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學之聲 作者:文哥
結核病相關實驗室檢查
一、結核分枝杆菌
特點:屬于專性需氧菌,适宜生長溫度為37℃。不易染色,但經品紅加熱染色後不能被酸性乙醇脫色,故稱為抗酸杆菌。對營養要求高,細菌培養生長緩慢,需2-4周才可看見菌落。
分類:人結核分枝杆菌,牛結核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
飛沫傳播:高聲講話、用力咳嗽、打噴嚏産生的飛沫直徑小,最易傳播;随地吐痰,痰液幹燥後結核分枝杆菌随塵埃飛揚,也可吸入性感染,但并非主要傳播方式。
病人污染物傳播機會少;經皮膚傷口感染、消化道傳播、經胎盤母嬰傳播極少見。可能是因為結核菌為需氧菌,無法在厭氧環境長期生存
潛伏結核感染:指無症狀且不排菌的感染者,僅皮膚結合菌素試驗或γ-幹擾素釋放試驗陽性。
開放性肺結核:排菌,是結核傳播的主要來源,暴露于結核菌環境或與結核患者近距離接觸可傳染。
卡介苗:利用人結核分枝杆菌與牛結核分枝杆菌的抗原交叉免疫原性提供免疫保護。
二、常用的實驗室檢查及臨床意義
1.結核菌素試驗(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PPD)
結核菌素是結核分枝杆菌的代謝産物,主要成分為結核分枝杆菌的分泌性蛋白
PPD皮内注射法:将PPD 5IU(0.1ml)注入左前臂内側上中三分之一交界處皮内,形成局部皮丘。48-72h觀察反應。
局部皮膚
硬結直徑
(橫 縱)/2 mm
結果
臨床意義
<5mm
陰性
提示未受結核菌感染,還可見于①感染在4到8周内機體變态反應尚未充分建立;②淋巴系統免疫缺陷;③營養不良、各種危重病人;④應用糖皮質激素、抗腫瘤藥者和老年人。
5-9mm
一般陽性
存在對結核分枝杆菌的細胞免疫反應,提示存在結核感染的可能性大。
10-19mm
中度陽性
≥20mm,或水疱、破潰、壞死及淋巴管炎
強陽性
提示活動性結核可能
假陽性:PPD與卡介苗存在交叉反應,在接種過卡介苗的人群中雖無結核感染亦可出現PPD陽性。
假陰性:PPD可能因細胞免疫功能受損而出現假陰性,例如免疫缺陷患者HIV/AID。
PPD特異性差,且不能用于區分潛伏感染和活動性結核感染。
該患者PPD試驗48h後,可以看見水疱,為強陽性,需進一步完善胸部CT檢查,及其他結核相關檢查,包括γ-幹擾素釋放試驗、細菌培養、結核杆菌抗體、痰塗片、結核杆菌DNA測定等。
2.γ-幹擾素釋放試驗
原理:以T細胞為基礎,被結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而緻敏的T細胞,再次遇到同類抗原時能産生γ-幹擾素,對分離的全血或單個核細胞在特異抗原刺激後産生的幹擾素進行檢測,可以反應是否存在結核感染。
特異性、敏感性均高于結核菌素試驗,能更好的區分真性結核感染和卡介苗接種誘導的反應;但和PPD一樣無法區分獲得性結核病和潛伏結核感染,對潛伏感染轉變為活動性結核的風險無法預測。
主要用于結核感染高危人群、免疫抑制人群的篩查。
3.檢測結核特異性抗體:差異性大,敏感性低,WHO不推薦血清學獨立用于結核診斷。對痰陰性肺結核及肺外結核的診斷結果可對現有診斷方法起補充作用。
4.痰塗片抗酸染色--确診,特異性
方法:石炭酸複紅的抗酸染色,金胺-羅丹明等熒光染料塗片鏡檢。
結核杆菌檢查是确診肺結核最特異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結核菌是确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在我國非典型分枝杆菌尚屬少見,故痰塗片抗酸杆菌陽性,肺結核診斷基本即可成立。偶爾可出現塗片陽性而培養陰性,未治療的患者痰菌培養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高于塗片檢查,塗片陰性或診斷有疑問時培養結果尤為重要。不能辨别死菌活菌;敏感性低,通常需5000-10000條菌/ml才能夠得到陽性結果。
此外,肺泡灌洗液、胸液、腹水、尿液、腦脊液、胃液、膿液、糞便等标本都可進行檢驗,
臨床上痰結核菌塗片至少三次。
5.細菌培養--金标準
結核分支杆菌的培養是結核菌檢測和藥敏試驗的金标準,鑒定死菌活菌的可靠方法。缺點是時間長,敏感性低,塗片陽性标本隻有約80%培養陽性。
傳統固體培養:羅氏培養需4-6周,耗時較長
液體培養系統:BACTEC、MGIT需1-3周,比固體培養更敏感、快速。
MGIT技術8天内可顯示結果,自動化MGIT可進行藥敏檢測。
6.結核分枝杆菌藥敏測定
結核分枝杆菌分離後立即進行藥敏測定,對異煙肼和利福平的藥敏結果來判定是否為MDR菌株,傳統的方法需借助固體、液體培養基中培養出的細菌進行藥敏測定。
分子藥敏檢測:對樣品DNA提取,PCR擴增,對擴增産物進行耐藥性分析。
7.分子生物學技術(PCR)--耐藥檢測
PCR技術擴增标本中微量的結核菌DNA,一般鏡檢檢測到104-105條菌/ml,PCR技術可檢出1-100fg結核菌DNA。
在結核分枝杆菌耐藥檢測方面獨具優勢。
但是DNA提取過程中技術原因可出現假陽性,PCR無法區别活菌和死菌,不能用于療效評估、流行病學調查。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