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四庫全書》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編修的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清乾隆年間,清朝國力正值康乾盛世的頂峰,乾隆懷着整理文化典籍和銷毀“反動”書籍一公一私兩個目的,組織大量人力财力,耗時近10年,編修了《四庫全書》。
内容:“四庫”又稱“四部”,分别是經、史、子、集。《四庫全書》共收書3460多種,79000多卷,36000多冊。
下落:《四庫全書》修成後,乾隆命人抄成7部,分别藏在清代南北7大藏書閣,即紫禁城文淵閣、沈陽故宮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彙閣和杭州文瀾閣。這7部書在康乾盛世的餘光中,在安定和榮耀中度過了半個世紀。可之後,在晚清連綿不斷的戰争炮火中,又厄運不斷。
文源閣本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焚毀;文宗、文彙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占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多次修補恢複,但仍然丢失過半,目前藏在浙江省圖書館。文淵閣本原藏于北京故宮,後經上海、南京轉運至台灣,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這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部。沈陽故宮文溯閣本1922年險些被賣給日本人,現藏于甘肅省圖書館。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本于1950年代被政府調撥到中國國家圖書館。
總體算起,7套《四庫全書》目前還存三套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