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材料行業發展概況及行業産業鍊面臨的機遇挑戰壁壘構成
1、複合材料行業概況
複合材料産業是國家鼓勵的基礎性戰略性新興産業,自2000年至今,國家密集出台多項産業政策支持複合材料産業的發展。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均加大了支持力度。我國在2010年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中,正式明确了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其中複合材料産業涉及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我國在2012年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中,明确提出了高性能複合材料的戰略地位;2017年科技部發布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明确了要突破複合材料制備及應用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先進結構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國際競争力。2021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化工新材料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南》,明确重點發展氟矽材料、特種橡膠及彈性體、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電子化學品。2022年,工信部、科學技術部、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明确:“提升先進制造基礎零部件用鋼、高強鋁合金、稀有稀貴金屬材料、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纖維新材料、複合材料等綜合競争力。……聚焦重大技術裝備、重大工程等需要,培育一批耐候鋼、軸承鋼、航空鋁材、高性能混凝土、人工晶體、複合材料等高端材料團體标準。”
2、複合材料制品市場總體情況
複合材料作為一種新工業材料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玻璃纖維複合材料首先被用于軍工産品,并先後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前蘇聯及日本等國家發展起來。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于玻璃纖維的優異特性,玻璃纖維複合材料逐步被應用于民用領域。從70年代後期,随着高新技術的發展,高矽氧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先後得到開發和應用。1962年日本研發出了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并成立工業生産線。1970年以後日本東麗公司、東邦公司相繼參加聚丙烯睛基碳纖維的生産開發,碳纖維複合材料等先進複合材料進入批量化生産時代。此後,全球複合材料工業經曆了長期的良好發展,尤其是先進複合材料制品先後進入建築、化工、航空航天、汽車、風電等重要市場。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先進複合材料制品市場快速增長。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危機及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進程不同的影響,全球複合材料市場結構正在逐步發生變化,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複合材料市場相對飽和,增速較為緩慢。歐美國家複合材料市場轉為以下遊的應用型廠商為主,而複合材料的生産中心則向亞洲區國家轉移。亞太地區長期以來人均複合材料消費水平相對較低,市場潛力巨大,因此近年來保持穩定增長。由于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地區内不斷擴大的交通、風能、建築和基礎設施行業建設需求,亞太地區在全球複合材料制品行業中已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但相對龐大的産量,亞洲市場的複合材料制品産值不高,應用領域相對低端,未來發展中仍有進行産業結構調整的空間,還需不斷提升複合材料制品尤其是先進複合材料制品的質量和性能水平。
中國複合材料行業誕生于1958年,前期發展以北京玻璃鋼研究設計院、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上海玻璃鋼研究院等一批國家科研院所為主。改革開放之後,國内複合材料産業鍊上下遊不斷健全,行業迅速發展壯大,尤其是民營複合材料制品生産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成長,當前國内的複合材料産業鍊整體發展已相對完善,産值規模穩步提升。目前國内形成了以環氧、雙馬和聚酰亞胺為主要集體的複合材料體系,以熱熔預浸制造技術和熱壓罐成形技術為主的複合材料成型技術體系。國内航空樹脂基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已經初步滿足主承力結構的要求,結構——功能一體化工作尚在預研,低成本技術仍然比較落後。
3、先進複合材料行業市場格局
複合材料行業産業的技術進步以基礎材料技術和産業化裝備技術為主。盡管中國的玻璃纖維産業已經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并且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和産業升級。但以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代表的先進複合材料研發與生産技術仍落後于國際先進水平。
