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有這樣一種感受:當别人朝自己開口求助之時,總是不太好意思直截了當回絕。
但是假如事事都應承的話,又會給自己平添無數的麻煩與負擔!于是便漸漸學會了跟自己關系不是太密切的人打太極的這樣一種社交方式。
但往往親戚由于血緣或裙帶關系的特殊性成為了一個非常具有争議的群體。
雖然也有遠近親疏與投緣與否之分,但卻不好像對外人那樣簡單直接對待,主要是怕“後患無窮”傷及了雙方家庭的融洽與親密。
親戚找你幫忙不好拒絕,抓住這三個“痛點”,才會不得罪人!感興趣嗎?一起學習下。
0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私信列表看到一位粉絲朋友說了發生在自己與親戚家的一件事情,非常具有代表性。
大概在十年之前,邱先生親姐姐的兒子在外地開了個餐廳,生意很好。
他兒子見狀覺得大有可為,于是便前去要求和他表哥合夥,但是自己當時身上又沒一分錢可入股,邱先生的外甥見狀自然左右為難為,不知該如何是好,于是便打電話給了自己舅舅,說明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當時邱先生是這樣回複的,他說:“我這個兒子、你的這個老俵,小事不想做,大事又做不了。口氣大本事小,今天想幹這樣,明天想幹哪樣,沒個定性的。
我建議你,要麼他绐你打工,你按月給付工資給他;要麼你若信得過他,就借錢給他自己單幹,不要跟他合夥。這樣一來,就能避免你将來左右為難。”
到如今邱先生的外甥都認為自己舅舅在這件事情上做得很公道,兩家關系也一直相當親近。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在金錢方面接濟對方,或者直接與對方分利,還不如教會對方一門謀生的技能、發展一門特長與職業更合适。
對待親戚學會這一招,于對方有利,于自己也更能避免不必要損失。
02.把原則提前擺出來,觸及原則便放棄
親戚有事相求、想要對方相幫,宜在自己還未施以援手之前,把原則提前擺出來,首先申明,一旦觸及自己的原則,那就隻能放棄,這樣一來,可避免自己為難或遭遇不測。
為什麼呢?因為有些人即便是向自己的親戚求助,也習慣從易往難、逐步加深。
他們害怕一開始就把事情的利害關鍵之處全都和盤托出,對方會畏難、覺得太棘手而拒絕,所以隻揀容易的說,然後在得到對方的允許之後,随着進展再漸漸将對方拉進這件事情當中來脫不得身,隻能負責到底,甚至擔上了本來不應該由自己承擔的風險與危險。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先把自己的底線跟原則攤開跟親戚說明,能幫多少是多少,超出自己的心理承受與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外,那就恕自己愛莫能助。
對方事先有了這樣一種預知,就算這個忙未必能幫得盡如對方的意,但是雙方的關系不會受太多的影響。
03.
親戚也是獨立的個體,這種關系并不意味着雙方的三觀、個性、人品都一樣經得起考驗。
有時候心太軟不一定是好事,人心難測,在沒有遇到一些事情的檢驗與重大的變故之時,你很難看清一個人的貪婪之心,到底有多大。
所以,當有親戚求自己幫忙之時,不能大包大攬、滿口打包票表示自己會負責到底。
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對方的人品與一貫為人處事的風格來判斷自己是否該出手,又能幫到什麼樣的程度。
而且說句大實話,就算你知道自己的親戚不會害你,但是有些他們無法解決的事情,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與不确定性。
在你摻和進來的同時,就得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
畢竟大家都不知道事情會往哪一方面發展,又會為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所以,宜謹慎,隻能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結語:
很多時候,面對親戚提出的要求,大家真的不太好意思拒絕。
因為你能力是一回事,願不願意為對方排憂解難,又是另外一回事。
對方往往并不單純是相信你的能力,同時也在看你對待他的一種态度。
如果單純地拒絕,有可能就會傷害到雙方的感情,這才是大家最顧慮的一點。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不妨就采用以上三種方式來處理這種事情。
幫可以适當幫,但是要考慮全面一點才行。
既要結合對方的人品是否靠譜,也要結合自己的現狀與實力,更要考慮到莫知的風險,然後想出“萬全之策“。
不要忙沒幫上,自己反而被麻煩套牢脫不得身。
更不要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幫忙與親戚反目成仇,傷害了雙方之間的親情。總之理智一點而為,準沒錯就是了。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