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國曆史上一次世界性的盛舉,一次輝煌的航海成果。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随行有太監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根據明代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記載,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同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19日),船隊從龍灣(今南京下關)啟航,2月3日集結于劉家港。在劉家港,鄭和等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績碑》。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鄭和船隊抵達福建長樂港,在長樂停留約半年,在此期間,鄭和曾率領興平三衛指揮千百戶和州府官員,到福建湄州嶼,賣辦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宮。又在長樂縣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長樂天妃宮,十一月建成,樹立《天妃靈驗之記》碑,并鑄造銅鐘一口,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兩碑都記下了他們六次出航的曆程。
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隊從五虎門出洋。這次遠航經占城、爪哇的蘇魯馬益、蘇門答刺、古裡、竹步,再向南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然後返航。當船隊航行到古裡附近時,鄭和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逝世。船隊由正使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經蘇門答刺、滿刺加等地,回到太倉劉家港。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鄭和船隊到達南京。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了解。航海的參 與者中,馬歡留有《瀛涯勝覽》 ,費信有《星槎勝覽》 ,鞏珍有《西洋番國志》,介紹下西洋途徑諸國的情況。 在地理認識上,鄭和下西洋後,"西洋"一詞的含義更為擴大,有了泛指海外諸國、外國之意。
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明代中晚期茅元儀将之收錄在《武備志》中,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标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标志、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