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心裡有一條大河

我心裡有一條大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00:19:53

我心裡有一條大河?一條江,由遠古奔流至今;一群人,以腳步丈量這條神奇江流,用鏡頭記錄時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我心裡有一條大河?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心裡有一條大河(心裡有條彎彎的河)1

我心裡有一條大河

一條江,由遠古奔流至今;一群人,以腳步丈量這條神奇江流,用鏡頭記錄時代。

一場名為《春水如藍》的錢塘江詩路影像展,正在浙江展覽館展出。這是一份關于錢塘江的視覺樣本,以一種濃郁的詩意,呈現了新時代背景下的錢塘江流域。

這份詩意,是浙江傳媒學院教師、浙江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傅擁軍帶領影像創作團隊送給“母親河”錢塘江的禮物。從四面八方集聚于錢江畔的他們,以田野影像考察的方式,用鏡頭集結而成了這部關于錢塘江的“影像志”。

緣起

影像來自田野行走

以影像記錄錢塘江,是傅擁軍很早就想做的事。此次,身兼攝影師和策展人的他,終于如願以償,把自己關于這條江的情思,以展覽的形式展示出來:

“江影流光”“見山望水”“勇立潮頭”“田野行走”與“詩意栖息”,5個展覽單元,各有精彩;走進展館,錢江源的動植物、江邊的面孔和人們的生活、戲曲文物、曆史風貌……一幅波瀾壯闊的錢塘江光影畫卷在影像裝置的“加持”下躍然眼前。

為了給觀衆呈現一個立體的錢塘江,策展團隊絞盡腦汁。“這裡要放個大電子屏,最好是頂天立地的,才會有一線潮向觀衆湧來的感覺。”展覽開幕前一日,布展還在緊張進行中,傅擁軍一個細節都不肯放過,邊忙着跟布展工作人員對接,邊帶記者穿行于展館。“終于要迎來檢閱成果的那一刻。”傅擁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動,為了這個展,他和團隊忙碌了近一年。

時光倒回至2020年7月,傅擁軍在社交平台上發起一個話題#心裡有條彎彎的河#,并同步發出“組隊”邀請:組織“錢塘江影像考察創作營”,從錢塘江源頭出發,行走500多公裡,直至入海口,為錢塘江創建一份成體系的影像檔案。

話題意外收獲很多響應,200多份“應聘作品”紛至沓來。經過層層選拔,創作營很快成型:23位跨學科的影像創作者,從全國各地集結至浙江。他們中,有紀錄片導演、人類學者、攝影師、設計師編輯、學生……一群人,因着“心裡有條彎彎的河”而相聚。

“一支多元的隊伍,更能碰撞出火花,也有多樣的呈現。”彭娌娌也是策展團隊成員之一,她介紹,創作營以徒步、騎行、劃船等形式進行田野調查和影像創作,10個月時間,共進行了4次集訓。

期間,隊員們以各自的視角,體味着錢塘江,并用鏡頭記錄着它。這些影像,成為此次展覽的重要内容——“田野行走”單元涵蓋錢塘江流域的水文、地理、生态、建築、方言、民俗等各方面。

潘恩來自沒有錢塘江流經的龍泉,卻對錢塘江一往情深。他把目光投向錢塘江上往來穿梭的貨運船。沿江而下,經過衢江、蘭江、富春江,直到入海口,“來來往往的貨運船,讓我頓生好奇。”他的鏡頭裡,是一隻漁網、一頓晚餐、一束陽光、一群漂泊在錢塘江上的溫暖渾厚的跑船人。

“祠堂最能喚起人們對家鄉的眷戀和思緒。”在浙江傳媒學院攝影系教師石戰傑看來,這些古老的建築物散發着持久的魅力。他的幾幅用大畫幅數碼鏡頭拍攝的祠堂照片,在展廳中引人注目。

一路上,他們邊走邊拍,在“心裡有條彎彎的河”話題下不斷跟進影像,用影像為錢塘江“建檔”。至今,該話題閱讀量已超4000萬。這次考察的價值何在?“對一個地方生動或逼真的描述,也許就是人文地理學的最高成就。”第一次聽到段義孚這句話,彭娌娌深受觸動,“我想或許這句話能給出答案。”

思考

第一次真正親近錢塘江

很多人知道,傅擁軍在做老師前,曾是攝影記者。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曾是跑長途的駕駛員、縣文化局的駕駛員,也當過交警、民警。豐富的人生履曆,成就了他獨到的思考視角。

