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大家都在關心該如何預防?
在衆多防範措施中,
特别重要的一條就是“戴口罩”“摘口罩”
關于口罩,
很多小夥伴們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疑問,
小編給大家解答一下。
如何正确選擇口罩?
目前市面上你能看到的口罩主要有:防護級别最高的醫用防護口罩(例如N95),手術室等有創操作環境常用的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級别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此外還有各種棉布口罩、海綿口罩等。
普通棉布口罩:無法起到預防疾病傳染的作用。
它的材質可能為棉布、紗布、毛線、帆布及絨等,由于材質本身不夠緻密,隻能防塵保暖。
醫用外科口罩:對病毒、細菌有防護作用。
佩戴時白色的無紡布朝内,藍色的防水層朝外,有金屬片的一邊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雙耳後捏緊金屬片和鼻子貼合,撫平兩頰,使口罩和面部之間盡量不留縫隙。購買時要注意,應當選擇外包裝上明确注明“醫用外科口罩”字樣的口罩。
N95型口罩: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
N95型口罩是 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防顆粒物口罩中的一種。它可以有效阻止病原體和空氣中的緻病顆粒進入到呼吸道和鼻腔。
正如小夥伴所說,使用過的口罩确實可能攜帶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細菌等。這些微生物不僅可能源于外界,通過吸氣,吸附在口罩的外表面,也有可能因為使用者本身攜帶細菌、病毒,通過呼氣,吸附在口罩的内表面。因此,使用過的口罩是可能存在很大感染風險的。
我們在摘掉口罩時,有幾點注意事項要提醒大家:
1.不要觸碰口罩的外表面,因為可能會感染自己。
2.不要觸碰口罩的内表面(自己是病人),因為可能會感染别人。
3.不要觸碰别人使用過的口罩,因為可能會交叉感染。
4.不要直接放到包裡、兜裡等處,因為可能存在持續感染風險。
首先來看看小夥伴提供的處理方式。
開水燙:高溫确實是消毒的一種方式,如煮沸,而且簡便、易操作。但是使用開水燙口罩,肯定需要将口罩放置在容器或台面上,避免不了污染容器或台面;其次,開水燙一下,無法滿足消毒所需的持續高溫,時間也不夠,可能僅能殺滅部分病原體。因此,不建議開水燙處理。
焚燒:同樣,焚燒的原理也是高溫消毒。但是,焚燒一來會污染環境,二來會造成安全隐患,三來也沒有這樣的固定地點。因此,不建議個人焚燒處理。
剪碎後扔掉:雖然為了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回收利用而剪碎口罩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存在很大的感染風險。因此也不建議剪碎處理。
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式少說幾十種,壓力蒸汽、紫外線、高溫、醫用酒精、含氯(溴)消毒劑等等均可。但是,殺雞焉用牛刀,适合我們普通民衆的肯定還是要選擇比較簡單、高效、安全的方式。
在醫療機構時:無論是求醫問診,還是看望病人,抑或是采訪調查,但凡在醫療機構中使用過的口罩,都請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袋中。這些口罩作為醫療廢物會由專業處理機構進行集中處置,我們就不用操心了。
有人說,平時用過的口罩下次直接去醫院裡扔就行啦。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大家,不可以,因為去醫院會增加不必要的感染風險。
平時:對于疑似患有傳染病的民衆,應在就診或接受調查處置時,将使用過的口罩交給相應工作人員,作為醫療廢物進行處理。
對于存在發熱、咳嗽、咳痰、打噴嚏等症狀的民衆,或接觸過此類人群的民衆,推薦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後,灑至口罩上進行處理。如無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鮮袋,将口罩密封後丢入垃圾桶。
在處理完口罩後,記得進行手衛生哦!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各方面措施都做到位,感染的風險才會降到最低!
消費者購買醫用口罩時,想知道企業生産信息、批準文号等可以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進行查詢。點擊“醫療器械”“國産器械”,輸入要查詢的企業名稱,就可以查詢口罩詳細信息。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健康中國、澎湃新聞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