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流行的語言中,說漢語的人數是最多的。而漢字起源于漢語。在現在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漢字不過六七千而已。
而有人統計十三經時,全部字數加起來是589283個字。其中不相同的單字數為6544個字。
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根據史實,這些變化大緻可以分為兩大類:改革和自然流變。
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指漢字自然的變化過程。
漢字的改革一般是非連續的、劇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連續的、緩慢的、長期的。
1.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們找到。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蔔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蔔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
2.金文
指的是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滅六國,約8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 其中可以識别的字有2420個。
3.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體,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
4.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從秦朝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5.隸書
隸書始創于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觑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6.草書它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正如李志敏所說:"臨于池,酌于理,師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後始入草書妙境。
7.楷書
《辭海》書中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楷書是我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
8.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大約出現于東漢末年。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皆高,而楷書是文字符号,實用性高且見功夫;相比較而言,草書則是藝術性高,但是實用性顯得相對不足。
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非常龐大。漢字總共有多少字?到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夠答得上來非常精确的數字。但漢字的發展是由繁到簡。故而練習書法是很有必要的,靜心體會漢字的獨有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