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名老實憨厚的山西村民,突然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盜墓賊”。
他開的也不是尋常古墓,而是有着“地下長城”之稱的超大“地下宮殿”,消息一出,舉國轟動,無數專家與民間學者趨之若鹜。
被譽作天下第一塞的晉中張壁古堡,是如何一步步揭開神秘面紗的?這座驚世工程又究竟是何人所留呢?
1994年夏,住在山西張壁村的村民張隋亮遇到了煩心事,本想拓寬一下地窖的他,因“一鍬之差”,成了“盜墓賊”。
那天他本來在修整地窖,由于力氣過大,一不小心打穿了土層,結果眼前驟然間出現了一個黑暗的洞窟。
雖然未知的洞穴令他恐懼,但畢竟财帛更令人心動,想着裡面或許有什麼寶貝,張隋亮最終咬咬牙,拿着手電筒就探了進去。
當時在村子裡也一直傳言在張壁村的地下是一座非常龐大的古墓,墓裡邊藏着無數的金銀财寶。
傳說雖然老套,但是過去這些年裡,也有無數人嘗試探查過地下的坑道,隻不過都一無所獲。
不過越往前走,張隋亮的心情越複雜。
他發現在洞内牆壁上有些坑洞,明顯是擺放油燈的地方,再加上他上下敲擊過,不少地方的響聲空洞,所以他覺得山洞怕是不止一層。
而曲折複雜的山洞也不斷滋生着張隋亮心中的恐懼,随着不斷往前走,張隋亮的雙手顫抖,恐懼倍增。
當他想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然找不到出路,再這麼下去,他恐怕會被困死在洞中!
就在張隋亮滿心悔恨的時候,事情卻突然出現了轉機,他感到前面突然傳來一陣涼風,好像有出口的痕迹。
他又往前跑了一陣後,忽然發現前方坑道上是一些水流彙聚成的水潭。
水潭兩側的坑道是水井,順着一側水井,張隋亮終于爬出了坑道。
可還不等他慶幸自己脫險,眼看張隋亮從村中水井裡爬出來的村民們頓時炸了鍋。
再從他口中聽得隻言片語後,“張家小子探得驚天古墓”的消息也就越傳越遠,這下也讓張隋亮苦不堪言……
受不得旁人議論,張隋亮索性封了地窖的洞口,鎖了房門,外出打工去了,卻不想在他走了沒多久後,另一人就尋上門來,撲了個空。
而也正是這個人讓晉中張壁古堡徹底名揚海内外!
鄭廣根的探索之旅這個接下來張隋亮探索旅程“接力棒”的人,叫做鄭廣根。
他表面上是棉紡廠職工,實際上卻是一位對地方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民間學者。
作為山西本地人,鄭廣根自小就知道周邊村子裡有很多地洞,可他沒想到在張壁村地下竟有如此大的“秘密”。
懷揣着濃厚興趣,鄭廣根找到了張隋亮的家,卻不想有關地下宮殿的探索,還沒開始就碰了壁。
好在村子裡其他人熱心引導,鄭廣根這才知道,原來村子裡類似的洞窟并不止一個。
鄭廣根欣然前往,卻發現絕大多數的洞窟其實隻是各家的地窖,根本不是他要找的地宮。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想起小時候似乎在周邊懸崖上看到過類似的石洞。
懷着忐忑的心情,鄭廣根來到了懸崖邊,果然看到斑駁的崖壁上,有幾個不起眼的洞窟。
出于謹慎,鄭廣根并沒有立刻進去,而是回去準備了許多活闆與探索工具,這才順着崖壁進入到了其中一個洞窟之中。
剛往裡走的時候,洞窟非常狹窄,以至于鄭廣根隻能彎着腰,甚至在一些地方還遍布着裂縫,似乎随時都會坍塌。
鄭廣根雖然恐懼,但并沒有止步,反而咬着牙走向深處,随着越來越多的人工開鑿痕迹展露在他面前,他越發肯定這絕不是簡單的地道。
也不知走了多久,他突然看到前方出現了亮光,眯着眼睛朝前走去,卻不想走到出口處,差點一腳踩空,眼前赫然是一片斷崖!