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的不斷開放,複合材料行業的上中下遊産業鍊不斷完善,以複合材料為主營業務的民營上市公司不斷湧出,并呈現民營企業取代國有企業成為行業發展中堅力量的趨勢。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底,A、B股共有278家開展新材料業務的上市公司,私營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領先地位。目前,國内複合材料的主要行業産能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積聚效應明顯,行業産能和産業結構正在被逐步優化,中國的複合材料的上中下遊産業鍊逐漸趨于完善。
目前,國内上遊纖維制造集中度強,中遊複合材料産能分散。上遊纖維産能集中在中低端産品,高端産品依賴進口。玻璃纖維方面,中國巨石、泰山玻纖、重慶國際和中材科技占據絕大部分國内産能;碳纖維方面,國内産能集中在中複神鷹、中簡科技、江蘇恒神、光威複材等企業;芳綸纖維方面,國内産能集中在泰和新材、儀征化纖、中藍晨光等公司。樹脂行業的主要供應商有宏昌電子和上緯新材等。
就上遊而言,國内玻璃纖維複合材料是複合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集中度很高,中國巨石是世界玻璃纖維行業中的龍頭企業,2020年總産能達到200.72萬噸。除此之外,國内的碳纖維、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複合材料随着産業的規模化和技術的革新,質量和工藝已經達到了國際水準,基本可以滿足國内大部分複合材料的發展需求。
在碳纖維複合材料領域,日本的發展處于亞太區域内最領先的地位,研發型的單位主要有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及機械技術研究所,生産型的廠商主要為東麗、帝人與三菱麗陽,并且這三家廠商占據了全世界大部分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市場份額,所生産的碳纖維在品種、工藝、産量及質量上都屬全球領先,其中高模量高強度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占據壟斷地位。在碳纖維複合材料進入民航飛機領域之後,東麗與帝人先後與波音、空客兩大飛機制造公司達成合作。此外國際重要的碳纖維廠商還有美國的Cytec、Hexcel,德國的SGL,土耳其的AKSA等企業,呈美、日企業壟斷的狀态。
4、行業産業鍊
本行業的上遊行業主要包括化工原料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等。下遊行業主要為風電葉片制造、航空航天器材制造及創新工業産品制造。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上遊原料
化工原料制造、化學纖維制造行業主要為本行業提供各類主要原材料,用于制造産品。中國作為全球制造基地,化工原料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逐步成熟,尼龍、聚乙烯、聚丙烯、橡膠等大宗原材料供給較為充分,能夠為本行業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應。
(2)下遊應用
下遊行業決定了先進複合材料行業市場的容量、消費需求和技術發展方向,這些都影響和決定産品的質量、标準、技術和經濟效益。先進複合材料優異的耐腐蝕性、高強度與抗沖擊性,使其在航空航天、風力發電、建築、體育用品、管道、船舶等領域廣泛應用。近年來,先進複合材料的應用領域更加廣闊,在汽車、新能源、橋梁建築等市場大顯身手。
1)風電葉片市場
作為複合材料重要的終端市場,風力發電産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複合材料行業的市場規模,進而影響企業收入規模。在全球能源結構向低碳化轉變、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的趨勢具備确定性。風能憑借其資源總量豐富、環保、運行管理自動化程度高、度電成本持續降低等突出的資源禀賦優勢與良好的發展趨勢,目前已成為開發和應用最為廣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構成,其發展正逐漸從補充性能源向替代性能源持續轉變,其應用是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能源低碳化的重要驅動力,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實現路徑之一。
2)航空航天市場
航空航天領域複合材料的加工以熱壓罐成型工藝等較高端的工藝為主,對真空輔助材料與模具制件的要求與需求均較高。
民用航空行業
材料性能是決定飛機性能的最重要因素。現代大飛機原材料的選取是安全性、經濟性、技術水平綜合評估的結果。複合材料在大型民用飛機主承力結構上的應用比例,已成為衡量民機技術先進性和市場競争力的重要标志。
無人機行業
無人機系統主要由機架機身、動力系統、飛行控制系統、遙控系統、輔助設備系統五部分組成。無人機的機架機身一般選擇高強度輕質材料制造,例如:碳纖維、玻璃纖維、ABS、PP、尼龍、改性塑料、改性PC、樹脂、鋁合金等。碳纖維複合材料等新型輕質材料的廣泛應用,使得無人機生産成本更低、操作更靈活、續航時間更長。
民用航天行業
随着航天飛行器迫切的減重需求,對應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優異力學性能的輕質結構材料,尤其是以先進複合材料等材料為代表的輕質結構材料成為航空航天研究的熱點。目前,國内航天箭體結構系統在輕質結構新材料應用方面完成了部分嘗試和探索。
(3)其他重要市場(創新工業)
①汽車行業
自開始制造汽車以來,複合材料便以各種形式應用于汽車中,樹脂基複合材料正式應用于汽車中始于1953年。複合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分為幾大類:覆蓋件(内外飾)、結構件(以其力學性能為主要應用)、功能件(以某些特殊性能為主要應用)。
②軌道交通行業
近些年,随着國内軌道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軌道車輛輕量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碳纖維複合材料等先進複合材料在軌道車輛上的應用成為軌道交通行業下一步的重點研發方向。
5、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①“碳中和”、“碳達峰”确立能源清潔化趨勢,全球風電市場長期向好
A、國際風電市場長期向好
