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所有的夢想
都當作理想
然後去實現它
你會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第2屆支教隊員楊鋒
寫給甯夏學子王玉娜的一句話
王玉娜一直記在心裡
中國科大研究生支教團第2屆支教隊員在海原合影,左一為楊鋒。(受訪者供圖)
從1999年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派出學生
分赴青海、甘肅和甯夏支教
從第2屆支教隊開始
中國科大研究生支教團紮根甯夏海原縣
先後共選派154位隊員在甯夏海原接力支教
從最早一批“70後”到現在的“00後”
這場接力還在繼續
第5屆支教隊員與同學們的足球課。(受訪者供圖)
2000年8月
楊鋒來到海原縣西安中學支教
他記得給學生解釋“lake”這個單詞
無論怎麼形容
學生們都不明白“湖泊”是什麼樣子
海原缺水、信息落後
孩子們想象不出一個地方有那麼多水
這是海原三中曾經的一個水窖,作為幹旱時節的儲水庫。(受訪者供圖)
楊鋒等支教隊員的到來
讓海原的孩子有了朗讀的習慣
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
當時走了十幾裡路到學校找楊鋒
隻為說一句話:
“非常感謝老師
這輩子我第一次
在家裡聽見了讀書聲
是我的孫子在讀書”
楊鋒老師在支教結束時送給每位學生一張自己的照片作為留念,王玉娜一直保留着。(受訪者供圖)
後來
楊鋒的學生王玉娜考上大學
現在是甯夏醫科大學的一名老師
在王玉娜的記憶裡
楊老師嘴角總是挂着笑容
還給班裡每位同學取了英文名
“老師像朋友
更是榜樣!”
第11屆支教隊員宮成在家訪。(受訪者供圖)
在劉福麗支教前
她對“海原”這個詞的想象
是蔚藍大海和碧綠草原
但實際上
海原沒有海
也沒有草原
“海原的植被少、風沙大”
第8屆支教隊員劉福麗與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2006年
第8屆支教隊員劉福麗來到甯夏海原教信息技術
3名學生共用一台計算機上課
但孩子們對計算機課很感興趣
“當時教學條件比較差
我上計算機課隻能靠嘴來講
這種困難需要我不斷摸索、調整”
第11屆支教隊員樊春麗在甯夏海原。(受訪者供圖)
“85後”吳茂乾是一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負責人
作為第13屆支教隊隊長
他認為支教很酷
吳茂乾和隊員想點子、拉贊助
建立校園科普實驗室和夢想書屋
在當地設立就業創業資源平台
支教影響了學生
也豐富了吳茂乾的人生
第13屆支教隊隊長吳茂乾在給學生上課。(受訪者供圖)
2021年8月
第23屆支教隊員溫雅琴
奔赴海原二中支教
有一次
溫雅琴給學生分發心願卡
讓他們寫下自己的心願
一名學生在心願卡上寫
“溫老師,您的願望是什麼?
我來幫您實現!”
溫雅琴确實有個心願
她希望孩子們學習進步
擁抱美好人生
這是學生送給溫雅琴的小禮物。(受訪者供圖)
第23屆支教隊員溫雅琴和學生們合影。(受訪者供圖)
勤勞、刻苦、樂觀、質樸
這是“00後”劉航宇對海原學生的印象
中國科大物理學院2021級研究生劉航宇
目前在海原一中支教
他的父親是一名鄉村教師
在支教中遇到困惑時他總會跟父親交流
劉航宇想通過支教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素養
為他們播下科學的種子
第23屆支教隊員劉航宇給學生上科普課。(受訪者供圖)
“中國科大支教隊員有活力
知識結構全面
他們更新了孩子們的認知
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
海原三中李貴校長說
這是甯夏海原一所學校的雪後景象。(受訪者供圖)
這些年
海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論是吃水、交通、生态
還是學校的條件
都有了很大改變
這是第21屆支教隊員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在當地學校建立第一個科創中心
為海原添置第一台淨水機
給學生拍第一張全家福
帶學生第一次走出大山
支教隊員創造的許多個“第一次”
照亮了大山孩子的人生
甯夏海原的學生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參加科技周活動。(受訪者供圖)
二十四年間
中國科大研究生支教團
将青春與大山相連
不斷奔赴
讓希望的繁花
盛開在黃土地上
第24屆支教團成員與科大附中指導教師合影,今年他們将奔赴海原支教。(受訪者供圖)
記者:張端 王鵬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