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碧生源減肥茶利潤高嗎

碧生源減肥茶利潤高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9:47

碧生源減肥茶利潤高嗎?昔日“兩袋茶賣出45億元”的“減肥茶大王”碧生源,已經漸漸被大衆所遺忘,連總部大樓也已經在3年前被賣掉了現在,碧生源減肥茶的銷量已不及十年前的一半,公司主營業務也已悄然向“減肥藥”轉變同時,它更是走上了“賣房求生”之路,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碧生源減肥茶利潤高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碧生源減肥茶利潤高嗎(減肥茶大王碧生源)1

碧生源減肥茶利潤高嗎

昔日“兩袋茶賣出45億元”的“減肥茶大王”碧生源,已經漸漸被大衆所遺忘,連總部大樓也已經在3年前被賣掉了。現在,碧生源減肥茶的銷量已不及十年前的一半,公司主營業務也已悄然向“減肥藥”轉變。同時,它更是走上了“賣房求生”之路。

昔日名動一時的“減肥茶大王”碧生源,也走到了危急關頭。

近日,碧生源了發布盈利預警,預計集團2021年淨虧損将達到1.2億至1.3億元人民币,收入将較2020年的12.9億元減少約15%。

這不是碧生源首次虧損了,早在2018年,其虧損額就超過9000萬元。如果最新預計中的數據确實的話,将是碧生源曆年來虧損額度的新高。

“兩袋茶賣出45億元”的碧生源,在2010年登陸港股,号稱“減肥茶第一股”,市值一度高達52億港元。但自從上市後,它就長期陷入虧損漩渦。截至今年1月7日收盤,碧生源的股價僅有0.179港元,公司市值不到3億港元。

實際上,支撐碧生源公司活到現在的是“賣房”,并已成為其一大“續命”靈丹。一家巨頭,就這樣走到了十字路口。

-01-

“減肥茶大王”陷入虧損魔咒

在21世紀初期,國内茶包業主要被雀巢、立頓等外資品牌占領。雖然同樣是做茶包類産品銷售,2000年成立的碧生源卻劍走偏鋒,打出了“減肥瘦身”旗号,并不惜血本地進行廣告宣傳。

“讓你的腸子洗洗澡吧。”這是多年前在公交、電梯廣告裡,以及電視中的選秀、模特大賽等綜藝節目中,幾乎每天都在循環播放的廣告。廣告裡的模特一邊秀着身材,一邊推薦碧生源常潤茶和減肥茶,廣告末尾還不忘貼心地加上一句:“不要太瘦哦。”

當年碧生源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從2007年至2010年,碧生源的廣告費在年度銷售總額中的占比一直達到30%左右。僅在2009年,碧生源的廣告費就達到1.9億元,而這一年碧生源的淨利潤隻有1.8億元。

但和高昂的廣告費用相比,碧生源的原材料成本占比卻低得可憐,在2009年僅為3.1%。

2010年,碧生源成功上市,坐上國内保健茶領域的頭把交椅。這一年,公司營業額達到8.74億元,毛利率高達89.42%。

碧生源創始人趙一弘當年曾說過一句話,後來被無數媒體引用:“十四年來(指2000年-2014年),碧生源隻做了一件事:賣了兩袋茶,一袋是碧生源減肥茶,一袋是碧生源常潤茶。兩種茶賣了30億袋,45億元人民币。”

(圖:視覺中國)

但實際上,從上市第二年起,碧生源就開始了“墜落”。2011年,碧生源虧損4087.6萬元。從此之後,公司便反複在虧損邊緣掙紮。上市後的10年中,碧生源有5年都是虧損的,其中2018年的虧損額達到9529.9萬元。

好不容易在2019-2020年扭虧後,在2021年,碧生源再度陷入虧損魔咒。公司在公告中解釋稱,這是由于2021年主要經銷商庫存管理措施發生變化,導緻集團自2021年12月起向該經銷商的發貨減少,從而導緻銷售金額減少;同時,營銷力量的重新布局對集團階段性收入的影響比預期大。

