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說謊了,這其實非常的正常。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李康教授團隊經過試驗和調查得出過這樣的結論:

無論性别、國際、宗教信仰,孩子從2歲的時候就開始說謊了。
在2歲的時候,有30%左右的孩子會說謊;
在3歲的時候,有50%左右的孩子會說謊;
在4歲的時候,有80%左右的孩子會說謊。
也就是說,雖然孩子年齡的增大,說謊的概率越大,到成年,幾乎每個人都說過慌。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呢?
1、害怕得到懲罰
當寶寶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會得到某種懲罰時,生物本能的“趨利避害”原則會驅使寶寶去說謊。
2、自尊心驅使
有個寶媽跟我講她家寶寶有趣的尿床經曆。
寶寶尿床後,寶媽問:床上這是什麼?
寶寶一臉無辜:這是水!
寶媽問:确定嗎?
寶寶果斷點頭。
寶媽:你聞一下臭不臭。
寶寶不好意思的笑着說:不臭。
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而說謊,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非常強。
3、希望得到關注
有些孩子說謊是為了得到别人的關注。
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有一個“攀比環節”,也就是互相吹牛,想讓别人都承認自己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
有時候孩子說謊,就是為了得到别人的關注和認可。
4、為了得到利益
當孩子為了得到某種利益的時候會說謊。
鄰居不讓孩子多吃糖,規定了每天隻能吃兩顆。我媽從席上帶回來幾顆糖就給了小朋友。
在小朋友往嘴裡塞的時候,寶媽說:你答應過我什麼?今天已經夠量了。
小朋友一臉壞笑說:我今天還沒吃呢。
為了得到吃糖的權利,孩子也會撒謊。
5、不知道自己在說謊
還要就是孩子不知道自己在撒謊。
孩子在4歲之前,在認知上分不清現實和幻想,有時候他們幻想出來的事物,就會認為是真的。
孩子撒謊的理由這麼多,不禁讓父母感到恐慌:要怎樣孩子才能不說謊呢?
我們上面說過,撒謊是每個孩子、每個人都曾經做過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撒謊成性,父母其實不用太過嚴厲和恐慌。
《人類簡史》裡面曾經說過:人類最重要的,或者說是智人最重要的一項技能“撒謊”才最後讓智人一統天下。
說謊其實是孩子思維更加完善,情商更加突出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孩子說謊是為了更好的讓自己融入當前環境
孩子說謊,上面幾個原因(除了不知道自己說謊之外),都是孩子努力在保護自己,并且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表現。
其次,說謊需要想象力
《人類簡史》中,說之人統一天下靠的是“撒謊”,其實準确來說是“虛構的故事”,更準确的來說是“虛構出的故事而形成的信仰”。
想象力無論對孩子還是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一筆财富。
說謊,是孩子想象力好的一種表現。
還有,說謊需要邏輯分析能力
前言不搭後語的謊言不能讓人信服,所以孩子為了讓對方相信自己的說辭,會努力的去根據事實來完善自己的謊言。
在這個過程中,邏輯能力差的孩子,真的做不來這個。
雖然說“說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情商和想象力、邏輯能力高的一種體現,可是畢竟說謊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
這就需要父母去适當的糾正孩子,避免讓孩子成為一個“撒謊成性”的人。
那麼當孩子說謊時,父母該如何去引導孩子不去說謊呢?
1、不要嚴厲的去揭穿孩子的謊言
當孩子說一些可愛的、沒有大礙的謊言時,父母其實沒有必要去揭穿孩子。
比如說上面說到的孩子尿床說床上是水、為了吃棒棒糖而撒謊,這些孩子知道自己是說謊,并且知道寶媽是不信的。
父母沒有必要嚴厲的指出:你撒謊。更沒有必要給孩子下一個“撒謊精”的定義。
2、鼓勵寶寶誠實
有時候父母在孩子撒謊的事情上太過焦慮了。
在家庭中常常會發生這樣的一幕:
父母拿着笤帚,質問孩子“說,你撒謊沒?”或者說“你說你撒謊我就不打你”。
其實,父母并沒有那麼“大氣”,要放過孩子。
孩子知道父母是什麼樣子的人,在以後更會用隐瞞和撒謊的方式來應對父母。
與其這樣,父母不如用鼓勵孩子誠實的方式來讓孩子放棄說謊:誠實會帶來利益,而說謊不會。
3、鼓勵孩子講故事
既不希望孩子說謊,又想要鍛煉孩子的“說謊能力”該怎麼辦呢?
就是讓孩子講故事。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互動講一個故事,讓孩子完成其中的故事情節和邏輯,父母從中串聯和引導,慢慢讓孩子自己能講出一個完整的、有趣的故事。
這不僅能鍛煉孩子的想象力、邏輯能力,還能鍛煉孩子的口才和将來寫作文的能力。
父母不要看到“孩子說謊”幾個字就開始恐慌,說謊是每個人都有的特質,但是父母利用、引導的好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