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慶節後遞交材料到正式挂牌,陸金所隻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狂奔上市”,甚至趕超了另一位加速上市的巨頭螞蟻金服。
10月30日晚間,陸金所正式在紐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U”。
陸金所此次IPO以13.5美元/ADS的價格發行1.75億股股票,募資23.6億美元,該價格是最初目标11.5~13.5美元/ADS定價區間的上限。若超額ADS配售全部行使,融資總額将上升至27億美元,将成美國市場上今年規模最大的中概股IPO。
按照IPO定價13.5美元計算,陸金所的市值在330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币2200億元,低于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IPO之前,陸金所控股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完成了合計14.11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春華資本、卡塔爾投資局、摩根大通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此輪融資估值達394億美元。
陸金所開盤價為11.6美元,較發行價跌14%;此後,陸金所一度收複失地。到收盤時,陸金所股價為12.8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4.81%;以收盤價計算,陸金所市值313億美元。
目前互金中概股在美股集體萎靡,陸金所上市後的股價勢必承壓。而陸金所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計葵生表示:“此時我們選擇上市,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監管政策框架基本明确,現在是一個不錯的時間點。”
2011年,平安集團旗下“陸金所”在上海正式成立。
憑借母公司金融牌照齊全的優勢,陸金所迅速成長為“中國P2P一哥”。2015年第三季度,陸金所其業務規模超越網貸鼻祖、美國老牌P2P平台Lending Club,成為全球第一大的P2P平台,是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
在此期間,市場上不斷傳出陸金所準備上市的傳聞,而從首次爆出上市傳聞的2014年開始,陸金所估值一路水漲船高。2016年2月,陸金所宣布完成12.16 億美元B輪融資,從2014年A輪融資後的97億美元暴漲至185億美元。
不過,由于其後P2P爆雷事件不斷,監管持續收緊,陸金所IPO計劃一推再推。
此後,陸金所的營收增度明顯放緩,2017、2018年、2019年陸金所的總收入分别為278億元、405億元、478億元。直至2019年7月18日,陸金所宣布計劃退出P2P業務。
在剝離P2P之後,陸金所的盈利和業務轉型一直備受關注。近來螞蟻集團、京東數科等金融科技巨頭也開始了上市動作,幾大巨頭之間很難不被放在一起比較。
和螞蟻集團、京東數科兩家脫胎于互聯網公司的金融科技企業不同,陸金所的金融屬性顯然更為明顯。
陸金所員工人數多達84830人,其中銷售人員和貸後管理人員占比超過90%。而服務10多億用戶的螞蟻集團,員工人數僅為16660人,技術研發人員占比高達64%,螞蟻集團的銷售人員隻有2276人,隻占陸金所的37分之一。
在“科技研發投入”方面,也形成鮮明的對比。2017年—2019年,陸金所的技術研發費用分别為13.02億元、16.59億元、19.52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皆為4%,投入趨勢略有下降。
而同期的螞蟻集團研發費用分别為47.89、69.03、106.0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8%左右。京東數科的研發費用分别為10.78億元、17.43億元、25.6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11.88%、12.80%、14.10%。
相較之下,陸金所的金融基本盤則非常穩固。
據國際第三方咨詢機構Oliver Wyman報告,根據招股書,陸金所控股的主營業務為财富管理與零售信貸。陸金所在中國零售信貸市場和财富管理業務(貨币基金除外)分别在非傳統金融機構市場規模位列第二和第三。
此前披露的招股文件還顯示,2017年至2019年陸金所保持持續盈利,營收從2017年的278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78億元,複合增長率31.1%;同期淨利潤從60億元增長至133億元,複合增長率為48.6%。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淨利潤為73億元。
在陸金所的曆次融資中,包括多家明星投資機構。招股書顯示,萊恩資本、摩根大通證券、瑞銀倫敦分行、日本金融公司SBI控股、中銀集團、民生銀行、碧桂園控股、國泰君安、沙特主權基金、卡塔爾投資局、麥格理集團等。
股權激勵方面,據招股書披露的三次股權激勵計劃。陸金所曾在2014年、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别做過三次股權激勵計劃,合計獎勵2341萬股。但這些市值的股權被多少人持有,招股書并未披露,目前公司有雇員8.5萬人。
IPO前,平安集團直接持有陸金所控股42.3%的股份,一家注冊地在維爾京群島的公司Tun Kung Company Limited則持有42.7%的股份,這家公司是平安高管及員工的持股平台。據披露,Tun Kung Company Limited公司所持有的480095000股A類普通股中,有35644803股是為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預留。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 | 蔡鵬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