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哲學中過程的概念

哲學中過程的概念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0 19:13:13
感性功能的分析:

從日常的認識過程來分析,諸如直接的感受,像開水的滾燙、食物的香味、岩石的堅硬,堅硬、香味、燙這些都是直接的感受,它們由直接的觸摸、嗅覺所獲得,這些感覺和我的思維是完全不同的存在。感覺由在場的事物刺激感知形成印象,是我的觀念的來源,是對烤肉、開水、石頭的印象。因為我自身并不産生這些感覺,即使是在睡夢中、幻想中也不會——但這樣的狀态并不能作為判斷的依據,因此觀念中這些獨特感受的來源可以說是有可能包含了物體的存在,即因此可以推論出廣延物體的存在,廣延、硬度的物體的存在與思維這種實體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這是“唯心主義”式的判斷物體客觀存在的方法之一,這種界限——來自實體的無可替代的感覺和感知的區分是認知功能與物體的區分标志之一,也是主體與客體的區分的界限。

哲學中過程的概念(哲學詞彙感性的含義)1

印象既然來自于外界,而這樣的判斷實際上也假設了“人生來就是一張白紙”,因此人的觀念來自于外界。這種方法也被用于推斷上帝的存在。僅僅就感性的功能來說,直接的印象屬于感性的功能所帶來的,感性将這些印象作為物體的屬性,物體的屬性在這裡來自于直接的印象,無論是從因果的判斷角度,即“聞到了香味,即代表着附近有烤肉”,還是主謂詞的從屬上,即“烤肉是香的”這一命題。它都因此構成了語言和我們頭腦中觀念甚或固有觀念的因素。就像是美味的東西給我們帶來快樂,因此我們總是願意享用那些聞起來誘人的美食,然而就像一塊臭豆腐,雖然聞起來很臭,但是吃起來是香的,相反,那些聞起來誘人的美食,也許并不美味,因此為了避免一切類似的誤判,哲學家們會上升到錯誤中本質的位置——做出這些判斷的主體——自我。

因此在這裡笛卡爾會進一步說到,他在“第六沉思”[i]的後半部分舉了很多的例子,盡管他沒有定義什麼是感性,但是通過這些例子,他實際上向我們展示了感性的局限性,盡管感知是人類的智能,它有助于人類以基本的認知能力辨識所需的基本生存用品,但感知的能力僅限于事物的表面,僅限于感官直接的不加批判而獲取的決斷,因此是有限的,在許多事物上更是無能的,比如直接觀察到的太陽大小與實際的太陽大小,我們通過經驗和反思才得以發現太陽實際比我們直接觀察到的要大很多。

哲學中過程的概念(哲學詞彙感性的含義)2

感性判斷的出發點更加傾向于“動物性”的、本能的判斷,以生物的需求為根基,感性判斷常常把那些對自己有利的東西作為固有的因果關系植根于觀念之中形成判斷,食物與生物需求之間的因果關系常常表現為直接的、經驗性的聯系,通常更加類似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相較于理性和批判思維,雖然後者也不否認生物需求,理性更多的是知識性的、總結性的判斷,這樣的判斷以知識和經驗為基礎,而相應的理性思考和智能的發揮往往可能是不顧感覺和生物需求相反的。在笛卡爾看來感性在理性未能成熟之前的幼稚的判斷,常常形成于童年并伴随到成年甚至一生。 因此笛卡爾也會說:

要想追求真理,我們必須在一生中盡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來懷疑一次:從前我們既然一度都是兒童,而且我們在不能完全運用自己的理性之時,就已經對于感官所見的對象,構成各種判斷,因此,就有許多偏見障礙着我們認識真理的道路;我們如果不把自己現為稍有可疑的事物在一生中一度加以懷疑,我們就似乎不可能排除這些偏見。[ii]

真理實際上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依靠之一,真理常常被使用于人類生存之中,而習得真理雖主要來自于書本的記載,而又不局限于書本。日常生存經驗的總結與知識的批判都對人類習得更加複雜的機能提供了幫助。

在探的感性的局限之後,理性作為感性的補充,理性的本性趨向于普遍和必然的判斷。它的能力來源于人類後天的批判性的知識和運用。日常的經驗能夠帶給我們熟練和自然的生存技巧,而系統性和理論化的知識更能廣泛的被更多的人采納。

哲學中過程的概念(哲學詞彙感性的含義)3


[i] 《第一哲學沉思集》的第六沉思

[ii] 笛卡爾《哲學原理》 商務印書館 1959 關文運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