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為我國名貴藥材,古代名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鹿茸 “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勞虛痢”。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黃毛茸)”,屬國家一級保護藥材,後者習稱“馬鹿茸(青毛茸)”屬國家二級保護藥材。花鹿茸品質優;馬鹿茸東北産者稱 “東馬鹿茸”,品質較優;西北産者稱“西馬鹿茸”,品質較次。梅花鹿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馬鹿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現藥用鹿茸主要從人工飼養中獲取。分鋸茸和砍茸兩種,鋸茸一般從第三年開始鋸取,于夏、秋季鋸取鹿茸,經加工後,陰幹、烘幹或冷凍幹燥即得。砍茸(一般是老鹿、病鹿、傷殘鹿)将鹿茸砍下,經加工幹燥而得。鹿茸又分頭茬茸、二茬茸(再生茸)。花鹿茸呈圓柱狀,有1-2個分枝,具1側枝者稱習“二杠”,具2側枝者習稱“三岔”;馬鹿茸較粗大,分叉較多,側枝1個者稱“單門”、2個者稱“蓮花”、3個者稱“三岔”、4個者稱“四岔”或更多。
鹿茸主要含腦素、雌酮、前列腺素、多種氨基酸、骨質、骨膠、脂類、膽甾醇及蛋白質等成分。具有性激素樣作用、促進生長發育,促進蛋白質及核酸的合成,增加紅血胞及血色素的作用、增強骨髓造血功能,促進潰瘍和創口的再生、促進骨折愈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抗疲勞、延緩衰老等藥理作用。常用于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尤其是性衰弱、腎虛、體虛、神經衰弱及疲勞等的保健調理。
中醫認為鹿茸性味甘、鹹、溫,入肝腎經,具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的功效。為治腎陽虛衰、精血虧虛的要藥。為血肉有情之品,峻補元陽、大補精血、強筋健骨、調理沖任,還能溫補而托瘡毒。用于腎陽不足之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精血虧虛之筋骨無力、神疲赢瘦、眩暈耳鳴、小兒骨軟行遲、囟門不合,及婦女沖任虛寒、帶脈不固之崩漏、帶下過多,陰疽内陷,瘡瘍久潰不斂等病症。用量1-2克,研末或打粉沖服,或入丸散。也可酒浸、配伍加入其他藥材一同高度白酒浸泡後服用。
服用過程中要注意,其性純陽,藥力峻猛,故服用時應從小劑量開始、緩慢漸次加量,以免傷陰、動血,導緻上火;服用須辯證,不可濫補亂投,凡陰虛陽亢、屬實熱、痰火内盛、血熱出血以及外感熱病者不宜服用。鹿茸固然是益精填髓、溫腎助陽的上品,備受大家的推崇,但是服用不當,易發生目赤咽痛、尿血、大便幹結、便血、鼻衄,甚至吐血,所以進補要理性,辯證施補,不可盲目進補。
藥事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藥事網——全國領先的醫院藥學服務平台,看病用藥,上藥事網!,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