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節,馬雲選擇了卸任CEO一職,由張勇接任。作為阿裡巴巴的新董事長,他顯然也帶給阿裡一個新的改變。首先他提出了“百新”計劃,在各行各業都要做到最好,以智能化驅動去改變各大領域。他還提出了商業操作系統,就是将雲計算、物流等模塊放在一起,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數字信息,加快智能化的發展。
大家都知道阿裡巴巴有十八羅漢,他們在阿裡的成立之初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其實在阿裡的轉型之路上,還有第19羅漢,他為阿裡今天的商業帝國締造也書寫了新的奇迹,此人就是王堅,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在阿裡的三駕馬車中,他就駕馭阿裡雲走上了國内第一的傳奇紀錄。
技術員出身的王堅被馬雲相中
王堅在1984年拿到了杭大心理系的學位,主要的發展方向是人機互交,緊接着他就拿到了博士學位,1998年就成為了心理系的主任,同時還被選上“151”人才工程中,之後他來到了微軟研究所工作,從事大數據的研究分析。
阿裡在成立之初,其實用的是雅虎的分析數據,但這樣也限制了阿裡的業務發展,盡管已經憑着淘寶和1688成為了領域内的王者,但用戶量還是不盡人意。盡管阿裡的技術團隊一直在研究,但因不是科班出身,結果研究很長時間還是沒有頭緒。
2008年王堅被受邀解決阿裡的技術難題,馬雲和他見面後,當場邀請他過來工作,并許諾一年給10個億的研發資金,主攻阿裡雲的研究項目。而他最拿手的就是後台處理,在馬雲的極力勸說下,王堅同意了。
被老員工質疑,10年後賺6萬億
不過他的到來卻讓老員工對此不滿,畢竟他沒有任何的資曆,結果卻成為首席架構師,大家以為他真的能做出什麼成績,起初隻是在背後議論。但幾年過去了,阿裡雲的研究卻沒有任何的進展,而王堅也受到了大量的吐槽和非議,很多人認為他是心理學的博士,不會寫代碼,每天就是混日子的。
當時大家并不知道雲端竟然可以處理數據,隻知道它能存儲信息,王堅自然成為衆矢之的。但這個項目需要長時間的研究才行,不然很難做出成績,因此他才會被員工唾罵,隻有馬雲一直鼓勵肯定他,别人說他是大騙子,馬雲總是一笑而過。直到2013年,阿裡雲才推出市場,并對外出售,在阿裡的招牌之下,各大企業紛紛響應該雲計算處理能力。
2016年時阿裡雲就已經為76萬戶企業服務,并成功走出了國門,成為世界級的雲服務系統。如今已經過去10年,阿裡雲的研發投入了100億,可以說是用錢堆出來的馬雲“親兒子”,但如今卻為阿裡賺取大量的營收,估值6萬億元,可以說是馬雲最成功的一次豪賭。
其實華為的海思麒麟芯片能夠有今天的發展,也要感謝何庭波這個人。她從北郵畢業,在1996年就進入了華為中,成為女工程師,因能力突出成為華為的董事會一員。她起初則是從事光通信芯片的研究,之後又進行3G網絡的架設。
2004年時,任正非找到她,給她4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以及2萬人的研究團隊,讓她去研究芯片。當時我國的芯片産業還處于空白中,研發的難度比較大,直到2009年才有了關鍵性的突破,到了2013年時麒麟芯片才為華為創收,而如今的麒麟芯片卻成華為的最大籌碼。
其實企業想要有更高的市場競争力,想要讓更多的人認可,那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發經費,這樣才能讓企業有更多的競争力,公司的業績才能持續變好,大家怎麼看呢?
馬雲最有魄力的一場勝仗,用100億豪賭,10年後,賺到6萬億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于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隻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