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魔芋優質高産栽培管理技術
(一)選擇合理的生态環境
對于不同品種的魔芋,其對于生态環境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花魔芋的生态環境以1700-2400米高的位置最宜,在适合的位置也應該選擇周圍生長有較多森林、陽光直射的時間應該較短、位置屬于半陰半陽且排水方便、空間濕度較大的地方,這種地方最好處于山峰的北面,利于魔芋的順利生長。例如,楚魔芋根據不同的生長期與特點可以将其分為:幼苗期、換頭期以及球莖膨大期、成熟期、休眠期等。處于幼苗期的楚魔芋最适宜的生長環境是溫涼、濕潤,處于球莖膨大其最适宜的生長溫度在20-80攝氏度之間,處于生長期的則可以在短時間内抵禦35攝氏度的高溫。魔芋本身是半陰性植物,因此對于魔芋的光照應該采取适當的措施。貓洞鄉吭州村屬典型的卡斯特地貌,陰雨天氣較多。近年來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但水資源較為缺乏,相對較為耐旱的魔芋選種來說更利于當地農産品發展。
(二)選用優質的品種
對于魔芋品種的選擇應該以本地種植、高效生産的為先,切記不可向外地調種。在實際播種之前應該選用一些種子顆粒飽滿、芽窩較淺或者是傷口沒有破損、沒有病蟲害的種芋,且這些種子也應該具有外觀周正、表皮光滑球莖的特征,将具備以上兩點的種芋作為可以播種的魔芋。在實際的生産時期,應該選擇重量在一斤之下的球莖作為種芋,如果其中出現了較小的種芋可以将其應用于1000萬單位的農用鍊黴素800倍液,也可以使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在播種之前對種芋進行浸泡30min以達到殺菌的目的。經過處理的種芋應該在陽光之下晾曬1—2天後在進行種植。對于較大的種芋可以采用2比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對其進行攪拌,也可以在陽光下晾曬1—3天之後再進行播種。
(三)細化魔芋的種植環節
在經過生長環境與品種的選擇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對于種芋的實際種植環節,在将其種植入土地的過程中,種植人員應該注意魔芋徑塊位置的傾斜度,以确保魔芋根莖的完好、防止徑塊腐爛。對于有魔芋芽的小魔芋種,栽種時應盡量使芽生長的方向向上。在完成魔芋的種植環節之後,也應該保證魔芋周圍土壤的充足,因為魔芋的正常生長需要穿過土層、平穿土壤,隻有這樣才可以保證魔芋的正常生長與順利成型。除此之外,為保證魔芋種植的規範化,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也應該注意魔芋與魔芋之間的距離,萬不可太過緊湊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産量。魔芋與魔芋之間最合理的距離應該保持在20-60厘米之内。
(四)具體化魔芋的施肥環節
在魔芋種植完成之後,為保證魔芋的順利成長必須對其進行養護與施肥,在整個過程中農事操作切記不可過于頻繁,不管是養護還是施肥都應該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出某個限度,不僅不會對魔芋的生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嚴重也會阻礙其正常生長。施肥不隻是在種植之後才可以進行,在種植之前對種芋的浸泡在一定程度上也屬于施肥的一種,該環節應該注意施肥的量,以不影響對魔芋的二次施肥為标準。該階段的施肥量最好控制在每畝(650平方米左右)施肥量最少在3100千克之上最多在4200千克之下,較為普通的複合肥應該控制在25至35千克之間、鉀肥應該控制在22千克左右,将以上兩種化肥融合之後将其分為底肥和蓋種肥。由于魔芋本身喜陰的特點,因此要尤其注意陽光對魔芋的過多直射,進而達到高産優質魔芋的目的。
(五)種後覆蓋、保濕防草
在魔芋種植完成之後,應該在魔芋上部覆蓋一層腐熟農家肥和細土,在其上也應該再覆蓋一層松毛或者稭稈,厚度以4厘米左右為宜,最好不要看見土表。隻有這樣才可以保證魔芋生長華甯的溫度與濕度,同時也可以起到防草的作用。
二、 魔芋的田間科學管理
(一)中耕除草
在魔芋整個的種植工作中,中耕過度對提高魔芋底部徑塊、上部分莖葉的損傷率,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應該對魔芋進行每年兩次人工除草工作(避免使用除草劑)、配合少許中耕,以保證綠色農産品魔芋的産出量。但是,一旦發現魔芋周圍的土壤沒有出現闆結情況且土質比較疏松,應該即可停止中耕;若是魔芋周圍土壤出現嚴重的闆結情況,應該對魔芋進行适當的中耕,以防止闆結嚴重時對魔芋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或出現魔芋畸形生長的情況。
(二)病害防治
1、 根腐病極其防治
根腐病作為魔芋生長期間主要的病症之一,該病一旦發生所表現的病症是魔芋葉柄或者接近地表的部分會出現褐色的斑點,且具有逐漸擴散的趨勢,如果植株感染根腐病,在一周之内魔芋表面會變得淡紅,長出白色真菌,在後期魔芋的發病部位也将長滿菌核,嚴重的也會逐漸蔓延到地下球莖。根腐病發生的環境具有氣溫較高、陽光充足的特點。對于該病的防治種植人員應該提高種植技術或者是引進優質種芋,在栽培與管理期間也應該及時對積水進行處理。同時,更加應該注意魔芋與花生等農作物進行連作。
2、 稀屎病極其防治
稀屎病的發生在魔芋上表現為根部變褐色且出現粘稠腐爛的特征,該病發生的速度較快,如果一株魔芋得了稀屎病,不僅僅隻是腐爛該植株,若發現不及時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内感染周圍其餘的魔芋,直到最後整片魔芋的腐爛。稀屎病的傳播途徑一般是通過昆蟲或雨水來進行傳播,對于生長在濕度過大或積水過多環境中的魔芋,更加容易發生該病。稀屎病通常情況下在夏天發生的頻率最高,夏季魔芋組織由于比較柔軟,使得其更加容易給病菌感染或被雨水入侵。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對于稀屎病在魔芋中的情況相關人員應該積極探究預防該病的方法,這也将成為魔芋防止病蟲害的重要内容之一。想要防止稀屎病種植人員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提高種植人員的種植意識同時加強種植技術,通過防水與控制濕度的辦法從根本上防止稀屎病的發生;第二,确保魔芋整體的完好無損,尤其是不能出現上傷口與腐爛的部分;第三,種植魔芋的地方不能與茄科、花科進行連作,同時也可以結合水寒套作的方式來達到提高魔芋産量的目的。
本文摘自龍源期刊網:《農民緻富之友》2019年08期
作者:唐金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