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媽媽所攝取的營養,會影響到母乳的營養成分,有哪些食物重要的營養素要攝取呢?
哺乳媽媽吃什麼,母奶寶寶就喝了什麼。哺乳期媽咪的飲食該怎麼吃?想要發奶或退奶媽咪該怎麼做呢?
怎麼做才能追奶或發奶?退奶食物有哪些?哺乳媽咪可以吃易緻敏食物嗎?
讓醫生來為您解答吧!
哪些營養素較重要?
蛋白質:
蛋白質主要是修補及構成組織的功能,人體的大腦、神經、肌肉、内髒、血液、皮膚、指甲、頭發等皆需要蛋白質組成。
食物來源:豆腐、豆幹等豆制品、蛋、肉類等。
維生素A:
主要維持上皮細胞的生長及分化、維持視力、幫助骨骼及牙齒發育、提升免疫力,建議每日攝取900微克。
食物來源:動物肝髒、蛋黃、黃綠色蔬菜等。
葉酸:
有助于紅血球的形成,幫助寶寶的成長發育與腦部發展。
食物來源:深色蔬菜、全谷類、柑橘類水果、菇類、豆類等。
鐵質:
寶寶在6個月前所需的鐵質會由乳汁供應,因此建議哺乳媽咪每日攝取45毫克鐵質。
食物來源:紅苋菜、紅豆、黑豆、豆幹、紅鳳菜、黑芝麻、花蛤、海蛎等。
但要注意鈣和鐵會在腸道中競争吸收,因此高鈣食物(或鈣補充錠),需與高鐵食物(或鐵劑)分開吃。
維生素C:
餐後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番石榴、奇異果(猕猴桃)、木瓜和草莓等,可以幫助鐵質吸收率。
但需注意避免同時攝取茶、咖啡,因單甯酸會與鐵質結合,降低鐵質吸收率。
鈣:
哺乳期間由于荷爾蒙影響,會發生暫時性的骨質流失。隻要結束哺乳後,骨質儲存功能就會恢複正常。
哺乳媽咪需補充鈣質需達足夠攝取量(1000毫克/天)。
鋅:
鋅能幫助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建議每日攝取15毫克。
常見食物來源:全谷類、鮮奶、海鮮、雞蛋、豆類和豆制品及堅果等。
碘:
碘可幫助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寶寶主要借由母乳中獲取碘,建議哺乳媽咪每日攝取250微克。
常見含碘食物來源:包括海帶結、海帶芽、蛋黃、乳品、食鹽等。
Omega-3:
研究指出,長鍊不飽和脂肪酸對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幫助很大,對母親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都有幫助,有助于降低産後抑郁症的幾率。
目前有研究建議,哺乳的婦女每天攝取200~300毫克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或是每周吃1~2次的高脂肪魚(2~3份),就可以分泌足夠的DHA到母乳。
含有Omega-3的常見食物:秋刀魚、三文魚、比目魚等(建議以吃中小型魚類為主)。
素食哺乳媽咪怎麼吃?
應慎選蛋白質來源:
可選用大豆制品:豆腐、豆漿、豆幹、豆皮等高生理價蛋白質,少吃素料制品。
注意鐵質補充:
鐵質來源較多為動物性食品,素食媽咪可多攝取全谷雜糧類、深色蔬菜(紫菜、紫蘇、發菜、紅苋菜、紅鳳菜)、豆類(紅豆、黑豆、黃豆)或是補充鐵劑。
注意維生素B12補充:
B12主要的食物來源為肉類、海鮮、蛋奶制品,全素媽咪可直接補充綜合維生素。
注意鈣質補充:
奶素或蛋奶素的媽咪可一天補充1~3杯牛奶。
全素媽咪可選用發菜、紫菜、黑芝麻、海藻、木耳、苋菜、黃豆制品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