自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發布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為“将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的終極目标而努力。世界石油危機、地緣政治等因素也促使世界各國大力改造傳統能源消費模式和尋找新的能源來源。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此前,全球已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其中,大部分計劃在2050年實現。
2022年3月4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名為《旨在減少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十點計劃》的報告,提出歐盟可通過采取十項措施,2022年将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減少三分之一以上,進而到2030年完全消除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需求。該報告提出:“4.加快風能和太陽能的部署。國際能源署預計,2022年歐盟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将比2021年增加1,000億千瓦時,增幅超過15%;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将比2022年增加350億千瓦時,使天然氣使用量減少60億立方米。”。
依據GWEC發布的《Global Wind Report 2022》,全球當年度新增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從2001年的6.5GW增長至2021年的93.6GW,累計風電總裝機容量從2001年的24GW增長至2021年的837GW,長期保持高速增長。該報告指出,若要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或《巴黎協議》的目标,當年度新增并網風電裝機容量應為現有水平的四倍(以2021年新增裝機量為基數測算,即全球年均新增裝機量應達374.4GW)。
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World Energy Outlook 2021》,2020年電能占全球能源消費的比重為20%,其中風能占電能消費的比重為6%;預計到2050年,電能占全球能源消費的比重将上升至40%,其中風能和光伏将占電能消費的比重将上升至60%。
綜上,國際風電市場将在較長時期内維持向上增長勢頭。
B、中國風電産業長期向好
2021年,我國發布《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确:“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優先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高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
2021年,我國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指出:“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産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 ”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堅持陸海并重,推動風電協調快速發展,完善海上風電産業鍊,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和生物天然氣。探索深化地熱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到2030 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12 億千瓦以上。”(根據《我國 2021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 2021 年末,全國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為 6.35 億千瓦。按此推算,2021 年至 2030 年,全國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年均新增裝機量為62.78GW。)此外,據電氣風電等風電主機廠商預計,2025年以後,我國陸上風電市場預計進入換機潮,新老機組換代催生全新市場需求。
2022年,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全面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優先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加快負荷中心及周邊地區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建設,推廣應用低風速風電技術。在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禀賦較好、建設條件優越、具備持續整裝開發條件、符合區域生态環境保護等要求的地區,有序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集中式開發,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黃河上遊、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積極推動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屋頂光伏開發利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築一體化應用。開展風電、光伏發電制氫示範。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推進海上風電向深水遠岸區域布局。積極發展太陽能熱發電。”