去年7月第一次集訓開始時,每個隊員都領到了他布置的任務:桌面調查,創作手記,都要求手寫,并要加上個人思考。但對大部分隊員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真正親近這條既熟悉又陌生的河流,如何建立自己與錢塘江的聯系是最難的。沒有紐帶,何來思考?所幸,情感是相通的。

隊員胡揚找到的聯系點是“家”。與“家”相關的話題常萦繞在他的腦海中:以後自己的家是什麼樣子?祖祖輩輩生活在錢塘江畔的人家又是什麼樣?為此,他走訪了6個市的39個村,拍攝了320幢鄉村民居。“浙江的美麗鄉村,有山有水,是理想中家的樣子。”他話鋒一轉笑說,“但這給拍攝增加了不小難度,繞着山水田野走很久才可能找到一個合适的機位,每天步數兩萬打底。”

90後隊員施佳傑,成長于錢塘江南岸的蕭山。他以蕭紹海塘為出發點,探索着這條熟悉又陌生的文化帶。他拿出手記指給記者看:一條是舊海塘,一條是新海塘,“海塘是守護蕭山人千年的屏障,見證着家鄉的發展。”

采訪中,傅擁軍向記者推薦獨立攝影師王身敦的作品:遊埠古鎮的早餐攤前,蒸汽彌漫,一個茶杯、一碗面,當地人坐着享用早茶,全然不顧他者存在。他滿眼是喜愛,向往着這樣的煙火氣,“在我眼裡,它就是浙江小鎮的生活樣本。”

“常山的一位漁民還在用鸬鹚捕魚,這在浙江很少了。”武漢攝影師吳一昂,與隊友劉丹合作了課題《錢江魚考》。在第三次走訪時,他們巧遇這種傳統的捕魚職業,于是跟着徐小祥“出船”,在小船上抖動着拍下了一張《漁民徐小祥和他的鸬鹚》。

“現在紀實攝影師的出口也在逐漸收窄,這跟城市化加劇後漁民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如出一轍。在這個演變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應對着。”這是劉丹的共情。

10個月時間,陪着隊員“邊走邊玩”,傅擁軍也随手記錄自己的心得。翻看他的筆記,一段話引人深思:“視覺工作者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東西。唯一的方法,是做好研究和思考。那些具有時代性的照片,或者是跨越時代的照片,都是在這個前提下打磨出來的。”

發現

母親河氤氲浙江精神

傅擁軍的鏡頭裡曾出現一口井。“有水利專家告訴我,這口井與錢塘江是相通的。我真想跳下去,變成一條魚,一直遊到錢塘江”。

自小在錢塘江支流——衢江邊長大的他,對這條江一直深愛着。因而,展覽中的每一幅畫面都經過他精挑細選。

“錢塘江是浙江的母親河,哺育滋養了浙江人民。不僅如此,她也是一條苦難之河。”他帶記者快步走向一幅山雨欲來、烏雲流動的錢江源的攝影作品前,介紹說,“包括我的家鄉龍遊在内的不少地區,汛期發洪災是常有的事。不斷被淹沒又恢複生産重建,成就了浙江人自強拼搏的性格。”

在行走過程中,傅擁軍與隊員尋訪了錢塘江邊的一批人物,最終展出15位人物肖像,組成了“勇立潮頭”單元——以面孔展現浙江人的“弄潮精神”。其中,有90多歲的老黨員、基層幹部、公司職員、退役軍人、公益人士與普通漁民。

隊友們曾來到杭州中山北路百井坊巷路口,在孔勝東的修車攤前蹲守了4個小時,眼見着他和“徒弟”們免費為市民修了20多輛自行車。“每周六晚他都會出現,風雨無阻,一堅持就是35年。”孔勝東那雙修了3.5萬多輛自行車的手和他胸前的黨徽,被傅擁軍捕捉下來,展出于展覽中。

“這位返鄉創業青年你應該熟悉。”傅擁軍指着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說。“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我們要先富帶後富,區域共同富裕,實現向往美好生活的夢。”姜麗娟2016年辭職回鄉,專心經營民宿;返鄉5年,還從全局帶領整個村莊繼續緻富。

本次展覽中,策展團隊還展出了豐富的錢塘江曆史影像。“我們在江上漂了14天,太陽暴曬,雷雨追趕,潮水沖擊,每個人都脫了幾層皮,腿上脫下來的皮可以做笛衣,笛子還能吹響。”吳衛防就是4位青年之一,他曾這樣向傅擁軍描述當時的經曆。

“這何嘗不是敢為人先,這就是弄潮兒啊!”傅擁軍打趣,這次展覽,也是對前輩探索精神與勇氣的緻敬,集中展示錢塘江的詩畫氣質與文化胸襟。

來源:浙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