原來,崖壁上的幾個洞窟是相連的,而鄭廣根在裡面探索許久,沿着坑道繞了一圈,直接從另一個洞口走了出來。
這次探索經曆有些匆忙,鄭廣根簡單總結了一下後,就展開了第2次探索,而這一次他的起點是一戶人家的地窖。
原來這戶人家偶然間也發現了入口,鄭廣根沿着地窖鑽下去後,很快就發現,這就是之前他走過一次的地道,隻不過這次探索為他帶來了更大的收獲。
首先,他在坑道中行走的過程中發現了向上的洞口,從而确定了之前自己所走的地道屬于“第二層”。
其次,他在坑道中發現了很多的刀斧痕迹,很明顯在地道中曾經有過激烈的搏鬥。
最後,他逐漸摸索到了地道的幾個出口,發現整個張壁村其實就是一個精密的軍事堡壘。
别看面積不大,古代軍事重鎮中該有的堡牆、堡門、甕城、巷門,那是一樣都不少。
越是往下摸索,鄭廣根的心中就越是疑惑,到底是誰将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落,修建成了一個軍事重鎮?
鄭廣根的推測有關這座地堡的來曆,鄭廣根首先就猜測到了唐朝。
不僅是因為這裡出現了唐朝名将尉遲恭的塑像,是尉遲恭的歸順之地,更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在這裡大戰劉武周,而史實記載中就出現過這座地堡的痕迹。
張壁村雖然在如今看來普通,可是在唐朝時期卻占據着關中平原與華北平原的連接要道。
三面臨溝一面靠山,可以說是天然的對敵陣地,而當初的唐國公李淵從太原地區騎兵南下在這裡屯兵休整,修繕地堡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可李淵也沒想到,他剛剛南下,北方的劉武周就起了心思,不僅直接收編了宋金剛的軍隊,而且還突襲攻占山西介休地區。
最終李世民帶兵北上反攻,幾度交鋒後挫敗劉武周。
李世民雖然打赢了,但曆史上有關這次戰役的記載卻比較模糊。
比如文獻記載中寫道,劉武周所屬曾多次在如今的張壁村地帶“失蹤”,後來又突然在這個地方出現,俨然是有着一個藏身之所。
也正因如此,如今的張壁村及周邊地區,還有很多人都将劉武周一部視為先祖。
與此同時,在張壁村中還供奉着劉武周、尉遲恭以及宋金剛等人的塑像,這也算是這個猜測的有力佐證。
除了“唐朝說”之外,鄭廣根還有一個猜測,那就是“富商說”。
張壁村所在的位置,雖然具有較大的軍事意義,但是從當時城鎮分布的角度來說,也實在是偏僻。
也正因如此,這個地方在過去時常有土匪盤踞,不僅來往客商苦不堪言,當地富商更是多遭劫掠,屢受迫害。
如果是這些富商為了抵禦土匪襲擊,從而共同建起了張壁村地下的古堡,那也是說得通的,隻不過有關這方面的猜測,缺少事實依據,也因此信衆數量較前者遠遠不如。
專家的勘測張隋亮與鄭廣根的探索,最終引起了專家組的注意,專家組在經過細緻勘測之後,進一步揭開了這座地堡的神秘面紗。
首先,這座地堡的大緻設計與鄭廣根等人的探索結果相仿,由上中下3層設計。
其中上層僅距地面兩米,中層距地面8~10米左右,而底層則是可以達到地下17-20米。
在配合上伏擊窯、将軍窯、儲藏窯、指揮窯以及陷阱、排水道等設施,可以說這座堡壘堪稱“銅牆鐵壁”,俨然一個“地下世界”。
其次,地堡中的通道在設計時就采用了“奇門遁甲”、“六壬奇門”等術法,在設計上就極具迷惑性。
普通人進入後很難順利找到出口,稍有不慎就會誤入陷阱,成為俘虜或者是身首異處,在這一點上日本人可以說是深有體會。
當年日寇占領山西介休縣城後,地方遊擊隊就曾将張壁古堡作為反擊之地,多次借此襲殺日寇,使得日寇為之膽寒。
雖然最終日寇找到了一個入口,但是他們根本不敢進去,隻敢往裡丢手榴彈。
後來索性用水泥将洞口封住,直到今天還有許多洞口沒有解封,或者說因為時間太久而無法解封。
也正因如此,這座地堡才被逐漸遮蔽了痕迹。
根據曆史記載,晉中張壁古堡的總長度應該在10公裡左右,可是随着時間過去,地道的很大一部分都被堵塞。