依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至2021年,中國當年度新增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分别為:1,503萬千瓦、2,059萬千瓦、2,579萬千瓦、7,148萬千瓦和4,695萬千瓦,其中2020年新增裝機容量比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總和還高16.40%,而2021年的裝機量雖較2020年有所下滑,但仍超過2018年和2019年的總和。
綜上,中國風電市場将在較長時期内維持向上增長勢頭。
②航空航天領域國産化進程加速,巨大市場的進口替代需求強烈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将大型飛機确定為重大專項。
根據《中國民航報》第6374期的報道,我國首次按照國際标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型渦扇支線客機ARJ21,于2016年6月正式投入航線運營,2020年開始規模化運營。截至2022年1月,共有66架ARJ21飛機交付運營,在我國渦扇支線機隊中占比33%,累計安全飛行13.6萬小時,運送旅客440萬人次。民機研發制造是一個長期過程,盡管我國起步較晚,但國産支線客機ARJ21目前的各項運行指标持續向好,安全性、可靠性經受住了市場檢驗。
2022年5月,中國商飛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戶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次飛行試驗圓滿完成,标志着中國民用大飛機将進入大規模量産與實際交付階段。國産大飛機已獲得了龐大的市場訂單(科技日報公開報道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C919在全球累計擁有29家客戶,訂單總數共計1,015架),中國民用航空制造業即将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先進複合材料制件需求将得到快速釋放。
随着技術發展,傳統的金屬材料正在被先進複合材料所代替,複合材料用量已成為新一代民機先進性的重要标志。結合當今國際主流民用大飛機機型對複合材料使用的案例(如空中客車的A350複合材料使用比例超過50%,而C919這一比例隻有12%;而飛機發動機等核心部件也在持續加大複合材料替代金屬的研發和應用),預計中國國産飛機的複合材料使用比例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發展前景良好。
綜上,中國先進複合材料零部件及模具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中國商飛等本土飛機制造商逐步發展起來,國産飛機項目穩步落地實施,中國航空航天産業結構逐漸成熟,産業規模快速擴張,将為中國先進複合材料制造業企業帶來空前的利潤成長空間。
③交通運輸領域加速發展,新增需求潛力較大
2022年3月10日,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發布《“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其中“專欄3交通運輸裝備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工程”明确:“聚焦載運工具、工程裝備、生産作業裝備、應急保障裝備等交通裝備的瓶頸問題,攻克高性能軸承、齒輪、高性能傳感器、數控系統、伺服電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專業工程軟件系統及高性能合金和複合材料技術。”
A、新能源汽車
2020年10月20日,我國印發《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确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基礎技術提升工程……開展高性能鋁鎂合金、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關鍵材料産業化應用”。2021年7月30日,我國要求:“挖掘國内市場潛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
B、軌道交通
《中國中車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确提出:“重點突破基于碳纖維等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
目前的軌道車輛車體材料包括耐候鋼或低合金鋼、高強度鋼、鋁合金、不鏽鋼等。實現車體結構質量減輕的重要方法是輕量化選材和結構設計。與鋼、鋁等傳統金屬材料相比,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主的先進複合材料在輕量化、節能、電磁屏蔽、碰撞吸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國際上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列車的應用集中于車體、轉向架、車外設備和車内裝飾。
2018年9月,在德國舉行的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InnoTrans 2018)上,中國中車正式發布新一代碳纖維地鐵車輛“CETROVO”,碳纖維車身首次亮相全球。2021年9月,在唐山舉行的中國軌道交通工業140周年峰會上,中國中車發布采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轉向架的新型都市快軌列車。
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其車身材料碳纖維發展方向,為先進複合材料行業打開了巨大的增長空間。
(2)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①部分上遊原材料關鍵技術待突破
行業主要原材料之一是尼龍66工業絲,其上遊關鍵原材料己二腈的生産技術仍掌握在歐美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因此行業參與者需要對供應鍊進行高效管理。己二腈的全球主要供應商之一Invista(英威達),已于2020年6月在其上海化工園開建年産能40萬噸的己二腈生産線,計劃2022年投産;神馬股份、華峰集團在内的内資大型企業集團已鑽研己二腈多年,亦計劃近期竣工投産。己二腈産能的本土化,預計将促進行業的發展趨于穩健。
②下遊客戶議價能力較強
