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來進行變換交流電壓的一種器件,其主要構件包括初級線圈、次級線圈、鐵芯。
在電子專業裡,經常能看到變壓器的身影,最常見的是在電源裡作為變換電壓、隔離來使用。
簡單地說,初、次級線圈的電壓比等于初、次級線圈的匝數比,因此,想要輸出不同的電壓,改變線圈的匝數比就可以實現了。
根據變壓器的工作頻率不同,一般可以分成低頻變壓器和高頻變壓器,例如,日常生活中,工頻交流電的頻率是50Hz,我們把工作在這一頻率下的變壓器叫做低頻變壓器;而高頻變壓器的工作頻率可達幾十kHz到幾百kHz。
輸出功率相同的低頻變壓器與高頻變壓器,高頻變壓器的體積要比低頻變壓器要小很多。
變壓器在電源電路中算是個頭比較大的元件,在保證輸出功率的同時想要把體積做得小,就要使用高頻變壓器,所以在開關電源裡都會用到高頻變壓器。
高頻變壓器和低頻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工作的,但在制作材料方面,它們的“芯”所使用的材料是不同的。
低頻變壓器的鐵芯一般是使用很多片矽鋼片堆疊而成的,而高頻變壓器的鐵芯是用高頻磁性材料(如:鐵氧體)組成的。(所以高頻變壓器的鐵芯一般叫做磁芯)
在直流穩壓電源電路裡,低頻變壓器傳輸的是正弦波信号。
而在開關電源電路裡,高頻變壓器傳輸的是高頻脈沖方波信号。
低頻變壓器一般在電路符号上,初級線圈隻有一個繞組,你常看見的符号大概是這樣的:
而高頻變壓器,在電路符号上,你可能會發現,有的高頻變壓器初級這邊居然會有兩個線圈?
其實并不是有兩個初級線圈,初級線圈隻有一個,另一個是輔助線圈,“輔助線圈”實際上是屬于次級線圈,之所以叫輔助線圈,是因為其在電路中起輔助作用。
輔助線圈是為連接初級線圈的電路服務的,輔助線圈在初級,能為變壓器提供保護用的電壓源和反饋信号,通過輔助線圈的反饋作用,能使内部電源穩定。
還有,在次級線圈輸出過載時,電流過大會導緻次級線圈承載能力不足,從而導緻次級線圈輸出電壓下降,輔助線圈輸出電壓也下降,當下降到一定程度,會使振蕩電路無法起振,從而保護開關管。
在額定功率時,變壓器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間的比值,叫做變壓器的效率,
當變壓器輸出功率等于輸入功率時,效率為100%,事實上這樣的變壓器是不存在的,因為銅損和鐵損的存在,變壓器是會存在一定的損耗。
什麼是銅損?
因為變壓器線圈是有一定電阻的,當電流通過線圈,就會有部分能量變成熱量,由于變壓器線圈是用銅線繞成的,所以這種損耗又叫銅損。
什麼是鐵損?
變壓器的鐵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磁滞損耗,二是渦流損耗;磁滞損耗是指當交流電通過線圈,會産生磁力線穿過鐵芯,鐵芯内部分子相互摩擦就會産生熱量,從而消耗一部分電能;因為磁力線穿過鐵芯,鐵芯也會産生感應電流,因電流成旋渦狀,所以也叫渦流,渦流損耗也會消耗一部分電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