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闊知何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轼詩曰:“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何去何從,到底應該幹什麼呢?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看到這句話時,一定會扪心自問:那,我的興趣是什麼呢?
也許你,從來都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一直秉承着随遇而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理念,稀裡糊塗、得過且過地混了這些年。
也許你,壓根兒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喜歡幹嘛?
也許你,曾經在自己本來感興趣去學、去堅持的事情上,自我安慰過N次了:“唉,以我看,自己沒這方面的天分,還是以後再說吧。”
“以後”就一而再,再而三,蹉跎歲月至今天,依舊碌碌無為,混得一地雞毛。
“沒天分”這個借口,通常被人們用來當做自己未曾努力就已敗退的休止符,甚至戴上了一生的緊箍咒。
何為天分?天分真有那麼重要嗎?
曾經有位記者采訪過一位被冠之為“英語通”的高中生:“你從小就有英語天分嗎?你有這麼好的英語成績,你自認為天分占了多少比率呢?”
這位同學初三時就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高二英語考試就過了三級。沒等畢業,就被北京外國語學院提前免試錄取了。
他告訴記者:由于爸媽都是中學老師,他們能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在他牙牙學語時,就讓他接觸英語。
那時上幼兒園還沒有英語課,父母就在家裡教他讀單詞,練口語。一上小學,就請中學教英語的同事給他開小竈。
他說,那時自己其實挺抵觸的,很不願意去練習。因為身邊幾乎沒有人會叽哩哇啦地講外國話,覺得很别扭。
他總結,能有今天這麼好的英語成績,一定要說在英語方面的天分的話,就算有百分之二十吧。然而,在這之中,父母從小就逼他練習,小學三年級就一直上家教課的因素,就占了天分的百分之十五吧……
所以,天分因人而異,可望而不可及,我們常常高估了天分的影響力。
就和我們大多數人在家養花一樣,一開始興緻勃勃的,澆水、施肥、除草、防曬、防寒地,細緻而周到,忙得不亦樂乎。
慢慢地,由于無暇顧及,或不得要領、養死了很多,或久則生厭、嫌麻煩無心打理等等,到後來,就花萎苗枯、蕩然無存了,甚至連花盆都扔掉了。
也正如在我們人生之中,曾有多少可能會改變我們人生的方向或增添人生樂趣的事,就似“養花”這般半途而廢,一命嗚呼了呢!
我們曾經做很多事,都是憑一時頭腦發熱,興趣使然,可謂乘興而做,歸興而終,虎頭蛇尾。
其實,我們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沒有恒心與毅力,不能持續下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了了之。
有專家統計過,如果你想學鋼琴,并最終變成還不錯的業餘鋼琴家,至少也需要專注地投入三千個小時以上的訓練時間;如果要達到專家的水平,一萬個小時是少不了的。
還有競技體育,每一個奧運冠軍,無一不是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揮汗如雨幾十載,方能摘得桂冠。
再拿我們身邊常見的、衆多的減肥人群來說,許多人都指望速效減肥、節食減肥,甚至饑餓療法來達到目的。
結果呢,這些瘋狂減肥的人,要麼很快反彈,要麼适得其反,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且聽健身教練怎麼講:運動不需要努力,貴在堅持。而拼命三郎往往半途而廢,有始無終。
再比如寫作,如果你每天堅持學習了三小時,每天至少寫出2000字,365天不間斷,5年以後,你不是作家亦大V。
網絡寫手唐家三少,每天堅持寫作,十年之間創作了13部作品,高達三千萬字,後以版稅收入近二千七百萬蟬聯“網絡作家富豪榜”冠軍寶座。
人之一生,一般不過3萬天,不過79萬個小時,減去睡眠時間後,也隻有2萬2千天,53萬個小時。
如果再減去你犯困的、發愁的、吃飯的、瞎逛的、貪玩的等等時間,最後就所剩無幾了。
那麼,如果我們拿出一萬個小時來,作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一直堅持着去努力,去奮鬥,肯定有不一樣的結果。
能擁有一輩子的專長或興趣也不是不可能的。其實,我們真的不用太努力,隻要你能持續下去。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賽事一樣,不可能都去拿冠軍,因為冠軍畢竟隻有一個。
我們平常人,不需要跑得很快、非要跑到前頭不可。最重要的是,要跑完我們自己的馬拉松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