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年年歲歲花相似又豈在朝朝暮暮

年年歲歲花相似又豈在朝朝暮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8:11

提到劉希夷,有些人可能不熟悉,說實話,沒學這首詩之前,我也不熟悉。但提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大家就耳熟能詳了。劉希夷,今河南臨汝人,唐朝初年非著名詩人,年輕時就非常有才華,上元年間的進士,生活落魄,但很健談,不拘小節,還是個音樂愛好者,善彈琵琶。其詩大多是寫從軍和閨情方面的題材,詩風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在初唐時期也是小有名氣。他創作的《代悲白頭翁》中,有個經典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相傳,他的舅舅宋之問,對這首詩愛不釋手,想要占為己有,但劉希夷不答應,宋之問竟然派人用裝土的袋子把他壓死。因為一首詩,而喪了一條命,終年不滿三十歲,成為千古悲劇。

年年歲歲花相似又豈在朝朝暮暮(習詩錄:年年歲歲花相似)1

今天複習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原文如下:

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顔色,

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顔色改,

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複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顔子,

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顔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

将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

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

惟有黃昏鳥雀悲。

年年歲歲花相似又豈在朝朝暮暮(習詩錄:年年歲歲花相似)2

這首詩的大意是:又是一年一度的落花季節,繁華的洛陽城東,桃花李花已然過了盛開的日子,風吹花落,落英缤紛,飄來飄去,不知飄向了誰家?正值花樣年華的洛陽女子,有着嬌豔的容顔,獨自坐在院中,看着紛紛飄落的桃李花,不由自主的長籲短歎。今年,我在這裡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顔色衰減;明年,花開時節,不知又有誰還能看見那繁花似錦的盛況?已經看見,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殘砍伐作為柴薪,又聽說,那以前郁郁蔥蔥的桑田,如今變成了汪洋大海。過去的故人,現在已經無法再悲歎洛陽城東凋零的桃李花了,而現在的人,卻依舊對着随風飄零的落花而傷懷。年年歲歲,花開花落,繁花依舊。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不相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又豈在朝朝暮暮(習詩錄:年年歲歲花相似)3

轉告那些正值青春年華的紅顔少年,應該憐憫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頭老翁。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真是可憐,然而,他從前也是一位風流倜傥的紅顔美少年。這個白頭老翁,當年曾與公子王孫尋歡作樂于芳樹之下,吟賞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亦曾像東漢光祿勳馬防那樣以錦繡裝飾池台,又如貴戚梁冀在府第樓閣中到處塗畫雲氣神仙。白頭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無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樂、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裡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嬌顔同樣又能保持幾時?須臾之間,已是鶴發蓬亂,雪白如絲了。 隻見那古往今來的歌舞之地,最後剩下的,隻有黃昏的鳥雀,在空自悲啼。

年年歲歲花相似又豈在朝朝暮暮(習詩錄:年年歲歲花相似)4

劉希夷的這首詩構思奇特,抒情宛轉,語言優美,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曆來傳為名篇。這首詩,從女子寫到老翁,一方面,通過描繪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了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紅顔易老的感慨;另一方面,通過描繪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了世事變遷、禍福不定、富貴無常的感慨。最終道出一個真谛,就是不管是紅顔女子,還是白頭老翁,結局都是一樣,終歸難逃衰老的命運,人們都有共同的命運,所以,更應該互相關愛,同命相憐。這首詩最經典的莫過于“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由此不由想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所寫:“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經典名句,具有很強的醒世作用,看似非常簡單直白,卻蘊含着深刻的哲學意味,短暫與永恒,變化與循環,有限與無限,人生與自然,如此等等,都包含在這看似淺顯的感慨之中了。我們每一個人,關于生命和人生的種種感受、感想、感慨、感悟,都會被這句詩勾引出來,也都包含在這句詩裡。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好好生活,熱愛所有美好的事物。

2021年元月15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