但對于這些理由的具體解釋,《财經天下》周刊向碧生源方面進行咨詢,截至發稿時仍未獲回複。

不過,碧生源在公告中也承認,“集團在2021年度‘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的銷售業績未能達到預期銷售金額。”

長期以來,碧生源依靠的主要産品就是“兩袋茶”。但它的減肥茶産品,已經越來越“不好賣”了。

在公司2020年度财報中,常潤茶與常菁茶(原碧生源減肥茶)的收入分别為1.92億元和1.99億元,合計收入3.91億元。然而在十年前,碧生源這兩款産品合計收入曾達到8.70億元,僅常潤茶一款産品的收入就達5.66億元。

與此同時,碧生源的毛利率也在不斷下降,從2010年上市之初的近90%,一路下降到2018年的67.5%。在2020年,碧生源毛利率為70.7%。

-02-

成敗兩袋茶:從賣茶到賣減肥藥

碧生源可謂成也“兩袋茶”,衰也“兩袋茶”。

碧生源靠着大規模廣告投放,占據了用戶心智,也帶飛了産品的銷售額。但在其上市後,減肥市場上競品不斷湧現,有不少“代餐”“酵素”産品也宣稱具備減肥效果,逐漸替代了碧生源的位置。

同時,随着年輕人們更加注重健康理念,碧生源的“排毒”概念也受到了質疑,其營銷廣告的誇張宣傳和狂轟濫炸,也引發了消費大衆的逆反心理。

“一直以來,碧生源等保健品的銷售方法都備受争議。它通過大量廣告去引領消費者,并将廣告成本附加到産品本身,引發了價格和價值之間的沖突。從而,被不少用戶質疑它是在收割‘智商稅’。”國家中藥師、健康管理師、中醫藥營銷策劃專家楊曉光向《财經天下》周刊表示。

碧生源的減肥茶到底有沒有作用?從事天然藥物化學研究的黃醫師從專業角度解釋稱,在碧生源草本通便常潤茶和常菁茶的說明書中均表示,其成分中包含有“番瀉葉”,“番瀉葉裡面含有蒽醌成分,可以刺激胃腸道,可用于便秘的臨床治療。但是使用它是有過敏概率的,使用不當可引發皮疹,嚴重的可能還會帶來腹瀉、腸損傷等。”

一位減肥營養師也向《财經天下》周刊強調,人體脂肪分解的産物是一種氣體,靠呼吸、汗液、尿液排出體外,因此“通便”對減脂是沒有作用的。

消費者對碧生源産品的投訴也因此頻發。廣東電視台在2021年年底還曾報道,一位烏魯木齊的消費者飲用碧生源減肥茶後,腹瀉嚴重,同時引發高燒,其向碧生源提出索賠,但至今未果。

同時,更讓碧生源活得“戰戰兢兢”的,還有保健品行業監管日益趨嚴的趨勢。

據統計,碧生源在公司上市前的2007年至2009年三年内,就曾23次因廣告違規被“點名”;僅在廣東,碧生源就接到了19份監管部門的公開警告。其産品廣告還因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誇大保健功效等原因,上過廣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黑榜”。

(圖:碧生源财報)

真正的監管“驚雷”在2016年劈下。國家食藥監總局出台新規,其中規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市場上的保健産品名稱裡不得夾帶宣傳産品功效的文字。

當時已經市占率達到42%的碧生源減肥茶,不得不更名為“常菁茶”。但花了多年廣告轟炸培養起的用戶認知,卻因更名而大受影響。

2016年,碧生源該品類産品銷量驟降7090萬包至1.47億包,公司營收也大降35.3%至2.09億元,市場份額也下降至32.33%。

2019年,随着監管進一步加強,國内約20個城市醫保局發文,禁止定點藥店擺放、銷售保健食品等非醫療産品。

碧生源2018年财報曾援引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稱,其常菁茶産品在零售藥店渠道的市場占有率為33.19%,居市場首位。這對其盈利情況,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長期依賴“兩袋茶”的碧生源,也不得不轉戰“多元化”。從這時起,碧生源開始有意識地轉而力挺減肥藥品奧利司他。

