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這四種蔬菜緻癌真相在這裡

這四種蔬菜緻癌真相在這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6:03:17

來源:上觀新聞

(原标題:“4種緻癌蔬菜名單”“十大緻癌食物黑名單”……這些榜單不靠譜)

近年來,“4種(3種)蔬菜被衛生組織拉入緻癌名單”“國務院防癌辦公布防癌蔬菜榜”“十大緻癌食物黑名單出爐”等文章熱傳,這類文章都号稱權威部門發布了“緻癌”或“防癌”食物名單。對于這些既“權威”又“善意”的提醒,不少網友表示真假難辨,不知到底該不該信。

這四種蔬菜緻癌真相在這裡(344種緻癌蔬菜)1

這四種蔬菜緻癌真相在這裡(344種緻癌蔬菜)2

網絡搜索截圖

衛生組織将“4種蔬菜”拉入緻癌名單?

今年年初,一篇題為《衛生組織曝:4種蔬菜已被拉入緻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四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緻癌名單,以後都不能吃了。在網傳文章中,還有一些題為“3種緻癌蔬菜名單”的文章,也是換湯不換藥。

這四種蔬菜緻癌真相在這裡(344種緻癌蔬菜)3

文章截圖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核實發現:

第一,世衛組織公布的緻癌分類中并不包括上述四種蔬菜,網帖以貌似權威組織的名義來吸引眼球。

第二,這四種蔬菜中,紅鳳菜和蕨的确被證明有一定毒性和緻癌性,需要引起警惕。其中,紅鳳菜對人體确實有一定的毒性,并不适合食用。專家建議,原則上應避免食用紅鳳菜,因為盡管高溫可以破壞紅鳳菜中的一部分吡咯裡西啶類生物堿,但不能将其完全去除。我國可食用的蕨類植物有100多種,其中僅有“蕨(Pteridium spp)”這一屬有毒性,其他諸如莢果蕨、烏毛蕨、菜蕨、紫萁等常被食用的蕨菜都沒有被報道具有緻癌物質。網上流傳“蕨菜緻癌”中的“蕨菜”指的也是“蕨”。

第三,傳聞中所說的“西葫蘆經過高溫爆炒會釋放緻癌物丙烯酰胺”有一定依據。但需要明确的是,西葫蘆本身并不含緻癌物質,丙烯酰胺是食物在燒制過程中的産物,高溫油炸、燒烤食物也會産生大量丙烯酰胺,比如油炸薯類、大麥茶、速溶咖啡、玉米茶、谷類油炸食品、谷類烘烤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較高。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含量取決于食品加工、烹調方式,特别是食品種類和油炸溫度與時間。如果平時能注意燒菜時的烹饪手法,那麼丙烯酰胺的危害并不需要太過擔心。

第四,“娃娃菜含有甲醛”的傳言來源于此前熱傳的一條新聞暗訪視頻,有記者調查了山東市場上銷售的娃娃菜,發現存在不法商家用甲醛浸泡娃娃菜的現象。在娃娃菜中的甲醛屬于非法添加劑,用甲醛浸泡蔬菜是一種違法行為。但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娃娃菜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國務院防癌辦”防癌蔬菜榜出爐?

此前,網上流傳一則消息,稱有“癌症預防研究所”公布抗癌防癌蔬菜排行榜,“國務院防癌辦”建議網友轉發該排行榜。榜單共列舉了16種“蔬菜”,并在後面标注了百分比,疑為指代抗癌防癌效果。

這四種蔬菜緻癌真相在這裡(344種緻癌蔬菜)4

傳言截圖

其實,我國并不存在“國務院防癌辦”這個部門,而這則“健康提示”中疑點不少。首先,排在第一位的“茶”是否屬于蔬菜?第二,每種食物後面标注的百分比是何意義?是否指防癌抗癌效果?如果這真的是一份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如此不嚴謹,也有違科學精神。因此,這份榜單不是真的。所謂的“國務院防癌辦”也是假的,榜單真實性也值得懷疑了。

不過反過來說,“防癌辦”和名單雖為假,蔬菜卻是好東西。可以說,這其實是一條善意的謠言。蔬菜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蔬菜中的纖維質有效促進腸與胃的蠕動,及早協助排出對人體無益的廢物。此外,蔬菜纖維質還增加咀嚼,提升飽食感,從而減少人體熱量的攝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人每日蔬菜的建議食用量是300-500g,水果的建議食用量是200-350g,而相應的,畜禽肉類每天建議的食用量僅為40-75g。記住,是多吃蔬菜少吃肉!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發布“十大緻癌食物黑名單”?

近年來,一份“十大緻癌食物黑名單”在朋友圈流傳:“現在國人癌症高發,收了!葵花子排在緻癌首位,油條竟然在第十位。十大緻癌食物黑名單:葵花子、口香糖、味精、豬肝、河粉(闆條、米粉、粉絲)、腌菜(蘿蔔幹)、市售瓶裝鮮果汁、皮蛋、臭豆腐、油條”。

這四種蔬菜緻癌真相在這裡(344種緻癌蔬菜)5

網傳消息截圖

早在201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相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已否認發布過這份“黑名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2014年公布過的緻癌食物,其實是腌制熏制食品、燒烤食品、黴變食品等。

對于這份名單中的食物,各界專家提出了專業性的意見,比如:

1、葵花籽居“緻癌食物”之首的說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網上鬧騰一回,其主要依據是向日葵容易吸收重金屬。但吸收重金屬的作物又何止向日葵一種。如果土壤本身已存在重金屬污染,那麼不光向日葵會有問題,任何在上面生長的植物都會有問題。

2、關于“味精緻癌”的說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在2016年就曾辟過謠。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由谷氨酸和鈉結合而成,而谷氨酸是人體所需的20多種氨基酸之一,從理論上來說,其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谷氨酸鈉在高溫後演變成的焦谷氨酸鈉,它的緻癌性到現在也還沒有确切證據。

3、豬肝是代謝解毒器官,膽固醇較高,但這并不代表豬肝不能吃。作為一種天然食物,豬肝中也有大量的營養素,特别是鐵。都市人群中有着相當數量的貧血者,尤其是女性和兒童,都可以吃一些豬肝。

4、對于臭豆腐,主要是擔心制作過程中使用非法添加劑;油條、河粉、皮蛋遭受質疑,主要來自鉛等重金屬在制作中含量超标後的危害。目前市場也有無明礬油條、健康河粉、無鉛皮蛋等新工藝,減少了重金屬的影響。

5、口香糖、瓶裝果汁含“糖”,腌制食品可能含有亞硝酸鹽,這幾類在食用時要注意适量,适度地食用沒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