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陝西寬體水蛭養殖技術規程

陝西寬體水蛭養殖技術規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9:59:55

基金項目:寬體金線蛭吊籠養殖技術

基金項目:山東省農業科技發展資金(農業科技園建設部分)計劃項目(NYYQ2016030) ; 山東省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項目(2020KJTPY020)

王 亞等

目前寬體金線蛭養殖技術主要有池塘網箱養殖、深水網箱養殖、圍欄養殖、稻田養殖、家庭養殖、溝渠養殖、塑料大棚反季節養殖等。吊籠養殖是近幾年新興的養殖模式,具有技術易懂、操作簡單、能規避天敵和旱澇災害、成活率高、效益顯著的優點,廣泛應用于池塘、采煤塌陷區和大水面養殖中。筆者根據近幾年寬體金線蛭吊籠養殖經驗,對養殖技術進行了總結。

一、吊籠制作與吊裝

1.材料選擇

吊籠應選擇耐氧化、耐磨材質的網布,一般采用尼龍棉有結節網衣。根據放苗規格選擇适合的網目,一般幼苗養殖選用60目,青年苗養殖選用20目;内部支撐環選擇防腐、經濟、不易變形的材質,一般選擇鋁包鋼條。

2.制作方法

網衣做成直徑為0.8米的圓筒狀,接口處縫合兩遍。圓筒一側縫制一個圓形套,鋼條穿入圓形套中,接口處用鋁管套連,形成一個圓環,接口處縫合嚴密,所有縫線要與網衣材質一緻。圓筒另一側縫一根系繩,用作紮口防逃。

3.吊裝前準備

吊籠吊裝前先進行消毒、清洗處理,一般采用10~2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0.5小時進行消毒,然後用清水沖洗幹淨,晾幹備用。

4.吊裝

采用竹竿進行吊裝,竹竿長度根據水深而定,一般固定好後在水面上留有1~1.5米。竹竿用繩索連接成排,每排間距4~5米,繩索距水面0.5~1 米。吊籠封口後系在繩索上,間距 0.5~1.0米,吊籠露出水面0.2~0.4米,并根據水位或水溫變化适時調節吊籠高度。

二、吊籠養殖

1.蛭苗選擇

目前,吊籠養殖一般不選擇700尾/千克以上的小規格蛭苗,因為個體較小,清理餌料時常藏于螺蛳空殼中,操作不方便。同時,小規格蛭苗養殖吊籠的網目較小,容易堵塞,需頻繁清理,從而增加人工費用。另外,小規格蛭苗養成要準備兩套吊籠,增加養殖成本。

吊籠養殖一般選擇規格為500~700尾/千克的蛭苗。山東地區自繁自育苗種,一般選擇在4月中下旬購買親本進行繁育,經1個月左右孵化,于5月中下旬進入蛭苗培育池,經25天左右培育,于6月中旬達700尾/千克左右,可陸續轉入吊籠養殖。選擇購買蛭苗進行養殖,可根據養殖需要,購買外地苗提前放養,江蘇、浙江、湖北一帶一般比山東蛭苗早20天左右達到放養規格,也可購買附近寬體金線蛭苗場的蛭苗。購買時要選擇體色正常、有光澤、體表無傷的蛭苗,用手觸時蛭體馬上收縮成團而後慢慢伸展并開始蠕動,試圖逃跑。同時,将手伸入水蛭底部,較涼為正常;較熱則是由于蛭苗運輸或儲存時間過長積熱導緻,這樣的蛭苗死亡率極高。

2.蛭苗放養

蛭苗放養前,為避免寬體金線蛭苗被新吊籠擦傷,降低疾病的發生率,需提前1周将吊籠吊裝到養殖區,調整好吊籠高度,準備好适宜規格的餌料,經清洗、消毒後,與蛭苗一同放入吊籠。蛭苗放養密度一般為300~400尾/米2 ,養殖過程中要根據蛭苗生長情況及時分苗,養殖後期密度一般為200~300尾/米2 。

