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米十字繡清明上河圖?來源:隴東報-掌中慶陽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22米十字繡清明上河圖?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源:隴東報-掌中慶陽
遠山樹景,層次分明;亭榭瓦礫,井然有序;迎親隊伍,栩栩如生;喧鬧集市,活靈活現……在一張長22米、寬0.8米的繡布上,一幅《清明上河圖》盛世圖景躍然呈現。這是環縣群衆鄭小粉耗時8年,一針一針繡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汴京繁榮的生活場景,畫中各色人物、牲畜、房屋等數量龐大,顔色各異,繁雜的刺繡過程讓很多十字繡愛好者望而卻步。
十年前,鄭小粉和丈夫宋志明去河南省開封市的清明上河園旅遊,發現這裡風景宜人,文化氛圍濃厚,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鄭小粉萌發了将《清明上河圖》繡出來的想法。
為了支持妻子,宋志明托親戚從上海購買了長22米的宋代張擇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布和針線。“那時候也有很多人不看好,問我能繡完嗎?我當時就想,我隻要有恒心,就一定能完工。”鄭小粉說。
當時,鄭小粉的兩個孩子正在上小學,她每天要照顧孩子衣食住行,還要輔導功課,隻能在晚上抽時間做十字繡。
“那時候的十字繡還沒有圖案印制,隻能自己畫格子、添顔色,耗時耗力。”談起刺繡初期,鄭小粉依然記憶猶新。
第一次繡十字繡的鄭小粉,遇到了很多困難。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她對照圖案,将整個《清明上河圖》畫在繡布上,并用不同顔色的筆标注顔色,開始着手刺繡。
在繡到快一米長的時候,宋志明發現妻子繡出來的圖案雖然表面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背面的針法淩亂,不夠精緻。“因為這是大作,要繡就要繡出水平。”在宋志明的參謀和鼓勵下,鄭小粉将前面已經繡好的部分全部拆除。
“十字繡并不是簡單的‘十字’繡法,如果針法不對,繡出來就不平整,尤其是背面,會影響整個效果。”
鄭小粉又開始研究針法,通過在網上看視頻、請教朋友,學習了近半年時間,她的繡技達到了背面針法平整的效果,她終于可以再次開工了。
“中途也有焦慮過、煩躁過,甚至想要放棄過,但都克服了。”鄭小粉說,“後來心裡煩躁的時候,拿出來繡一繡,反而是種安慰。”
14大盒彩線、14本圖案書、近30把剪刀、1600多個人物、200多隻動物、一共交叉300多萬個針腳……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鄭小粉的堅持和努力下,這幅她視作珍寶的“鴻篇巨制”終于大功告成。當她從繡布上斷下最後一根線的時候,她的内心充滿了愉悅和滿足。
“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幅加長版的十字繡,更是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對自己的一種磨煉和提升。”鄭小粉說。
本文來自【隴東報-掌中慶陽】,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