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越來越多,到底是為什麼?就連你我都中招!
扁平足越來越多的原因有一種說法是人類的進化沒有跟上社會的進步,以前的地面是泥土、沙灘,對足弓有支撐作用。現在随着社會進步,地面變成了堅硬的水泥、木地闆,對足弓失去了支撐,這使得扁平足更多。
下面就來詳細聊聊,扁平足的那些事兒~
一、扁平足造成的各種損傷,你中了哪個?
扁平足就是足弓過低,使得足底的支撐變差且失穩,直接影響從頭到腳整條力線(足、踝、膝、髋、腰椎、胸廓、頸椎),引發拇外翻、踝外翻、膝内扣、骨盆前傾、脊柱變化,頸前探等多種力線問題,而且這些特點是不會單一出現的!
有了這樣的力線問題,再做對抗運動、過量運動、甚至是負重運動時,都會加重我們的損傷,造成疼痛和創傷,比如椎間盤突出、髌骨軟化、膝關節脂肪墊炎、足底筋膜炎、常摔跤、常崴腳、髋關節撞擊綜合症、髋關節刺痛。
如果你常有這些問題,又得不到解決,可以仔細檢查一下你的足弓,是否是扁平足、足弓塌陷,從根本入手才能解決問題。
二、先天、後天的原因導緻
先天原因——
01. 出生後即有平足和負重線不正者,一般無症狀,隻有在平足程度嚴重或客觀條件不利時,才會出現症狀,漸漸由輕變重,終将導緻足關節發生創傷性改變,關節活動減少以緻消失。這種情況是因為其父母中可能有一方或雙方患扁平足。
02. 先天骨畸形,常見的骨畸形有舟骨結節畸形增大,副舟骨或舟骨結節骨骺分離,這些均可減弱胫後肌的支持力和彈簧韌帶的穩固性,緻使距骨頭下垂及内傾,足底外翻等。此外,第1跖骨短、先天性跗骨橋等也可成為扁平足。
後天原因——
01. 小孩子未發育完全時,地闆過硬,導緻足弓失去支撐後塌陷。
02. 長時間的足底超負荷的跳躍運動,導緻的足弓塌陷。
03. 錯誤的運動模式,比如足外翻、膝内扣、骨盆前傾,同樣也會導緻足弓塌陷。
04. 外傷、術後造成的足部長時間踝外翻代償,力線改變導緻。
綜合來講,後天形成的足弓塌陷,經過正确模式調整及足弓訓練,會比先天形成的好調整。
三、幾個角度辨别扁平足
辨别扁平足主要檢查2項、3體位:
01
足舟骨在坐姿到負重站立時下降程度
人體由坐位改成站立位的時候,足弓會下沉,從而達到增大足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少局部壓強的目的。但是足弓下沉是有範圍的,大幅度下沉就會變成平足。
足舟骨位置
以舟骨結節計算足弓高度,由坐位改到站立位的時候,下降5-10mm的是正常的,超過即為平足。
02
跟骨在俯卧和負重站立時的狀态對比
俯卧時,足垂于床邊且将第二趾垂直地面,取跟腱中點一直連線到細突起的腱體上,再畫一條平分跟骨的線。
如果俯卧時跟骨線向内偏,而站立時跟骨向外偏,即為平足。
四、思維導圖告訴你如何避免扁平足帶來的損傷?
首先教你幾個練足弓的動作:
【抓毛巾】
【雨刷器訓練】
【足弓站立】
我們在下面運動的關鍵點上運用起來就好啦!
五、從寶寶時預防扁平足
01. 家裡地闆,大面積覆蓋軟墊或地毯。
02. 4歲前,可穿承托後足跟和足弓的鞋子。
03. 不建議為了有“好看的”直腿,給幼兒綁腿,這樣反而會出現力線問題。
04. 從小調整不良步态(内八字、外八字、踝外翻、膝内扣),預防力線問題。
今天的銳博小課堂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你還有關于扁平足的問題,可以直接下方評論或留言,康複師給你一一解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