如今所顯現出來的,不過1000多米,還剩下大量的地道被掩埋在黃土之中。
話雖如此,在有關地道來源方面,專家們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們認為這座地道有很大概率并非出自于唐朝,而是來自于距今1600年左右的十六國時期。
因為有關文獻中明确記載,那一時期,張壁村隸屬于介休縣管轄,而朔州方面還曾派遣軍隊來此鎮守,張壁村地下的地道可能在那一時期開始就已經在修建了。
除此之外當地豐富的宗教文化也佐證了這一觀點。
在張壁古堡中,不僅有着嚴密的軍事防禦架構,而且有着包括龍王廟、關帝廟、真武殿、空王行祠在内的十六座廟宇,從南北朝到清朝皆有之,其建築風格也符合那個時期特色。
奇妙的張壁古村不管是被修建于哪一時期,張壁古村地堡的精妙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從天上俯瞰我們不難發現,小小的張壁村,整體竟然呈現出了一條龍的形狀。
南堡門鑲嵌的石雕龍頭構成了龍首,蜿蜒的主幹道正是龍身。
平行紅色長條是那是龍脊,至于南堡門附近的兩潭池水,則是龍眼,如此一看,張壁古村愈發神秘。
據說,在曾經的晉中張壁古堡外還有個七星台,上面種有幾棵槐樹,充當七縷龍須,同時還對應着天上的北鬥七星,有着非凡的寓意。
不過那7棵老槐樹在上世紀大多被砍伐,如今遺留下來的僅剩下一棵,再也不複昔日光景。
即便如此,村子裡有些人患了頭疼腦熱也會來這棵老槐樹下祭拜,以此來求取早日康複。
除了普通祭拜之外,在張壁村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祭星儀式”。
每當正月二十八的時候,整村人都會圍聚于可汗廟前,吹拉彈唱,舉辦盛大的祭祀儀式,來記載各路星君。
像南鬥星君、北鬥星君、九曜星君,乃至于二十八星宿星君,基本上都赫然在列。
在上世紀的時候,這種獨特的祭祀儀式曾經一度中斷,不過近些年來,在一些老人的指點下,村中的年輕人又将這一習俗拾了起來,每當正月二十八的時候,村中尤為熱鬧。
專家們有關張壁古村的探索,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可是還有人沒有放棄,決意要繼續探查下去,而這個人正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民間學者鄭廣根。
鄭廣根的探索結果雖然與專家意見相左,但是鄭廣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看法。
在深入探究的過程中,他曾經與北堡門牆壁中發現一尊雕像,他也一度對這座雕像寄予厚望。
不過經過最後的探查,發現這座雕像并不是城堡的建造者所留,而是後人放進去的,這也讓有關張壁古村起源的調查,再次陷入僵局。
時至今日,張壁古村地下古堡究竟是誰所建造的這一問題,依舊沒有答案。
不過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将來,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探索的不斷深入,這個秘密中間會被展露在人前。
實際上國内像張壁古村地下古堡,這樣難以探清起源的地方并不在少數,我們隻有推動技術進步,繼續深入考察,才能夠真正揭開曆史的神秘面紗。
另外,如今張壁古堡已經被修成了旅遊景點,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先去參觀一下,相信大家在張壁古堡中能夠體現到古人的智慧和古建築的魅力,說不定還會有屬于自己的一份獨特發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