複合材料的主要應用市場為風電、航空航天等領域,市場主體主要為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央企國企等大型企業集團,具有較強的市場議價的能力。真空輔助材料的供應商相對而言規模均較小,面對下遊客戶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
6、行業壁壘構成
(1)人才壁壘
複合材料的生産加工及應用技術的研究涉及材料學、精細化工、合成力學、流體動力學、計算機模拟技術等多個學科,需要多領域專業人才協同合作。由于具有多領域知識,具備豐富研發、設計、生産經驗的人才很少,新進入企業難以滿足高端應用領域的人才要求和實踐經驗要求。
此外,化學制品生産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認證,相關人才需要具有專業技術資格,對産品的認證和人才的培養需要企業投入較高的成本和較長的時間,形成了進入材料行業的壁壘。
(2)技術壁壘
作為真空輔助材料和複合材料制品的原材料,各類化學制品的生産與改良需要多學科的技術支持。相關産品的研發需要豐富的材料學和風電、航空航天等相關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其中,滿足大多數複合材料加工工藝所需性能指标的真空輔助輔材在整個生産流程中至關重要,目前很少國内廠商能夠較全面掌握此類技術。在産業化路線設計時,多數設備為根據工藝要求的定制産品。在真空輔助材料、複合材料模具與制件的生産領域,技術壁壘不僅體現在先進的生産設備,更重要在于對材料配方技術、制作方法和流程的掌握以及生産和研發人才的儲備。
同時,複合材料的應用領域對于産品的性能質量要求較高。在産品的設計和研制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設計和産品檢驗。産品研制成功以後,在産品的批量生産過程中,還需要對每一批産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這一方面要求企業投入較大的資源用于産品試驗和檢測,另一方面要求企業培養相關技術人員以滿足各種設計和檢測試驗要求。因此進入複合材料行業具有較高的産品試驗、設計和檢測能力壁壘。
(3)資金壁壘
高性能複合材料制品與真空輔助材料的生産對制造設備、加工設備、試驗和檢測設備的要求較高,特别是進入該行業的固定資産投入較大。同時,材料行業合同标的較大,合同周期較長,這使得企業采購原材料和生産經營需要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因此進入先進複合材料行業存在資金壁壘。
(4)行業經驗壁壘
先進複合材料行業的下遊行業,如汽車工業、電子電器、建築工程、醫療衛生、軌道交通等,對于産品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比較高,需要行業企業多年良好的品牌形象、經營業績、産品質量保障以及完善的售後服務網絡。因此新進入者難以在較短時間内建立完善的市場渠道并順利進入招标市場。這些行業内的企業對複合材料制件質量的認同往往建立在長期考察和業務合作的基礎上,一般通過長期、嚴格程序審查後才選擇規模實力較強、工藝技術水平較高、産品質量穩定的企業進行合作,對供應商的實力、技術、服務、團隊、品牌等綜合素質要求很高,且這些企業一旦選定了供應商,就不會輕易改變,業務合作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長期性。對于行業的新進入者而言,這種基于長期合作而形成的客戶忠誠度和品牌效應是其進入本行業的較大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複合材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産業研究報告、産業鍊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産業圖譜、産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
目錄
第一章 複合材料基本概述
1.1 複合材料的概念及分類
1.1.1 複合材料的定義
1.1.2 複合材料結構組成
1.1.3 複合材料的分類
1.2 複合材料的特點及應用
1.2.1 複合材料的特點
1.2.2 複合材料應用比例
1.2.3 複合材料主要應用領域
第二章 2017-2022年國際複合材料行業狀況及經驗借鑒
2.1 2017-2022年全球複合材料行業總體狀況
2.1.1 全球複合材料市場規模
2.1.2 全球複合材料産量規模
2.1.3 區域複合材料産值結構
2.1.4 全球複合材料需求結構
2.1.5 複合材料增材制造市場
2.1.6 複合材料市場規模預測
2.2 2017-2022年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運行分析
2.2.1 全球碳纖維技術發展曆程
2.2.2 全球碳纖維市場供應狀況
2.2.3 全球碳纖維市場需求現狀
2.2.4 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
2.2.5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趨勢
2.3 2017-2022年歐洲複合材料市場發展狀況
2.3.1 歐洲複合材料生産
2.3.2 歐洲玻璃鋼生産狀況
2.3.3 短切玻纖增強熱塑性複材料生産
2.3.4 歐洲複材成型工藝發展
2.3.5 歐洲複合材料應用領域
2.3.6 複合材料原材料市場發展
2.3.7 歐洲複合材料發展展望
第三章 2017-2022年中國複合材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3.1 經濟環境
3.2 政策環境
3.3 技術環境
3.4 社會環境
第四章 2017-2022年中國複合材料行業發展全面分析
4.1 中國複合材料行業總體狀況
4.1.1 産業鍊分析
4.1.2 行業發展現狀
4.1.3 行業經營狀況
4.1.4 産量數據分析
4.1.5 産品結構分析
4.1.6 工藝影響因素
4.1.7 産業發展特征
4.1.8 産業集群發展
4.2 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發展狀況
4.2.1 高性能高分子複材需求狀況
4.2.2 高性能纖維複材發展特點
4.2.3 高性能複合材料原材料分析
4.2.4 高性能高分子複材發展問題
4.2.5 高性能高分子複材發展建議
4.2.6 高性能高分子複材發展目标
4.3 中國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市場分析
4.3.1 玻纖增強複合材料制品産量
4.3.2 玻纖增強複合材料制品結構
