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之光耀眼世界?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審議通過将浙江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産增至55處,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中華文明之光耀眼世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審議通過将浙江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産增至55處。
世界遺産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于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并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态,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
此外,城址的格局與功能性分區,以及良渚文化和外城台地上的居住遺址分布特征,都高度體現了該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良渚古城遺址為中國以及該地區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認同、社會政治組織以及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證據,同時揭示了從小規模新石器時代社會向具有等級制度、禮儀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藝的大型綜合政治單元的過渡,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傑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遺址真實地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下遊稻作文明的發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遺址作為新石器時期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遺産真實性和完整性要求。
專家表示,良渚古城遺址将中國新石器時代這一被遠遠低估的時代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訴說着來自5000年前的文明,這不止改寫了中國曆史,也改寫了世界曆史。
源頭聖地
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該遺址規模宏大、遺存類型複雜、内涵豐富,其遺産的整體價值由城址、外圍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和以良渚玉器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遺存要素共同承載。
其中,城址區由宮殿區、内城與外城組成,在空間形制上展現出向心式三重結構。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傑認為,這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進行社會等級“秩序”建設、凸顯權力中心象征意義的典型手法,顯然,良渚先民在規劃修築古城時,對内城外城、城内城外都進行過統一的布局和精心的規劃。
“外圍水利系統尤其令人驚歎!”張俊傑介紹,外圍水利系統由11條人工壩體與天然山體、溢洪道構成。初步估算,整個水利系統形成面積約13平方公裡的水庫,庫容量超過4600萬立方米,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壩系統之一。
玉器文明是良渚文明的又一重要特征。良渚玉器類型豐富、制作精良,達到了中國史前治玉水平的高峰。内圓外方的玉琮是最具代表性、輻射面最寬、影響力最強的玉器,蘊涵着“天圓地方”的原始宇宙觀,玉器上的神人獸面像,是良渚王國先民共同崇拜的最高乃至唯一的神祇,反映了當時長江下遊環太湖流域的這一區域性國家存在着高度一緻的統一信仰。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證明良渚文化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國家文明階段。”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認為,從其修築古城的工程量、精美的玉器制品以及發達的宗教信仰等方面看,良渚文化的文明程度已完全可以和古埃及文明相媲美。
世界著名考古學家、英國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教授科林·倫福儒曾表示:“中國新石器時代是被遠遠低估的時代。良渚遺址的複雜程度和階級制度,已經達到了‘國家’的标準,這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如果放在世界的框架上來看,良渚把中國國家社會的起源推到了跟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文明同樣的程度,幾乎是同時的。”
發掘脈絡
1936年,餘杭良渚鎮,浙江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帶着一隊人勘察10餘處以黑陶為特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并出版了《良渚》一書。1959年,時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夏鼐命名這一新石器文化為“良渚文化”。
1986年起,“反山遺址”“瑤山遺址”“彙觀山遺址”和“莫角山遺址”相繼被發現。2007年,良渚古城的發現,将散落的遺址點串珠成鍊。2015年,發現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
為了能更好地保護良渚遺址、傳承曆史文脈,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輝煌,從上世紀90年代起,良渚申遺就逐步提上日程。
1994年,良渚遺址被國家文物局推薦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産名錄》預備清單;2000年,浙江省成立申遺領導小組推動良渚申遺工作;2017年,良渚古城遺址明确申遺範圍為“良渚古城 瑤山遺址 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2018年1月,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直到如今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宣布良渚古城遺址申報成功。
在良渚申遺的25年間,杭州不斷深化良渚古城遺址考古、保護、展示項目的國際參與和交流互動: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統學術研讨會在杭州舉行,良渚古城遺址遺産價值研究論文在國際權威雜志刊發;第四屆文化遺産世界大會——良渚古城國際研讨會在杭州舉辦,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的專家進行實地考察……
針對土遺址展示的難題,良渚采用複原展示、科技展示、影像展示、小品展示和标識标牌系統展示等手段,分類分片開展古城遺址的現場保護展示,增強遺址現場的可看性和可讀性。
如今,良渚古城遺址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考古學物證。多位專家表示,從考古學的角度,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就是要進一步闡述、概括、提煉好良渚的文化價值,挖掘好遺産價值,找到文化自信的根源,讓其成為一種基因,一種精神,凝聚起關于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黃 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