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我國經濟大省,與廣東、江蘇、山東并稱為我國四大強省。更是被國家官方支持建設成為我國首個共同富裕示範區,也是我國民富水平最高的省份。近期,浙江已經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稅收數據,共實現4724.9億元。這些稅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也是促進社會資産再分配的一個重要方式,也足以反映每個地區的經濟實力的高低。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稅收收入最高的5個市,看看有沒有你們的家鄉。
NO.1 杭州
稅收收入:1437.8億元
杭州,作為省會城市,2021年杭州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1.8萬億,穩居全國十強,地區各項經濟産業結構良好,杭州主要企業規模大、效益好,在财政創收方面能力較其他城市相比能力較強。
而在一季度,杭州的财力數據繼續穩居浙江首位。根據杭州财政局數據,2022年1-3月份,杭州全市的财政總收入1437.8億元,同比增長4.1%,這相當于4.8個溫州(295.6億元),17個麗水(80.1億元)。
其中,杭州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9.7億元,同比增長6.5%。同期,杭州全市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5.8億元,同比增長7.8%。1-3月份,在全國範圍内,杭州的财力水平暫時領先了蘇州,排在了我國城市第四位。杭州數字經濟産業發達,誕生了衆多龍頭企業,這些企業盈利指标良好,帶動杭州資金總量不斷攀升。此外,杭州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百強,從杭州經濟運行的最新數據來看,金融業已成為杭州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之一。2021年,杭州金融業增加值為2189億元,增長6.4%,兩年平均增長7.5%。截至今年2月末,杭州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币存款餘額為62568億元,增長11.7%,金融機構本外币貸款餘額為57655億元,增長12.6%。
雖說在全年,杭州大概率還是不敵蘇州,但一定會将差距縮小。根據杭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達到消息,在2022年杭州市計劃安排市重點建設項目634個、年度計劃投資2259.86億元,這必将成為杭州市在2022年全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杭州在今年1-3月财政的重要保障。
根據杭州市最新的目标,到2026年,全市生産總值達到2.5萬億元,人均生産總值達到19萬元。區域、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萬元,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萬至60萬群體比例超過50%,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7以内。
NO.2 甯波
稅收收入:1137.4億元
2022年第一季度,甯波全市完成财政收入617.98億,同比增速6.3%。那麼在全國範圍内,甯波這個财力成績也是升至了第六位,更是取得了自己曆史的最好财力排名。這幾年的疫情,甯波的航運和高端工業體現出了穩定的增長潛力。
早在2018年,甯波GDP突破萬億大關,2021年,甯波人均GDP首次超過杭州,達到15.5萬元。
那麼甯波的錢從哪裡來呢 ,答案是制造業,甯波擁有全國最大的石化産業基地和新材料産業基地,還是全國制造單項冠軍之城,2020年甯波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淨增12家,總數達51家,雄踞全國首位,足見甯波制造的“硬實力”。例如公牛插座、雙牛插座、奧克斯空調、雅戈爾、方太廚具、得力文具、太平鳥服飾等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是甯波制造。
除了縣域經濟強,甯波的港口經濟也值得說道, 自古以來,甯波就以港口而聞名。早在7000年前,先民就已活躍在海上,開始了面向大海的征程春;從唐代直至近代,甯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港,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埠之一。1973年,甯波大規模開發建設鎮海新港區,甯波港由此從内河走到河口;1978年,甯波港迎來了新機遇,國家決定新建北侖港區。1984年,國務院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甯波成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2021年甯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繼上海港、新加坡港支行,成為全球第三個突破3000萬标準箱的超級大港。
事實上,這些年來,甯波一直在積極向上海靠攏。由甯波主導建設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就被視為甯波與上海加強聯系的标志性工程。這座于2008年通車運營的跨海大橋建成後,為甯波經濟發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同時,“通蘇嘉甬鐵路”正在推進之中。這條高速鐵路連接甯波、南通、蘇州、嘉興等城市,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它将大大提升甯波鐵路樞紐在國家鐵路網中的地位。
放眼未來,這座與青島有諸多相似之處的城市,定會以更強的“存在感”,如橫空出世一般,站在世人面前。
NO.3 嘉興
稅收收入:405.7億元
2022年第一季度嘉興的财政收入達到了405.7億元,近些年嘉興财政稅收一直表現穩健,受到第一季度疫情等因素影響,嘉興财政收入開始放緩。
與杭州和甯波相比,嘉興既不是省會城市,也不是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不過,嘉興去年的人口增量,在全國跻身前十。
2021年,嘉興的自然增加人口僅為0.61萬人,10萬多的人口增量明顯來源于持續湧入的外來人口。
