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編者的話:露營,是不少西方國家的度假傳統,更是普通百姓夏日度假的優先選擇。在我國,露營是個小衆活動,但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這種帶上帳篷、約上三五好友在綠地、公園親近自然的休閑方式,甚至已經有研究機構開始評估中國露營經濟的前景。中國的露營産業能走多遠?國外的露營文化有哪些值得借鑒的方面?讓我們去德國、韓國、新西蘭的露營地看一看。
韓國:露營場可拎包入住
韓國近幾年掀起露營熱,這有多方面原因,明星效應是一方面。2020年人氣韓劇《機智醫生生活》的女主角、40歲的單身女醫生蔡頌和就是一個“露營狂人”。她隻要有時間就去山裡露營,享受自己獨處的時間。再加上疫情原因,露營這種“無接觸”的度假方式更是成了很多韓國人“夏天的打開方式”。據韓國觀光協會今年發布的統計數據,疫情兩年間韓國旅行社減少了1300多家,露營地卻增加了約470多家。2020年韓國的露營人口高達534萬人,比2019年增加了34%,導緻一些受歡迎的露營地越來越擁擠,很難預訂。韓國朋友提醒說,要想去好一點的露營場,最好提前一兩個月預訂。
西方的露營一般是遠離現代文明社會,深入大山或原始森林,需要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總的來說是一場“苦旅”。韓國的露營則是一場輕松寫意的“輕旅行”:露營地配套設施齊全,不用自己帶帳篷、睡袋,不用自己生火,不用擔心日曬雨淋和蚊叮蟲咬,更不用擔心沒電沒水沒網絡,露營就像去酒店,拎包入住即可,非常方便,适合想要在戶外放松又懶得準備的人。
去年夏天,筆者和韓國朋友們相約去頭陀山登山。頭陀山位于江原道平昌郡,從首爾開車過去得4個多小時,于是大家決定在山下的山林露營場露營一晚,第二天再上山。山下的露營場以人與自然共存為經營主題,保留許多親近自然的空間,露營者既可在樹林間悠閑享受森林浴,又可沿着旁邊的溪谷散步,非常惬意。露營場設備齊全,不僅提供帳篷,還有停車場、衛生間、淋浴設施和公用廚房。不想自己動手做飯的話附近有很多餐廳和便利店可供選擇。
一般韓國人去露營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父母帶着孩子接觸大自然,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因為疫情原因,最近兩年“一人露營”在韓國慢慢流行起來。一人露營的好處是能屏蔽外界的幹擾,靜下心來跟世界獨處。越來越多的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一個人在戶外露營享受獨處時光的照片。
一人露營講究“輕裝上陣”。露營者會選擇輕便的背包、輕便舒适的帳篷及單人睡袋。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如何減輕裝備的經驗,例如用墊子代替露營椅子;使用USB充電的燈代替燈籠;羽絨睡袋比合成纖維睡袋存放起來更方便等等。
露營也是山友們的樂趣之一。在韓國注冊的露營場有2000多個,不少都是依美景而建,靠近江邊、海邊、溪谷邊或在森林中。以首爾的代表性家庭露營場——“晚霞公園露營場”為例,露營者們白天可以在草地上享受陽光,傍晚觀賞晚霞,晚上看星星,還有風聲水聲、蛙叫蟬鳴等聲音陪伴入睡。露營地周邊有利用樹木修建的自然材料小公園和蠶生态體驗場及高爾夫球場等設施可供體驗。此露營地共120個營地,每個使用費是1萬韓元(53元/天,電費另算)。
又如在設備方面有“5星級露營地”之稱的“中浪露營林”,裡面的47塊露營地全部可作為汽車露營地,每塊場地使用費為2.5萬韓元(130元/天,電費另算),露營場還提供露天桌子、電源、溫泉與淋浴間等設施。冬天也經常被訂滿。
露營熱開啟了“露營裝備全盛時代”。除了帳篷、防水布、餐桌、露營椅、睡袋、氣墊、炊具等必備的露營裝備以外,韓國人還會配備露營專用的咖啡機、烤面包機、洗碗機、小型冰箱、餐具烘幹網、用來燒烤的火盆(大多數露營地禁止在沒有火盆的情況下燃燒木材)、營造氣氛的燈籠以及吊床、毯子被子甚至電熱毯、暖風機等。
如果不想搬這麼多東西,可在露營地租賃裝備,價格也合理。據韓聯社報道,2020年韓國的露營用品進出口總額為3.99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40%,創了曆史新高。
新西蘭:露營培養孩子價值觀
露營是新西蘭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小學開始,露營就成為新西蘭孩子最期待、同時也是最具挑戰的一課。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新西蘭的中小學每年組織為期3天至5天的露營活動。與家庭休閑式的露營不同,學校的露營活動旨在通過完成特定的訓練項目,提高青少年的動手能力,鍛煉他們的意志,并且培養其公民責任感。
筆者随奧克蘭一所小學的近100名學生體驗了4天露營活動。營地在一片面朝大海、背靠原始森林的海岸開闊地上,有20多座木屋、10多頂帳篷。學生輪流入住木屋和帳篷,木屋的後面還搭建了多個訓練設施,讓孩子們學習不同條件下的生存和生活常識。露營第一天,就趕上大雨。“恰”逢下雨,原本最後一天體驗的“鐵人”項目就放在第二天進行。在叢林中訓練場裡,每個團隊要在地圖的指引下,在充滿泥水、木頭、樹葉的指定路線上完成制作路标、修理自行車和尋找目标物等任務。
