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23:34:28

十八描解析

1 、高古遊絲描:用尖筆圓勻細弱描出,要有輕柔秀勁古逸之氣合。易于表現娴靜幽閑,典雅雍穆之情趣,如顧恺之的《女史箴圖》。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

2 、琴弦描:用中鋒懸腕筆法,須留得住,心手相應而不亂,如唐代周肪的《聽琴圖》等。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4

3 、鐵線描:用中鋒圓勁之筆法描出,粗細均勻,富有紀律性,無絲毫柔張之迹,宜于表現佛陀莊嚴肅穆之情,所以曆代宗教繪畫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樂宮壁畫》等。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5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6

4 、行雲流水描:用筆如輕雲舒卷、自如似水、轉折柔和、流暢不滞.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7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8

5 、螞蝗描:柔而不弱、無雍腫斷續之迹,如梁楷《八高僧故事卷》。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9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0

6 、釘頭鼠尾描:落筆如釘之頭,似有小鈎,收筆則如鼠尾,一氣拖長,所謂頭秃尾尖,頭重尾輕,于細勁中仍見骨力。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1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2

7 、混描:在濃墨的衣紋線之側,以淡墨或色彩 以衣紋複線,反之亦可在淡墨線上 以濃墨複線,以增加豐富的效果,此法古人常用。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3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4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5

8 、撅頭描:用秃筆,堅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異粗惡,此法宋人常用之,如梁楷《六祖圖》。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6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7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8

9 、曹衣出水描:衣紋多用直筆緊束,所謂曹衣(即曹不興)出水筆法,最要沉着,如唐代的閻立本《步辇圖》。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19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0

10、折蘆描:此由園筆轉為方筆之法,仍須方中見園,可以隸法為之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1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2

11、闌葉描:此法用筆省輕重變化,但忌浮滑輕薄之習,唐代吳道子常用此法,多表現天女武神長裙深淺地,衣帶飄舞之風姿。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3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4

12、戰筆水紋描:戰戰兢兢即顫也,用筆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5

13、減筆描:馬袁、梁楷多用此法,以少許勝人之多許,少難于多,用筆簡括,一氣哈成也。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6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7

14、枯柴描:如山水畫中有亂柴皺,用筆以,剛中有柔,整而不亂為宜。黃慎常用此法。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8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29

15、蚯蚓描:春蛇秋蚓,以喻作書無骨之弊,然險惡太過亦不足取,當如篆書圓筆為住如周文矩《重屏會棋圖》。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0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1

16、竹葉描:視蘆葉為短,半葉為長,乃介于兩者之間的描法,仍用金錯刀書法,以中鋒寫之,如 李唐的《采薇圖》。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2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3

17、橄榄描:用筆最忌兩頭有力而中間虛弱,應起馳極輕,中間極沉着如唐人佛家正用此筆。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4

18、棗核描:近似橄榄描法。

古人總結之十八描宜根據對象,情感靈活應用,也可單用某法,也宜兩種或多種摻合融會用之。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5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唐代張彥遠把人物的線描,歸納為當時并存的兩種級法:一是北齊畫家曹仲達的線法,一是唐代吳道子的線法。曹的線法已難于看到,後人記載他的線條稠疊,粗細不變,是前述三種線描的第一種類型。而吳道子的線紋是頓折抑揚,流動飄舉,看去滿壁生風,花減為當時沸畫的四大樣式。即除了曹仲達、吳道子外,還有張僧繇和周方,曹衣出水有二說,令取曹仲達。

筆法特征

筆法,是運用毛筆的方法,包括執筆法、筆鋒的運用和各種用筆的技法。執筆法和筆鋒的運用是隻談用筆,而各種用筆的技法,則是筆中有墨,墨中有筆。筆、墨、水三者是魚水關系,不沾水、不沾墨的淨筆不會出形,純水、純墨不用筆也難上畫面,潑墨、潑彩也要用筆因勢利導。為講述方便則将筆法與墨法分開講。

筆法必須服從為客觀形象造型的要求,同時必須接受畫家思想感情的指揮,所以由于描繪對象和畫家個性感情的不同,會産生各種不同的筆法和藝術效果。

執筆法

古人把執筆方法歸納為擫、押、鈎、格、抵五個字。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6

“擫”是用大指肚緊貼筆管的内側。“押”是用食指第一節貼住筆骨外側和大指内外配合。“鈎”是用中指第一、第二節彎曲如鈎地鈎住筆的外側。“格”是無名指第一、二節之間的骨節緊貼筆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筆管擋住并向外推。“抵”是用小指托在無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鈎。

運腕法

學會正确的執筆方法後,再學運腕,用五字執筆法還要做到“指實掌虛”,掌不僅要虛還要豎起來,“掌豎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懸肘”。懸腕是把手腕離開桌面,懸腕的運動軸心在肘。其旋轉的幅度可以加大。如畫大幅作品,是站在案前作畫,還必須懸肘,懸肘的運動軸心在肩,旋轉的幅度大于懸腕,但畫線描人物面部五官的細微處,必須枕腕來畫,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這樣指頭也得以穩定,便于描繪其精細處。

筆鋒的運用

毛筆的筆頭分三段,最尖的部位是筆尖,中部是筆腹與筆管相接處為筆根。筆鋒有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的區别。

中鋒是将筆管垂直,筆尖正好留在墨線中間,畫出的線條挺拔流暢,中鋒也叫正鋒,或叫正用筆。用中鋒畫的線沒有明顯的粗細變化。畫時提、按用力比較均勻,行筆較穩。若用力不勻,有輕有重,則線條會有粗細變化。

側鋒是筆管與紙面不垂直,筆管傾斜,行筆時筆管所指的方向和所畫的線條方向也有一定的角度,筆尖不在墨線中間,筆尖的一邊光,筆腹的一邊毛,并有飛白的效果,側鋒線條一邊輕、一邊重,有一種切削感。

順鋒是指筆從懷内至懷外(由左向右):由上向下,這樣的筆鋒呈順勢,叫順鋒用筆。

逆鋒則與順鋒向相反的方向行筆,筆鋒也采用逆勢。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筆,于筆鋒推進中,受阻散開自然形成飛白效果。按筆的輕重,行筆的快慢,畫出的效果也不相同。

藏鋒,是指勾線起筆或收筆時,筆尖裹藏在筆劃之中,鋒芒不外露、有含蓄、飽滿的筆意。

露鋒,是指勾線起筆或收筆時,筆劃的鋒芒外露,所謂“鋒芒畢露”。

折鋒,是運筆需要轉彎時,筆尖稍停頓,提起又壓下,形成有棱角的方筆劃,即所謂“折以成方”。

轉鋒,是筆需要轉彎時,筆不停頓,用力均勻,徐徐而行,形成無棱角的筆劃,即所謂“轉以成圓”。

筆鋒的運用還有:“提按”、“轉折”、“虛實”、“滑澀”、“頓”、“戳”、“揉”等方法。

用筆通病

用筆通常容易有三種毛病,即“闆”、“刻”、“結”。

“闆”,缺少腕力,下筆猶豫不定,勾畫出的形狀不準确、不自然、扁而平缺少立體感。

“刻”,筆迹顯露,運筆呆滞,轉折的地方出現不應有的棱角。

“結”,筆迹遲頓,該散的地方散不開,運筆不流暢。

線的用筆規律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分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

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

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

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犷野,要“如屋漏痕”。

所謂“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象“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

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

書法線條入門基礎(書法有法白描線條十八描解析)3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