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走出大數據分析與解讀的誤區

走出大數據分析與解讀的誤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0 07:04:00

□悅連城

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不得利用算法實施影響網絡輿論,不得實施差别待遇等内容,劍指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等久治不愈的互聯網痼疾,得到人們的支持、點贊。

随着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内容不再稀缺,為了搶奪有限的注意力資源,算法推薦技術成為許多商業媒體平台的“法寶”。它的内在邏輯并不複雜:通過抓取用戶的日常使用數據,分析其行為、習慣和喜好,進而有的放矢地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和娛樂資訊。數據分析量越大,“用戶畫像”越精細,“信息投喂”也就越精準。在一些技術主義的擁趸者看來,科技讓外部算法有能力“比我更了解我自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誠然,在海量的信息流中,算法推薦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匹配效率,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

算法推薦的本質,是一種信息“喂養”。刷微博時,多點幾條娛樂新聞,新彈出的内容全是娛樂八卦;看視頻時,多瞟了幾眼奇聞異事,平台推送的視頻幾乎都成了鄉野奇談。這種“你多看什麼我多推什麼”的邏輯,以“主動選擇”為由,看似無懈可擊,實則是在用冷酷的技術理性放縱人性的幽暗,否認信息的多元。用戶沉浸其間,所見所得都是單向度反饋,長此以往,輿論場的裂隙無法彌合,社會共識更難以達成。

近年來,大數據“殺熟”、流量造假、誘導沉迷等負面新聞不絕于耳。由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與互聯網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大安全感知報告(2021)》顯示,有七成受訪者感到算法能獲取自己的喜好、興趣從而“算計”自己,近五成受訪者表示,在算法束縛下想要逃離網絡、遠離手機。事實上,技術本身并不具有任何道德價值,隻有當人使用它時,才具有價值。面對算法帶來的社會問題,充耳不聞和因噎廢食都不是“正解”,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加強制度建設才是治本之策。

對于規範算法管理領域而言,或許徹底肅清市場亂象需要時間,但實施《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絕對是一個良好的開始,這意味着算法監管納入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更意味着對“娛樂至死”的認識更加深刻——别讓熱愛的東西毀掉我們。

走出大數據分析與解讀的誤區(豫論場算法推薦)1

總策劃:董林 劉雅鳴

總統籌:張學文

執行:李兵 夏遠望 薛世君

制圖:李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