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希臘哲學大師亞裡士多德

古希臘哲學大師亞裡士多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0:56:56

古希臘哲學大師亞裡士多德?亞裡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和莊子同一時代,是蘇格拉底的徒孫,柏拉圖的得意門生和批判者,亞曆山大大帝的師傅分析思維的典範,綜合思維的障礙是以科學方法分析哲學的科學哲學家西方科學、神學的奠基人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古希臘哲學大師亞裡士多德?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古希臘哲學大師亞裡士多德(科學的創立者和哲學的掘墓人)1

古希臘哲學大師亞裡士多德

亞裡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和莊子同一時代,是蘇格拉底的徒孫,柏拉圖的得意門生和批判者,亞曆山大大帝的師傅。分析思維的典範,綜合思維的障礙。是以科學方法分析哲學的科學哲學家。西方科學、神學的奠基人之一。

1.學問之父

亞裡士多德興趣廣泛,對邏輯、語言、文學藝術、倫理、政治、法律、政制史、思想史、心理、生理、自然史、動植物、生物、化學、天文、物理、數學等領域皆有研究和獨到見解。他建立了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體系,形成了多篇巨著,有人說至少有400部,我們今天隻能見到47部,其它都失傳。後人稱他為西方的“學問之父”。

2.科學鋼印

在亞裡士多德之前,所有的學問都在一起,沒有分裂。亞裡士多德喜歡分析,他把每一類“存在”都分割開來,單獨研究,構成各門獨立的學科。他說,哲學研究本體存在,數學研究數的存在,醫學研究醫療的存在,修辭學研究語言的存在,邏輯學研究邏輯的存在,倫理學研究道德存在,政治學研究政治存在……所以他成為許多門學科的創始人。亞裡士多德是生物學、心理學、邏輯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的創始人和奠基者。

他在每一個領域都進行細緻、深入的研究,以生物學為例。亞裡士多德第一次做了生物分類,把自然界分成高低不等的等級,解剖了50多種動物和人的胚胎,在他的著作中提到 500多種動物。《動物志》詳細地讨論了動物的内在和外在部分;動物所由構成的不同成分——血液、骨骼、頭毛、各種繁殖方式、飲食、習性、特征等;研究了牛、綿羊、山羊、鹿、豬、獅子、鬣狗、象、駱駝、鼠、騾子;描述了燕子、鴿子、鹌鹑、啄木鳥、鷹、烏鴉、畫眉、布谷鳥、烏龜、蜥蜴、鳄魚、毒蛇、海豚、鲸魚及許多種類的昆蟲。從人到乳酪中的蛆,從歐洲的野牛到地中海的牡蛎,都研究得細緻、恰當、精确,專業。他認真地做過動物解剖,對内部器官也有細緻的描繪。

從 1366年起,包括羅馬教皇的使節、紅衣主教等僧侶,都必須精讀亞裡士多德著作,否則,不能得到優等學位。巴黎文教法規定,除聖經外,一切知識均以亞裡士多德的書籍為準,他的著作在學校成了僅次于聖經的絕對權威。大學中,他的七種學問代替了傳統的教育(文法、邏輯、修辭學、音樂、幾何、算術、天文學),如1225年巴黎學校人文課程的主要用書就包括《邏輯》、大部分之物理學論述、《天界論》《生滅論》《靈魂論》、大部分之《自然學說》及一些生物學論述,甚至《形而上學》及《倫理學》等。研究和學習他的著作的人比比皆是,不少哲學家、思想家、詩人、劇作家,在其作品中有亞裡士多德思想的影子,亞裡士多德分科治學的烙印深深打在後代西方人身上。

3.創造分析邏輯

邏輯是關于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的科學,研究概念、判斷和推理及其相互聯系的規律、規則,以幫助人們正确地思維和認識客觀真理。是探求真理、獲得知識的認識工具。公元前 7世紀,古代中國、印度、希臘的思想家都開始邏輯問題的研究。但亞裡士多德的邏輯研究更具系統,學術界公認為他是邏輯學的創始人。但他自己并沒有用過“邏輯”一詞,他的術語是“分析的”或“由前提繼随的”。他的“分析”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主要是研究三段論,研究範疇和命題。

黑格爾:“他是被人稱為邏輯學之父的;從亞裡士多德以來,邏輯學未曾有過任何進展。亞裡士多德所給予我們的這些形式,一部分是關于概念的,一部分是關于判斷的,一部分是關于推理的,——它是一種至今還被維持着的學說,并且以後也并沒有獲得什麼科學的發揮。”

