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成語,叫《洛陽紙貴》,出自《晉書·文苑傳》:“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什麼意思呢?洛陽紙貴,到底有多貴?是什麼原因導緻的洛陽紙貴?
話說西晉有個文學家叫左思,他長得比較醜,說話還口吃,但寫的文章特别好。他寫了一篇《齊都賦》,用了一年時間。一年寫一篇文章,這可真是下功夫了。他還想個《三都賦》,于是又構思了一年。正好妹妹左芬被選進宮,他就搬到了洛陽。
為了寫好《三都賦》,他去實地采訪,還請教了高人。采訪完之後,他又查閱了許多資料,最後把文章寫出來了。文章寫完之後,司空張華說寫得好,可與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相比。
著名文學家陸機本來看不起左思,可讀了《三都賦》後,也不由得拍案叫絕。經過許多名家推崇,很多豪門貴族都争相傳寫左思的《三都賦》。洛陽地方也不大,賣紙的也不是很多,大家為了抄《三都賦》,就都去買紙,于是洛陽紙就漲價了,一漲再漲,最後比金子都貴了,一兩金子買不了一兩紙。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稱譽一時,受到普遍歡迎的好文章。一篇文章寫得好,被貴族一炒,導緻紙比金貴。那麼,是誰編了一個瞎話,導緻大家望房生畏呢?這個瞎慶是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從此中國人的購買理念改變了,于是房子就讓大家望而生畏了。誰編的這個瞎話呢?原創者潛得太深,已經找不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