3.餌料投喂

蛭苗的餌料主要為螺蛳及浮遊生物,螺蛳要求鮮活,使用前需清洗,去除甲殼類動物(小龍蝦、河蟹等)和其他生物異物(肉食、雜食性魚),防止帶入天敵。蛭苗餌料投放量為寬體金線蛭苗數量的5~8倍,投放頻次要根據寬體金線蛭生長和螺蛳存活情況靈活掌握,一般螺蛳存活率低于40%時便需要更換。

4.日常管理

因吊籠養殖常在大水面水域,一般不需要換水,隻需定期清洗吊籠,保持内外水體流通即可。養殖期間要随時觀察天氣情況,注意水溫變化,6月中下旬溫度較低時,表層水溫較高,為提高生長速度,應适當提高吊籠;夏季高溫季節因表層水溫過高,容易導緻水蛭疾病暴發,需适當降低吊籠,避免高溫對蛭苗的影響。另外,在日常管理中,需根據水位上升與降低适當調整吊籠高度。蛭苗養殖階段前期一般每15天更換1次螺蛳,1~3克/尾的蛭苗每10天左右更換1次螺蛳,3~10克/尾的蛭苗每5~7天更換1次螺蛳;每次更換必須清除吊籠中全部螺蛳,重新添加新螺,并把水蛭撿回吊籠中。

蛭苗前期換螺較煩瑣,螺蛳殼中存有大量蛭苗,應先将螺蛳殼外蛭苗挑選完,再将剩餘的螺殼連同殼内蛭苗放入塑料桶中,加水并剛好淹沒螺蛳,蛭苗會逐漸爬出螺殼,此時将蛭苗連同上層活螺一同收集回吊籠。蛭苗養殖中後期更換較容易,把換出的螺殼與蛭苗一同倒入15目的籮筐中,在水中進行漂洗,蛭苗會全部在水上部,螺蛳及螺殼全部在水下,把水蛭集中到一側即可分開。換螺避免在高溫下進行,水蛭挑選出需盡快投入到水中,水蛭在無水狀态下分泌黏液後會降低生長速度。

5.疾病防治

寬體金線蛭的病害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遵循不危害人類健康和不破壞水域環境的原則。寬體金線蛭在野生狀态下很少發生疾病,其适應性和抗病能力較強。但在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密度不斷增大,養殖水質不斷變化,寬體金線蛭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寬體金線蛭較為常見的疾病有皮膚硬結、出血、水腫及軟體等,發病主要由于水體環境污染或氣溫劇變導緻體質變弱,進而被大腸杆菌、沙門菌和變形杆菌等病原菌感染。如果吊籠養殖寬體金線蛭發病,可将發病個體挑出,進行藥浴治療。

三、養殖收益

經3~4個月吊籠養殖,寬體金線蛭達到20~50克/尾即可收獲,每個吊籠平均出商品蛭2~3千克,成活率80%以上。按2020年寬體金線蛭吊籠養殖情況統計,自繁自育蛭苗吊籠養殖,1 000個吊籠共出商品蛭2 050千克,銷售額451 000元,去除成本199 000元,淨利潤252 000元,平均每個吊籠淨利潤252元;購買蛭苗吊籠養殖,1 000個吊籠共出商品蛭 1 875 千克,銷售額 412 500 元,去除成本280 400元,淨利潤132 100元,平均每個吊籠淨利潤132.1元。2020年吊籠養殖試驗效益分析詳見表1、表2。

表1 自繁自育蛭苗吊籠養殖效益

陝西寬體水蛭養殖技術規程(寬體金線蛭吊籠養殖技術)1

表2 購買蛭苗吊籠養殖效益

陝西寬體水蛭養殖技術規程(寬體金線蛭吊籠養殖技術)2

陝西寬體水蛭養殖技術規程(寬體金線蛭吊籠養殖技術)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