三段論是證明和反駁的工具。三段論分為三個格:第一格的邏輯表達式為:“如果A被用來述說所有的B,B被用來表述說所有的C,則A必定可以用來述說所有的C。”第二格的表達式為:“如B屬于任何C而不屬于任何一個A,則A不屬于任何一個C。”第三格的表達式是:“如A和C屬于所有B,則A必然屬于某些B。”

4.建立證明原則

亞裡士多德建立了有效證明的四大原則:

第一,證明的前提必須是真實的、首要的、直接的和不可證的。

第二,正确的證明不允許“循環論證”。

第三,正确的證明不允許“竊取論點”。即“以未經證明的假定進行論證”。

第四,正确的證明不能無限倒退。

5.建立定義原則

亞裡士多德認為定義就是要表明“某物是什麼”或“某物的本質”。定義應遵循的五條規則:

1.定義應揭示被定義項的“是什麼”;

2.定義不可過寬或過狹;

3.定義必須是清晰的,不容許有含混不清的表述;

4.定義不應當是否定的;

5.不應當通過對立的東西來下定義,不可以用被定義者本身來下定義,而且種差對屬來說必須是銜接的。

6.創立哲學科學

亞裡士多德認為哲學高于其他各門具體科學,哲學是“愛好智慧”的意思,所以是智慧之學。什麼樣的知識才是智慧?亞裡士多德認為智慧是關于宇宙第一因的的知識。哲學就是研究第一因智慧的,是其他科學當作出發點的終極本體。包括:①通曉一切;②知道最困難的東西;③最明确地講述原因;④為自身而求取,而不為結果而求取;⑤在諸科學中占據主導地位。

亞裡士多德認為哲學就是“形而上學”。在人類認識發展史上,亞裡士多德以科學的精神第一個将哲學從全體的知識分裂出來,當作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行研究 。他提出哲學13個基本問題。并說它們像一個個死結,如果不知道這些問題就無法進步:

1.對于各種原因的研究,是不是同一門學科的任務?

2.研究本體的學問是不是同時也研究各門科學的普遍性?

3.哲學是不是要研究一切本體?

4.有無不可感覺的本體?

5.哲學是不是還要研究事物的主要屬性?

6.事物的第一原理是屬還是種?

7.有沒有脫離個體而獨立存在的抽象?理念是不是可以和物體分離?

8.第一原理在數目上有限,還是在種上有限?

9.可毀滅的事物和不可毀滅的事物其原因是不是相同?

10.存在和單一是本體呢還是屬性?

11.第一原理是普遍的,還是特殊的?

12.第一原理是潛在的,還是現實的?

13.數理對象是不是本體?

7.批判柏拉圖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是亞裡士多德的名言。

于是,他對柏拉圖哲學的核心展開嚴厲的批判。

柏拉圖的第一哲學是理念論。他認為有宇宙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現象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具體的、相對的、不斷變化的、有生有滅的,即現實世界;另一個是普遍的、絕對的、永恒不變不滅的,即理念世界。而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在他看來,善是“超于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嚴更有威力的東西” 。

前文已述,柏拉圖的根本錯誤顯而易見,善惡屬于道德倫理,是現象世界的範疇。本體世界沒有善惡。所以,善絕不能是本體第一因。

亞裡士多德對本體哲學不入門,所以他并未看出這個實質性問題。他的批判中心是批駁柏拉圖将普遍的、一般的東西從個别中分離出去。

亞裡士多德認為,可見個别的東西先于一般的東西而存在。既然一般存在于個别之中,因此在個别之外不存在所謂一般的東西,那種認為離開具體事物的普遍、一般可以獨自存在的說法,是錯誤的。正因為這個道理,亞裡士多德的“不能設想,在個别的房屋之外還存在着一般的房屋”,成了名言,成了論述個别與一般關系的經典之語。“事物隻是個别的存在,如果沒有這樣的個别性,它就全不存在。真實就在于認識這些事物;在這裡,虛假是沒有的,錯誤也不會有,所有的隻是無知。”“每個事物的實體的第一個涵義就在于它的個别性,——屬于個别事物的就不屬于其他事物;而普遍則是共有的,所謂普遍就不止一事物所獨有。”“那些相信理念的人,大家看到他們的思想道路和他們進入困境,這就是把理念看成是‘普遍’,同時又把理念當作和個别的事物相分離的東西,這是不可能的”。

他譏諷說,不管蘇格拉底的理念是否存在,蘇格拉底這個人總會出現。接着他又指出,用理念來解釋具體事物的産生是不可能的,因為“形式”(理念)存在時,那麼“分有”它們的具體事物還未産生出來;而當具體事物已經産生出來的時候,卻還沒有自己的“形式”。退一步說,即使存在着與“形式”相應的事物,而這些事物也可以不是因為“形式”,而是由于别的原因可以獲得産生和存在。例如父母産生兒子。所以,理念既不能說明具體事物的存在,也不能解釋具體事物的運動。

