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部來的先生,由于朋友們善意的玩笑,告訴他“ga li”是對男性的尊稱,以至于他遇到男的,到處稱人家“劉ga li”、“張ga li”,弄得别人很不好意思。其實,這個詞應該寫作“夾裡”(“夾”音同“嘎”),也就是衣服的裡子,如上海作家魏金枝《魏金枝短篇小說選集》裡就有“小校長把衣襟撩起并且給看了夾裡”的語句。夾裡在吳方言裡通常是指關系比較親密的朋友,但是這個詞帶有一定程度的調侃意味。比如有人問:“小陳到啥裡去哩?”答:“小陳勒嚯同王夾裡講張。”講,音同“岡”。就是說,小陳正在和要好朋友王某人在談天。請注意,這裡的“講張”并不是在談論張某人,而僅僅是談天、閑聊的意思。為什麼這樣表達呢?等一下再說。 我們先來說“夾裡”。“夾裡”的意思還是很好懂的,就像現在俗話用“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來形容女兒會疼人、貼心一樣。顧名思義,朋友都做到了成為你衣服裡子的分上,那真是知心知底,夠交情的。晚清小說《九尾狐》裡描寫風流浪蕩的上海灘名妓胡寶玉的心思時,這樣寫道:“譬如做一件衣服,伍大人做了面子,我可以斂取人财,十三旦做了夾裡,我可以永圖歡樂。”說明胡寶玉僅僅是靠着伍大人過光鮮的生活,而内心是和十三旦要好的,因為十三旦是她的夾裡。 “夾裡”還有一層意思是指事物的内在。比如說“這個人面子勿要,連夾裡也勿要了”,就是說這個人做事情裡外裡,什麼都不顧了。 再來說“講張”(也有寫為“講章”的,講章是名詞,舊指科舉時候的四書五經講義)。“講張”源出蘇州話,時間要從六百五十年前說起了。那時正是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紛起。其中有一支人馬,領頭大哥是江蘇泰州的張士誠。張士誠于1356年定都蘇州,據說,他曾下令運送“三興”,即嘉興、長興、宜興的土去築蘇州城,以讨口彩。這是閑話了,此處不提。張士誠後來隻想偏安做個吳王,但是兩雄不能并立,朱元璋可不答應。明軍在1367年攻入蘇州城,張被俘後,上吊死了。然而吳地的百姓對張士誠還是頗具好感的,時不時要提起他的事情,說的時候也是悄悄地說,因為若被明軍發現居然還在“講張”,難免被扣上謀反的罪名。然而,“講張”一詞卻逐漸衍變成在小範圍内閑聊的意思了。 吳方言裡關于閑談的同義詞,現在用得比較多的還有“講空頭”,這似乎是吳語區裡嘉興獨有的。我們知道,股市裡有“多頭”“空頭”的說法,指股票的買進賣出。“講空頭”當然就是“講賣出”,賣出什麼?賣出故事、賣出閑話。
(來源:嘉興老故事 | 作者:嘉興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