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如木雞’字面意思很明顯就是呆呆的像木頭做的雞,現在一般用來形容人反應遲鈍,木讷,不靈活等。很顯然這不是什麼表揚的話,甚至還有點貶義的感覺在裡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然而,在古代它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褒義詞。讓我們來看看它最早的出處,了解一下關于它的寓言故事。
《莊子·達生》中記載,宣王不僅喜歡歌舞,更癡迷鬥雞。為了得到一隻勇猛無敵的鬥雞,他命令當時最出名的訓雞能手紀渻子為他訓練鬥雞。
紀渻子接到任務,便用自己的方法開始訓練鬥雞。十天過去了,宣王就去問紀渻子:“鬥雞訓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道:“還不行,這隻雞看起來驕傲勇猛,殺氣騰騰。”
又過了十天,宣王又跑去問紀渻子:“鬥雞訓練得怎麼樣了?”紀渻子回答道:“還不行,這隻雞聽到其他雞叫,看到其他雞的影子還會氣勢洶洶想去争鬥。”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很快又過去了十天,宣王又跑去問紀渻子:“鬥雞訓練得怎麼樣了?”紀渻子答道:“這隻雞現在就像木頭做的雞,精氣完全内斂,對其他雞的鳴叫沒有任何反應。已經能夠戰無不勝,可以稱之為‘天下第一雞’了。”
果然,這隻鬥雞雖然看起來呆若木雞,鬥雞場上卻是戰無不勝,其他鬥雞都俯首稱臣,不敢應戰。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這裡的呆若木雞是指修煉到一定程度,精氣完全内斂,外界的環境絲毫影響不到自己。隻有那些能力不足,沒有足夠的自信才會用外在的東西武裝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