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思遠
恨,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緒感受。
我們最常見的情景,就是失戀的女孩有的時候會忍不住說上一句:“我恨你”。
可是,她恨他什麼,她并沒有說清楚。
這位失戀女孩說的這句話,如果補充完整,似乎應該是這樣的:我恨你不愛我,我恨你這麼糟糕地對待我,我恨你這麼不在乎我。
從這個補充完整的句子裡,我們可以看見,恨,不僅僅是恨本身,它還參雜着抱怨和指責。
抱怨的是你不愛我,指責的是你怎麼可以這麼糟糕地對待我。
是的。不能。
不僅如此,因為有恨,有怨氣,有指責,反倒讓自己常常情緒失控,讓自己常常體驗憤怒的情緒,讓自己常常變得很難受。
恨,既不能解決問題,又讓自己常常很難受。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要去恨、放不下自己的恨意呢?
02
讓我們再看回失戀女孩說的那句話:
我恨你不愛我,我恨你這麼糟糕地對待我,我恨你這麼不在乎我。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翻譯成:
- 你讓我體驗到了不被愛的感受,
- 你讓我感覺自己很糟糕,
- 你讓我覺得自己很不重要。
不被愛、自己很糟糕、自己不重要——這種感受太可怕了,是嗎?
這種感受,讓人會體驗到:我不好,我是錯的。
生而為人,我們希望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對的,這是本能。所以當有人攻擊我們說“你不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本能地反抗。
可是,拿什麼去反抗?
恨。
如果我恨你了,就意味着我可以抱怨,我可以指責,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所以,恨的背後,實際上一個人通過恨的方式,把自己放在了心理優勢地位,以此确保“我是的對,你才是錯的”。也就是說,那些心中有恨意的人,其實是不想體驗“我不好,我錯了”這樣的感受。
你看見了嗎?
恨,對于那些滿心恨意的人來說,其實是一種防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Ta們保護的是,“我是好的,我是對的”這樣一種感受。
03
在一次個案咨詢裡,我曾經對我的一位來訪者說:現在試着放下你對家人的恨,看看那是一種什麼感受?
我的來訪者感受了一會兒,說:
“不行!我不能不恨他們(指親人)!因為我怕放下恨,愛就會出來。但是我不能愛他們,他們帶給我那麼多傷痛,我憑什麼要愛他們?我如果不恨他們,那不就是說,過往都是我錯了嘛!我不能放下我的恨,我隻能恨”。
在這樣一段描述裡,你能看出什麼嗎?
嗯。這裡面有很多對立的東西,比如:
- 愛與恨是對立的,所以恨沒了,愛就會出現;
- “我錯了”和“你錯了”是對立的,如果“我錯了”,你就是對的。
換言之,要麼全是愛,要麼全是恨;要麼是我錯了,要麼就是你錯了。
這種把某些感受或觀點完全對立的方式,在心理學上,叫作“分裂”,它是一種人格特點,也是一種防禦機制。
可是,這并不是真相。
真相是:
- 我愛你,但我也對你有憤怒的時候。就好像一個媽媽再愛自己的孩子,也總有忍不住罵他的時候;
- 我很好,但我也有犯錯的時候。就好像就算是高考狀元,也不能保證自己每科成績都是滿分。
愛與恨,并不是對立的;好與壞,本身就是共存的。
04
如果我們能夠穿越“恨”的表面,去看見那裡藏着更複雜的情緒,那裡有抱怨、有指責,但也有愛的時候。
也許,就可以從二元對立的世界裡走出來,去進入一個更加整合的世界。
什麼是更加整合的世界?
更加整合的世界,就是一個孩子在外面玩耍,突然摔倒了,很嚴重地擦傷了膝蓋,然後Ta跑去找媽媽。媽媽見狀,趕緊拿出紗布,一邊包紮一邊責怪他:“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啊!怎麼這麼笨啊!把自己傷得這麼嚴重”。
- 這個孩子感受到了媽媽的指責,有了“我錯了”的感受;
- 但與此同時,他也通過媽媽包紮紗布,看見了媽媽的愛,體驗到了“我是被愛的,我是好的”。
能夠同時看見好的和不好的,能夠承認自己是犯錯了,但也仍然被愛,這就是整合。
能不能放下恨,取決于你看見了什麼,以及願意去看見什麼。
倘若你隻看見了媽媽糟糕的部分,那你的内在體驗必定全部都是糟糕的,核心信念也必定是“我是錯的,我是壞的”。
所以,才需要用“恨”這麼大的能量去維持那脆弱的“我是好的”的感覺。
但是如果你願意看見更多,你也許就會理解:
- 原來我是好的,但我也是可以犯錯的。
- 别人是愛我的,但他們也是可以對我有不滿的。
又或者,我是愛别人的,但是我也可以表達我的憤怒。
不是隻有恨,才允許憤怒,才可以保護我們自己。
愛,也可以。
< The End >
作者介紹 :楊思遠,專欄作者、心理咨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态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拉姐(ID:byjzlajie)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