共刷了88000多元。
蘇先生大兒子告訴記者,弟弟隻有13歲,在手機上玩“嘿嘿語音”時,大人并不知情,他認為一個孩子能輕易登錄,說明這款軟件在未成年人身份識别方面監管不到位,還有待加強。
同時蘇文濤也認為,父母也存在一定的監管失責,弟弟在網上刷了88000多元錢後,一家人都十分難過。現在家裡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能聯系到網絡公司,經行協商退款。
“嘿嘿語音”:安排專門工作組處理此事根據“嘿嘿語音”APP顯示,玩家須滿16歲,供應商是海南嘿嘿科技有限公司。9号,記者多次撥打了客服熱線,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記者通過官網聯系上了在線客服,之後有工作人員與記者聯系。
“嘿嘿語音”工作人員表示,平台方也非常重視,并稱有專門工作組來處理這件事情,最後也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并與蘇先生達成一緻。
律師:如證明是孩子操作 網絡公司應适當退款而對于“嘿嘿語音”如何來識别未成人登錄,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将在後續給記者回複。記者就此事也咨詢了法律人士,律師表示,在很多類似案例中,家長和網絡公司都有一定的責任。
江西衡旭律師事務所律師謝炳淩認為,如果小孩的家長能夠證明該名未成年人在充值時,是沒有經過家長同意和追認,并且也沒有在家長的管理下實施,那麼網遊公司應當适當的進行退還。
心理咨詢師:孩子用手機在線上課 家長要做好監管當下受疫情影響,中小學生在線上課期間,如何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呢?心理咨詢師建議,盡量讓孩子通過電視進行網課學習,如果實在要用手機或平闆電腦上課,家長也要做好監管,即使要給孩子玩遊戲,也要制定規則,而且不要給手機綁定任何可支付的銀行卡。
另外,孩子長時間宅在家裡,活潑好動的天性得不到釋放,更容易迷戀遊戲,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要多陪伴、多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