由上述批判中我們可以發現亞裡士多德對第一哲學本體基本一無所知。英國亞裡士多德權威研究者、牛津版英譯《亞裡士多德全集》主編、亞裡士多德若幹重要著作的翻譯和注釋者羅斯說:“詳細地叙述這些争論是乏味的;其中一部分是沒有價值的吹毛求疵,别的一些,最好也隻能稱是開玩笑而已。”

9.哲學退化神學

雖然亞裡士多德對哲學本體一無所知,但是他卻認識到有一種永恒的、不動的本體存在。既不能悟入哲學之門,又知道本體智慧的存在,這種矛盾性認知迫使他選擇了神學。因為神學不需要思考本體的複雜概念,神學本質是一種思維退化。

他從動力角度展開深刻思考,既然運動是永恒的,就一定會有永恒的本體,“任何運動着的事物都有它的推動者。”從A推到B,B推到C,最後總會有一個“第一推動者”。它隻推動别的東西運動,自己是不動的。它是一種完全的能動性。這就是說,推動具體事物運動的終極原因不在物質本身,要從物質以外去找最後的動因。通過推理,永恒本體就這樣“不容懷疑”地出現了。

他說:“本性是首要的實在,如果它毀滅了,萬物也就毀滅,但運動與時間顯然不可毀滅,所以,本體是不會毀滅的。”

這種本體究竟是什麼?亞裡士多德說,這就是真正的“善”,“善”是至高無上、完美無缺的,它本身是完全的現實性,是沒有任何運動和變化的,所以是不動的。但它吸引了萬事萬物,它們都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善)而運動。這就是“不動的動者”,萬物的最高目的,宇宙第一因,也就是“神”。

這種思想明顯是柏拉圖理念論的翻版。是完全錯誤的。更錯誤的是亞裡士多德将哲學退化為了神學。

他說,神總是在善的狀态中存在的,而我們卻隻能有時候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隻能敬佩神,贊美神;神越好,我們就越加敬佩和贊美它。生命也是屬于神的,因為理性的現實性就是生命,而神就是現實性。神的自我依存的現實性就是最善的、永恒的生命。所以我們說神是有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最善的存在,那永遠延續的不朽的生命是屬于神的,因為這就是神。神就是理性,就是最高的善,它是人們敬仰的對象,人們企望能達到這種善的狀态,但隻在有些時候可能達到它。因此,神就是人們永遠追求的目的;因為永遠不能達到它,就得永遠追求它。他說:“自然不做無益之事”,“自然像一個精明的管家一樣,不浪費任何有用之物”。除了善、美之外,再想去追求别的東西,就會有損于神的完美性了。“它自身必定就是神聖的思想在思想着(因為它是萬物中最優異的),而它的思想就是對思想的思想”。

這個神并不知道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亞裡士多德說,盡管人們必須愛神,但是神要愛人卻是不可能的 。

神學最終使亞裡士多德走向神秘主義。以後西方宗教神學便以它為基礎。

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受亞裡士多德的影響很大。在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 錄》中論述亞 裡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思想部分, 幾乎完全不提《形而上學》書中其它重要思想, 而隻是發揮這部分神學思想, 并且給以極高的評價。

10.結語

總之,亞裡士多德邏輯分析能力超群,邏輯綜合能力不足,他是分科治學的典範,哲學思維的障礙,他既是科學的創立者,又是哲學的掘墓人。于是西方最先走向了科學,但是西方哲學卻走向了滅絕。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人類知識體系的分裂,由亞裡士多德開始。道術将為天下裂!2000多年來,人類一步步走入分裂化認知的死胡同。

科學,顧名思義,即是分科治學。科學是把雙刃劍,能帶給人類進步,也能帶給人危險。行為是思想的延伸,分裂的思維方式正帶領人類正走向分裂。

哲學是整體的學問,邏輯分析與綜合能力是研究哲學的兩大工具。隻有綜合,沒有分析是空洞無力的,隻有分析,沒有綜合是愚蠢和危險的。二者如同鳥之雙翼,缺一而不可飛行。

中國的文化是整體的文化,中國的哲學是真正的整體哲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是哲學的整體統一,人類哲學統一的前提是清除掉假的、分裂的哲學。

隻有害群之馬的清除,人類哲學才能走出混亂、分裂。走向融合,天下大同。

所以人類未來的希望還是在中國哲學的複興。

2022年二月初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