4.3.3 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優缺點
4.3.4 玻璃纖維複合材料3D打印應用
4.4 中國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分析
4.4.1 碳纖維複合材料主要類型
4.4.2 碳纖維複合材料産業鍊
4.4.3 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規模
4.4.4 碳纖維複合材料競争格局
4.4.5 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現狀
4.4.6 碳纖維複合材料原料分析
4.4.7 碳纖維複合材料生産分析
4.4.8 碳纖維複合材料下遊應用
4.5 中國部分地區複合材料行業發展動态
4.5.1 上海市
4.5.2 江蘇省
4.5.3 河北省
4.5.4 湖南省
4.5.5 甘肅省
4.5.6 四川省
4.6 中國複合材料行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4.6.1 行業發展主要問題
4.6.2 行業環保壓力加大
4.6.3 應用市場亟待開發
4.6.4 行業持續發展建議
4.6.5 複合材料雙碳之路
第五章 複合材料行業相關技術分析
5.1 複合材料技術發展綜述
5.1.1 複合材料技術發展現狀
5.1.2 複合材料技術發展成果
5.1.3 複合材料3D打印技術專利
5.1.4 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标準化
5.1.5 機器學習加速複材加工模拟
5.1.6 汽車行業複合材料制造技術
5.2 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技術發展戰略
5.2.1 國外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技術
5.2.2 中國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技術
5.2.3 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技術挑戰
5.2.4 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技術趨勢
5.2.5 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發展戰略
5.2.6 高性能纖維複材技術突破方向
5.2.7 高性能纖維複材技術發展建議
5.3 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技術發展狀況
5.3.1 碳纖維樹脂基複材技術發展現狀
5.3.2 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發展需求
5.3.3 碳纖維樹脂基複材技術發展問題
5.3.4 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發展目标
5.3.5 碳纖維樹脂基複材技術發展重點
5.4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回收與再利用技術
5.4.1 碳纖維複合材料廢料處理方法
5.4.2 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必要性
5.4.3 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技術比較
5.4.4 碳纖維複合材料再利用技術
5.4.5 回收碳纖維的應用與開發情況
5.4.6 回收再利用技術應用分析
5.4.7 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技術動态
第六章 2017-2022年各種類型複合材料發展分析
6.1 熱固性複合材料
6.1.1 全球熱固性複合材料發展狀況
6.1.2 中國熱固性複合材料産量規模
6.1.3 熱固性複合材料資源化再利用
6.1.4 熱固性複合材料發展潛力
6.2 熱塑性複合材料
6.2.1 亞洲熱塑性塑料市場前景可期
6.2.2 歐洲熱塑性複合材料市場增長态勢
6.2.3 中國熱塑性複合材料制品産量規模
6.2.4 熱塑性複合材料交通運輸領域新發展
6.2.5 汽車行業助力熱塑性複合材料發展
6.2.6 汽車材料“以塑代鋼”成趨勢
6.3 木塑複合材料(WPC)
6.3.1 木塑複合材料的發展綜述
6.3.2 木塑複合材料發展提速
6.3.3 木塑複合材料發展現狀
6.3.4 木塑複合材料發展前景
6.4 納米複合材料
6.4.1 納米複合材料的特性
6.4.2 納米複合材料的應用領域
6.4.3 歐盟助力光敏納米複合材料研發
6.4.4 納米複合材料航空領域應用
6.4.5 納米複合包裝材料的發展
6.5 金屬基複合材料
6.5.1 金屬基複合材料概述
6.5.2 金屬基複材增強體材料
6.5.3 金屬基複材料設計思路
6.5.4 金屬基體的選擇原則
6.5.5 金屬基複材制造技術
6.5.6 金屬基複合材料應用
6.5.7 金屬基複材研究進展
6.6 陶瓷基複合材料
6.6.1 陶瓷基複合材料體系
6.6.2 SiC/SiC複合材料應用
6.6.3 C/SiC複合材料應用
6.6.4 C/C複合材料應用
6.6.5 陶瓷基複材研發進展
6.6.6 陶瓷基複材發展建議
第七章 2017-2022年複合材料主要原材料市場及其應用分析
7.1 玻璃纖維(GF)
7.1.1 行業營業收入
7.1.2 行業産量規模
7.1.3 對外貿易市場
7.1.4 未來發展舉措
7.2 碳纖維
7.2.1 碳纖維市場需求
7.2.2 碳纖維應用狀況
7.2.3 碳纖維省份需求
7.2.4 碳纖維國别需求
7.2.5 碳纖維産業發展
7.3 高強聚乙烯纖維
7.3.1 全球市場規模
7.3.2 中國需求産量
7.3.3 主要廠商介紹
7.3.4 民用領域應用
7.3.5 未來應用前景
7.4 玄武岩纖維
7.4.1 基本發展概況
7.4.2 國内外發展分析
7.4.3 應用市場分析
7.4.4 産業發展特征
7.4.5 标準體系分析
7.4.6 發展戰略意義
7.5 不飽和聚酯樹脂(UPR)
7.5.1 基本發展概況
7.5.2 行業發展現狀
7.5.3 生産技術進展
7.5.4 健康發展措施
7.6 環氧樹脂
7.6.1 全球發展曆程
7.6.2 我國發展現狀
7.6.3 行業産能分布
7.6.4 行業需求分析
7.6.5 市場貿易分析
7.7 酚醛樹脂
7.7.1 産量變化情況
7.7.2 企業分布情況
7.7.3 市場消費分析
7.7.4 行業需求前景
第8章:中國複合材料行業下遊市場需求分析
