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詩人,喜歡寫山水田園詩。一般來講,詩人的創作主題和生活經曆有關。孟浩然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隐居,他真的願意隐居嗎?恐怕不願意,他寫過一首《歲暮歸南山》。在這首詩中,他發出牢騷,慨歎虛度年華,壯志難酬。
關于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有一個傳說。孟浩然和王維是好朋友,有一次他找王維談古論今,恰巧唐玄宗也找王維。王維趁機把孟浩然推薦給皇帝,皇帝讓孟浩然獻詩一首。孟浩然創作了這首《歲暮歸南山》,唐玄宗一聽就不高興了。打算重返山林隐居是吧,那就不要當官了。皇帝的一句話,斷送了孟浩然的仕途之路。
當然了傳說畢竟是傳說,孟浩然知道自己性格直率,無法适應波雲詭谲的官場生活。哪怕不喜歡、不願意,依然選擇當一名隐士。北阙是朝廷的意思,孟浩然一介書生,沒有資格在朝堂上陳述政見。于是他返回終南山上的茅草房。沒有明君聖主賞識他的才華,又因為身體不好,朋友與他漸漸疏遠。
通過這幾句詩,勾畫出孟浩然的落魄形象。他說,“不才明主棄。”一看就是反話,孟浩然如果不成材,如何寫出脍炙人口的詩篇。孟浩然這麼寫,不是覺得自己不好,而是有滿腹牢騷,無法宣洩。受不得委屈的性格,真的不适合當官啊。
白發催人老,又趕上年終歲末、新舊交替的時候,孟浩然心中惆怅無法入眠。他擡頭張望,月光下的松樹影子映在窗前,他覺得空虛寂寞。從詩中可以看出來,孟浩然是個矛盾的人。他想入世,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入世。他選擇了出世的生活方式,卻感到後悔。這就是真實的孟浩然,他把自己的遭遇寫下來,是非對錯任人評說。
從詩中可以看出孟浩然有自怨自艾的傾向,也有怨天尤人的意思。倘若他真的心如止水,不會有這些消極情緒。在創作上,他是大詩人;在生活上,他是普通人。他的煩惱,是很多讀書人的煩惱。孟浩然敢于剖析自己的精神,讓人佩服。
當大家看到這樣糾結失落的孟浩然時,絲毫不會瞧不起他,而是覺得他真實可敬。此時,再讀一遍《歲暮歸南山》,就會理解他的委屈無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