前不久,據嘉興市統計局公布,嘉興市常住外來人口193.75萬人(不含港澳台居民),相當于本地人口的55.9%,比2010年增加71.34萬人,其中省外外來人口172.4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1.9%。
地理位置上,跟蘇州一樣,嘉興也是上海的衛星城之一。嘉興與上海松江為鄰,距離上海、杭州、蘇州均在1.5小時車程内。
依托于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嘉興承接上海的“外溢效應”也比較明顯。2007年,浙江省政府同意将嘉興設立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的示範區。
浙江省也賦予嘉興“五地”的定位,即浙江與上海創新政策率先接軌地、高端産業協同發展地、科創資源重點輻射地、一體化交通樞紐地和公共服務融合共享地。
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在上海的“外溢效應”下,嘉興的相關産業也迎來發展的良機。
去年中央批複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嘉興的四大區縣闆塊——平湖、南湖、海鹽、海甯,都被列入了“南向拓展帶”。嘉興更是高調定位打造虹橋的“金南翼”。
為了承接上海資源,嘉興專門提出了“總部在上海,生産在嘉興;孵化在上海,轉化在嘉興”的協同思路。
過往,嘉興還是上海邊上沒什麼存在感的小“鄰居“,主導産業為化工、紡織、服裝、化纖、皮革等傳統産業。但近年來,嘉興從上海陸續引進了中晶大矽片、潤澤長三角國際信息港等百億項目,培育了航空航天、汽車零部件配套、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産業集群。
打好“臨滬牌”、承接上海外溢的同時,嘉興的GDP也在快速增長。2016年嘉興GDP為3760億元,在整個長三角城市群中位列第15,處在中遊水平。2021年嘉興GDP達到6355.3億元,位列省内第5,與紹興不相上下。
嘉興産業結構比較合理,工業與服務業比重大緻相當,且服務業比重有逐步上升勢頭。對于嘉興而言,未來的目标就是打造浙北地區的大城市。
NO.4 溫州
稅收收入:295.6億元
溫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衆多,海洋資源豐富,是江南“魚米之鄉”。溫州市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也是全國25個主樞紐港之一。
溫州人大概有一百多萬在全球各地,在國内也到處有溫州人的身影。他們在當地創造了大量的财富,帶動當地經濟。就在今年浙江省“兩會”就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把溫州設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那麼,浙江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溫州?
首先是,溫州經濟實力雄厚。五年來,溫州在應對挑戰中加快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積極應對新冠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主要經濟指标保持平穩增長,地區生産總值從2016年的5125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7585億元,年均增長7%,總量排名跨入全國30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4%,财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長7.8%、9.6 3%。今年1季度,溫州稅收收入為295.6億元。
溫州還落地一批百億産業項目,新增上市企業30家,本土院士培養、海外院士全職引進、“鲲鵬人才”入選取得曆史性突破,獲批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國家創新型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等國字号名片,溫州在國家區域發展格局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其次是,溫州在地理位置上優越。溫州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離杭州、甯波省内兩大主要中心城市250公裡以上,南接福建省甯德地區、西與麗水相連、北與台州接壤,是浙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擁有自己獨立的輻射範圍,具備作為浙江省副中心城市的先天條件與硬件基礎。
此外,溫州的崛起,還能帶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科技,文化旅遊等快速發展。
NO.5 金華
稅收收入:261.6億元
衆所周知,金華是浙江省的縣級市,它位于省内的中部地區,與衢州,杭州等地區相連,是一個占地10942平方公裡的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在去年該地的經濟價值達到455991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6.2%。
金華之所以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該地區的縣市發展良好,其中最著名的縣市是義烏,2021年,義烏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730億元,增長11.6%,它是金華境内經濟最強的縣,在前100名縣中排名前10位,發展很讓人看好。
與此同時,義烏外貿也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2021年,義烏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903.1億元,增長24.7%。其中,外貿出口3659.2億元,增長21.7%,總量超全國17個省份;進口增長95.3%。
除此之外,義烏電商也保持快速發展。2021年實現網絡零售額2187.93億元,同比增長14.6%,位居浙江全省各縣(市、區)第一。去年,義烏快遞業務量92.9億件,增長29.5%,總量僅次于廣州市;直播銷售同比增長56.2%。截至2022年2月23日,義烏在冊市場主體突破80萬大關,同比增長14.22%,位居浙江全省縣級市第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