整個活動進行得比較順利,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4人小組“緊急救治傷員”的過程。在一個泥濘的彎道處,一名學生不慎摔入水坑,小腿磕在石頭上。在求助護士後,在其指導和監督下孩子們自行完成取回急救包、用衛生棉為傷者擦拭傷口、冰袋冷敷、噴止痛藥水以及貼上創可貼等一系列的操作。護士全程監督,并在幾個關鍵的技術點為小隊成員們講解注意事項。護士告訴筆者,新西蘭80%的人從事的是技術性工作,許多人要在建築工地、工礦企業、交通運輸等一線行業工作,安全與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露營的活動項目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在各個環節設置讓孩子們樹立起“安全健康地工作才是正确的”這一理念。護士還特别強調,許多技能,都需要親身實踐,專業人士的“經驗”尤為重要,“千萬不要怕求人,而是要學會尋求并獲得他人幫助的方法和能力”。
新西蘭的中小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提倡7種核心價值觀:尊重他人的尊嚴和幸福、關心和分享、誠實、寬恕、同情心、堅韌不拔和自尊。在此次露營活動項目中,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有兩個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很典型。
第一件事是關于“糾紛”。在一次清洗衣服的過程中,幾名男孩子為了早點洗完自己的衣服去吃晚飯,開始争搶有限的水龍頭。一名男孩把另一個學生推倒了。盡管沒有受傷,但是老師們将此事列為必須“嚴肅對待”的頭等大事。整個露營活動的領隊、副校長詹妮弗女士将“誠實、寬恕與分享”作為解決此事的基本原則,讓孩子們接受了分享與寬容的理念,握手言和。
另一件“小事”關于人與動物之間的平等。一天清晨,一隻受傷的信天翁躺在了木屋門口。老師指定一名學生救助信天翁,讓其他學生不要圍觀,避免給鳥造成不安全感。後來動物救助車來營地帶走了信天翁。老師在救助鳥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懂得了關愛動物就是關愛生命,愛動物就是愛人類自己。
德國:民宿露營遍地開花
德國人一向喜歡露營。過去兩年,德國房車數量比疫情前增加約1/4,露營帳篷更是幾乎人手一個,露營基地也雨後春筍般湧現。130萬德國人希望在未來兩年内購買房車。由于供應鍊斷裂,全球新的房車緊缺,因此德國還出現二手房車熱、租房車熱。德國各地線上線下的露營設備商店生意也很紅火。
家住漢堡近郊的艾娃一家前年也花5萬多歐元買了一輛自行式房車,這足夠在當地購買一套小公寓了。《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這輛房車就像一個小家,有客廳、廚房、衛生間和卧室等各個功能區,用起來應該很惬意。
“疫情以來,德國防疫措施比較嚴格,出外旅行和住酒店限制很多。”艾娃對記者說,但是露營旅遊卻限制很少,符合各種保持距離等防疫措施。一家人開着房車到處走走,飽覽了各地風景,也放松了心情。
為了讓露營旅遊過得更加有意義,他們給房車配備了遮陽篷,在篷下可以擺放桌椅,進行燒烤派對,或讀讀書、下下棋等。由于近期能源費用高漲,房車又裝了太陽能設備,解決了電器用電問題。
來自法蘭克福的水電工魯迪格雖是單身漢,但也在去年買了一輛基礎款房車。這車比普通保姆車稍大,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平時,他把這輛車開辟成裝有各種工具的工作用車,雙休日和假期則變身房車。
露營熱也掀起了露營基地建設的熱潮。德國目前有3600 多個綜合性的露營地,比疫情前增加近千個,疫情中出現最多的是平民露營地。這些露營地不少出現在高速公路和聯邦公路邊的公路休息站,或者許多家庭後院,人們叫它們“民宿露營地”,甚至在一些停車場、青年旅社、遊樂場旁邊和城市公園裡,也出現一些“便民露營地”。
家住德國哈爾茨山區小城戈斯拉爾的克勞迪娅一家去年開始在自己院内開辟了一個“民宿露營地”,遊客可以在這裡停房車,背包客可以在院子裡搭帳篷露營。遊客還可以使用她家的廚房和衛生設施,價格比住民宿便宜一半以上。這種經營方式對她家的生活影響較少,也獲得了一定收入。
露營基地多了,容易魚龍混雜。為此,德國各級政府和行業協會對露營地加強了管理。記者開車在各地采訪,各個城市都能看到各種露營地的标牌,指明哪裡可以露營,哪裡禁止。而且,露營地都明碼标價。
為了規範露營地的設施和服務,德國聯邦露營協會和德國旅遊協會(DTV)還制定了1-5星級露營地的評比系統。檢查員會根據露營地大小、水電供應、衛生設施、兒童活動場地、娛樂設施、網絡、SPA設施、外語服務、周邊旅遊線路等進行評定,并不定期抽查以保證服務質量。
作者:林龍優 王 淼 沈傑森
來源: 環球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