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深高鐵通車,博羅進入高鐵時代
12月10日,贛深高鐵正式通車。這也意味着,惠州市博羅縣正式邁進“高鐵時代”。
贛深高鐵博羅北站是博羅境内首座高鐵站。從這裡乘坐高鐵出發,預計1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惠州北站所在的惠州主城區,預計4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深圳市區。不僅如此,博羅縣城距離贛深高鐵惠州北站的最短公路車程也僅有10公裡左右,兩座新的高鐵站加持,大大提升了博羅沿東江經濟帶和東部片區的交通通達程度。
加上未來廣汕鐵路的通車,不僅意味着博羅縣将跑步進入“一縣三站”的高鐵時代,更将成為博羅縣加快融深融灣的助推器,助力惠州打造大灣區東岸樞紐門戶城市。這一跨步,也将成為“高鐵上的博羅”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彎道超車的關鍵一步。
高鐵建設吸引大量企業落戶
高鐵開通的消息,讓在博羅縣麻陂鎮辦廠近20年的深圳人陳聰欣喜不已。陳聰家住深圳市龍華區,每周至少要來博羅工廠一次。然而,路途的遙遠時常讓他望而卻步,“不管怎麼加快速度,路上都少不了兩個小時,有時遇到急事,也隻能一邊催促司機,一邊幹着急。”他說。
而贛深高鐵通車後,即便加上到高鐵站的路程,陳聰在家和工廠之間往返的時間至少縮短了一半——贛深高鐵廣東段350公裡的設計時速,意味着他從深圳北站出發抵達博羅北站,隻需要40分鐘左右。
贛深高鐵在博羅境内長約49公裡,沿線穿過羅陽、泰美、觀音閣、楊僑、麻陂和石壩等鄉鎮,均屬于博羅東部地區。因此,自贛深高鐵開工建設以來,不僅是麻陂鎮,博羅東部其他鄉鎮同樣感受到了氛圍的變化。
“博羅産業轉移工業園楊僑片區曆經10年的發展,進駐的企業不過50多家,規模都比較小,以低端制造業為主。”楊僑鎮委副書記、鎮長盧慧明介紹,在贛深高鐵啟動建設後的兩三年時間裡,楊僑鎮就成功引進了109家企業,其中大部分是規上企業。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意味着一次産業發展的大跨越。
在盧慧明看來,高鐵站的建設和未來通車的預期,讓博羅東部地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要素充分流動起來,形成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态勢,不僅提升了當地的空間區位優勢,還提升了當地在珠三角區域的産業區位優勢,幫助當地園區真正實現了産業轉移的功能。
博羅北站所在的麻陂鎮位于博羅縣東北部,鎮區範圍内有惠河高速、廣河高速、京九鐵路和國道G205過境。麻陂鎮委副書記、鎮長張健認為,贛深高鐵大大縮短當地到深圳市的距離,使得麻陂鎮的交通路網建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贛深高鐵博羅北站在建設過程中,也吸引了許多企業的目光。”張健介紹,麻陂鎮安排的2022年重點項目中的駿民冷鍊深加工一體化項目,就是被贛深高鐵博羅北站吸引而來的。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屠宰生豬75萬頭,年産值可達1億元。
對于博羅東部的鄉鎮而言,贛深高鐵的開通是這一片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奇迹。對有着豐富鄉村振興産業資源禀賦優勢的博東片區鄉鎮而言,以贛深高鐵博羅北站為中心打造鄉村旅遊遊客集散點,構建起博東片區鄉村旅遊大格局,也将助推博羅縣鄉村旅遊發展。
為了充分發揮贛深高鐵的輻射帶動作用,目前,博羅縣正加快推動廣河高速和惠河高速的連接線建設。未來,通往高鐵站的觀麻路将拓寬成雙向四車道,205國道也将拓寬成雙向六車道,惠河高速拓寬将在年前啟動。這些交通項目的建設,将為未來往返博羅北站的人流、物流、車流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體驗。
打造對外門戶樞紐
在博羅的冬日裡,如果你在夜幕降臨前來到高鐵橋墩下,就能看見夕陽的餘晖串起橋墩列陣,想象着高鐵全線通車後的模樣。那是屬于未來的場景。
沿着高鐵線往東,是即将在今年底投入運營的贛深高鐵博羅北站。贛深高鐵是博羅境内通車的第一條高鐵,它将首先帶領博羅跨進高鐵時代。
往西,廣汕高鐵博羅段沿線的橋墩從羅陽街道向石灣鎮依次排開,局部線路的大梁已經安裝完畢,特大橋如長虹卧波,飛架在河流或公路之上,蔚為壯觀。
未來兩三年的時光裡,從這些橋墩開始,串珠成鍊,又一條新的高鐵線正在慢慢浮現。
生活在博羅的人們,見證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曾大膽想象過未來城市生活的光景。
如今,高鐵站把這種想象的空間進一步擴大了。在博羅縣委、縣政府近年來着力推進的重點交通項目中,贛深高鐵博羅北站和廣汕高鐵博羅站、羅浮山站三個高鐵站場是其中頗為重要的部分。在博羅縣委書記謝遠區看來,這三個高鐵站将成為博羅對外的門戶樞紐,助推博羅融入“廣深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極大方便博羅與大灣區城市群和北部城市乃至北上省份的往來。
高鐵時代的版圖裡,博羅着眼的不隻是縣域内的3個高鐵站。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利用毗鄰贛深高鐵惠州北站的區位條件,高标準規劃建設一批與惠州北站互聯互通、相得益彰的市政基礎設施,推動縣城東部片區與市區一體相融。
規劃形成“一橫兩縱”鐵路網
攤開博羅的全縣交通路線圖,密布的交通路網讓博羅成了一座通達程度頗高的城市——廣惠、惠河、汕湛、武深、從莞深5條高速公路從博羅過境,形成了“兩橫三縱”的高速公路路網,總裡程長達220公裡,位居全市第一;全縣19個高速出入口,讓你驅車行駛在博羅大部分區域,都可實現10分鐘上高速。此外,“南北大動脈”京九鐵路、3條國道和5條省道也從博羅貫穿而過。
今年8月印發的《博羅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下稱博羅“十四五”規劃)明确提出,構建骨幹網絡和樞紐體系,将博羅由“通道城市”轉變為“通道 樞紐城市”,實現與穗莞、港深之間60分鐘可達,步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1小時經濟圈”。
對于博羅來說,無論是破解内部交通不暢還是接軌深莞惠,都需要構築更符合發展需求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今年2月,《博羅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出台。《規劃》明确了博羅對外交通的建設思路——綜合考慮博羅縣和周邊地市交通設施節點布局和層次,規劃形成“三橫、四縱、一環”七大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布局。其中西向通道帶入廣州,南向通道融入莞深:北向通道協作龍門、河源;東向通道實現惠博同城。
坐擁3座高鐵站的博羅,也将規劃形成“一橫兩縱”鐵路網。其中,“一橫”為廣汕鐵路;“兩縱”為贛深鐵路和京九鐵路及其楊村鎮站至惠州西站段複線。
交通的跨越式提升,将帶來城市的飛躍式進步。高鐵上的博羅,終将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崛起的“新貴”。
【記者】廖钰娴
【攝影】梁維春
【作者】 廖钰娴;梁維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