據了解,奧利司他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一款獲批用于肥胖或體重超重(體重指數≥24kg/㎡)患者治療的藥物。根據碧生源公開信息,集團自2017年10月起,開始通過附屬公司中山萬漢制藥及中山萬遠新藥研發有限公司,研發、生産及銷售碧生源牌奧利司他減肥膠囊。2019年,減肥藥品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從原來的17%左右上升到了40%。

截至2021年上半年,碧生源奧利司他累計銷量已突破5.1億粒。根據公司财報,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碧生源減肥藥品(主要包括碧生源牌奧利司他)分别實現銷售額3.05億元、2.85億元,在營收中占比分别達到50.1%、42.5%,已超過了其傳統的常潤茶、常菁茶、纖纖茶産品的占比。

(圖:碧生源财報)

“賣減肥藥雖然也能盈利,但問題在于,這在大衆口碑宣傳上是受限的,畢竟企業不能對外樹立一個‘賣藥賺錢’的形象。”楊曉光說。

除此以外,多位醫生也告訴《财經天下》周刊,奧利司他雖為OTC藥物,但正常體重人群一般難以用到。這也意味着,這類産品的市場空間遠遠不能和原來的“減肥茶”相比。

同時,合作制藥公司的能力也限制着碧生源的發展。藥智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奧利司他生産商中,植恩藥業的銷售額為6.6億元,市場占有率為52%,是奧利司他研發生産的頭部企業;其次是山東新時代,市場占有率為26%;和碧生源合作的中山萬漢市場占有率僅為13%,尚處弱勢。

同時,減肥藥物畢竟不是消費者的剛需,同時,減肥人群最注重安全性,不少消費者也會顧慮,服用這類藥物是否會損害健康。因此,楊曉光也建議,“碧生源的減肥藥廣告,與其強調減肥,不如強調安全。要将奧利司他的主要人群定位、人群畫像,與原先的減肥茶區别開來,進行重新思考。”

目前,碧生源已開始銷售代餐奶昔等新品。但是,這類衍生品在市場上,還沒有濺起多大水花。

-03-

賣房求生

在盈利預警公告發布的一個多月前,碧生源曾對外公告稱,将以5600萬元的價格,出售位于上海市普陀區的幾處房屋和該房屋占用範圍内的土地使用權;出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将用作公司主業發展和營運資金需要。

回溯曆史,“賣資産保業績”對于碧生源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因此外界也質疑,碧生源的管理層,又要靠“賣房産”求生了。

2018年碧生源業績巨虧,在當年年底,碧生源披露,作價5.55億元将其位于北京西四環的碧生源總部大樓出售。

從2018年底至2019年底,碧生源相繼以5.55億元出售了北京暢升商務咨詢有限公司、1.25億元出售了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飲料的100%股權。

出售資産讓2019年的碧生源成功爬出虧損泥沼,實現營業收入8.12億元,同比增長114.6%;淨利潤1.62億元,同比扭虧。但在财報中,“出售附屬公司收益”就達到2.22億元。

現在,碧生源又開始“賣房”。但這種“不走尋常路”的方式,又能為碧生源續命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碧生源,仍是監管部門食品安全問題名單上的常客。2020年7月,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對包括碧生源、湯臣倍健等10款中外輕食代餐粉進行品牌抽檢時發現,碧生源常菁茶黴菌和酵母超出标準值近8倍。

2022年1月,北京市場監管局抽檢食用農産品、保健食品、肉制品、調味品、水産品等多類食品,共計檢出18批不合格食品,碧生源牌常菁茶也名列其中。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随着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不斷深化,碧生源現在想“東山再起”,恐怕很難了。

編輯:廖春雨

來源:财經天下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