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地得的區别和用法口訣?從一年級開始,我們的小朋友就要開始寫簡單的看圖寫話了随着年級的增長,慢慢地又會變成寫日記、寫命題作文等等而在作文中經常用到的助詞,就是三個“de”,即“的”、“地”和“得”,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三年級的地得的區别和用法口訣?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從一年級開始,我們的小朋友就要開始寫簡單的看圖寫話了。随着年級的增長,慢慢地又會變成寫日記、寫命題作文等等。而在作文中經常用到的助詞,就是三個“de”,即“的”、“地”和“得”。
三個“de”作為助詞,雖然讀音相同,用法卻截然不同。女兒一二年級寫看圖寫話時,就因為分不清它們的區别,導緻丢分很嚴重。我經常刷頭條,看到好多文章裡,也經常出現三個“de”亂用的情況。
其實三個“de”的用法區分起來并不難,我們先分開來看一看:
一、“的”的用法:
在句子中,用在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前面的,要用“的”字。比如:
1.我的(媽媽)很勤勞。
2.藍藍的(天空)白雲飄。
“媽媽”是表示人的名稱,“天空”是表示事物的名稱,它們前面都要用“的”。
這個“的”是我們用得最多,也是最不容易出錯的。
二、“地”的用法:
在句子中,用在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的詞)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如:
1.她開心地(跑)了過來。
2.樹葉紛紛地(落)下來。
“跑”和“落”都是動詞,前面應該用“地”字。
這個“地”字,生活中有好些人都會用錯,我們可以多看些例子,加深一下印象。
例如:大聲地說話 專心地上課
勤奮地學習 痛快地玩耍
悠閑地散步 微微地笑着
漸漸地消失 慢慢地走路
三、“得”的用法:
第三個“得”字是人們寫作中錯誤率最高的一個詞,也是最需要注意的。
在句子中,用在動詞後面的多數要用雙人“得”字。形容詞後面也用“得”。比如:
1.街道被(打掃)得很幹淨。
2.工人們(累)得滿頭大汗。
“打掃”是動詞,“累”是形容詞,後面要用“得”字。“得”字後面的詞語補充了前面動作的效果。“打掃得怎麼樣呀?”,“打掃得很幹淨”,“幹淨”就是補充了“打掃”的效果。
類似的例子有:
公雞公雞起得早 小豬小豬吃得多
天氣天氣悶得很 燕子燕子飛得低
以上就是關于三個助詞“de”的用法的介紹,大家以後在輔導孩子或者自己寫文章時,可以參考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