8.1 航空航天領域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分析
8.1.1 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8.1.2 航空航天領域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
(1)航空航天領域發展現狀
(2)航空航天領域發展趨勢預測
(3)航空航天領域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前景
8.2 醫藥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分析
8.2.1 複合材料在醫藥行業的應用
(1)生物複合材料介紹
(2)生物複合材料應用分析
8.2.2 醫藥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
(1)醫藥制造發展現狀
(2)醫藥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8.2.3 醫藥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前景
8.3 化工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分析
8.3.1 複合材料在化工行業的應用
8.3.2 化工行業總體發展情況
(1)銷售規模不斷擴大
(2)經營效益有所波動
(3)化工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4)化工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前景
8.4 汽車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分析
8.4.1 複合材料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8.4.2 汽車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
(1)行業發展規模分析
(2)行業供求平衡分析
(3)汽車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8.4.3 汽車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前景
(1)全球汽車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前景
(2)中國汽車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前景
8.5 風力發電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分析
8.5.1 複合材料在造紙行業的應用
8.5.2 風力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
(1)行業發展規模分析
(2)風力發電行業供求平衡分析
(3)行業需求情況
(4)風力發電行業經營效益分析
8.5.3 風力發電行業對複合材料的需求前景
第九章 複合材料行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9.1 A公司
9.1.1 企業發展概況
9.1.2 經營效益分析
9.1.3 業務經營分析
9.1.4 營收構成分析
9.1.5 核心競争力分析
9.1.6 公司發展戰略
9.2 B公司
9.2.1 企業發展概況
9.2.2 經營效益分析
9.2.3 業務經營分析
9.2.4 營收構成分析
9.2.5 核心競争力分析
9.2.6 公司發展戰略
9.3 C公司
9.3.1 企業發展概況
9.3.2 經營效益分析
9.3.3 業務經營分析
9.3.4 營收構成分析
9.3.5 核心競争力分析
9.3.6 公司發展戰略
9.4 D公司
9.4.1 企業發展概況
9.4.2 經營效益分析
9.4.3 業務經營分析
9.4.4 營收構成分析
9.4.5 核心競争力分析
9.5 E公司
9.5.1 企業發展概況
9.5.2 經營效益分析
9.5.3 業務經營分析
9.5.4 營收構成分析
9.5.5 核心競争力分析
9.5.6 公司發展戰略
9.6 F公司
9.6.1 企業發展概況
9.6.2 經營效益分析
9.6.3 業務經營分析
9.6.4 營收構成分析
9.6.5 核心競争力分析
9.6.6 公司發展戰略
第十章 中國複合材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建議
10.1 複合材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10.1.1 行業生命周期分析
10.1.2 行業發展影響因素
(1)驅動因素
(2)阻礙因素
10.1.3 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1)高端裝備制造的複合材料需求預測
(2)複合材料市場産量及産量規模預測
(3)碳纖維複合材料未來供需預測
(4)玻璃纖維複合材料未來供需預測
10.2 複合材料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10.2.1 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1)資金壁壘
(2)人才壁壘
(3)技術壁壘
(4)其他壁壘
10.2.2 行業經營模式分析
10.2.3 行業投資風險預警
(1)政策風險
(2)市場風險
(3)宏觀經濟風險
(4)技術風險
(5)其他風險
第十一章 2022-2028年複合材料行業前景預測
11.1 中國複合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11.1.1 行業發展潛力
11.1.2 未來發展方向
11.1.3 行業發展機遇
11.1.4 行業發展思路
11.2 2022-2028年中國複合材料行業預測分析
11.2.1 2022-2028年中國複合材料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11.2.2 2022-2028年中國複合材料制品總産量預測
11.2.3 2022-2028年中國複合材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預測
11.2.4 2022-2028年中國複合材料行業利潤總額預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