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耳鼻喉時空
概述
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為耳鼻喉常見疾病之一。命名較多。有滲出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無菌性中耳炎。積液極粘稠而呈膠凍狀者,又稱為膠耳。按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3周)、亞急性(3周-3個月)和慢性(>3周)三種。也可分為急性(<8周)和慢性(≥8周)兩種。兒童、成人均可發病,兒童多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急性期未得到及時恰當的治療,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複發作、遷延、轉化而來。
解剖
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礙
2、感染 :主要緻病菌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鍊球菌。
3、免疫反應:III型變态反應可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緻病原因之一。
4、神經能性炎症機制學說、胃食管反流學說、牙錯位咬合、裂腭均易引起此病。
兒童與成人的咽鼓管解剖差異
病理
臨床表現
(1)耳痛:起病耳痛,小兒夜間發作,次晨耳痛減輕,持續1-2d。 慢性者耳痛不明顯。
(2)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窗,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
(3)耳内閉塞感:按捺耳屏後暫時減輕。
(4)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内可出現氣過水聲。
輔助檢查
1、鼓膜檢查
2、聽力檢查:
(1)音叉試驗和純音聽阈測試:傳導性聽力損失。
(2)聲導抗測試:平坦型(B型)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線;高負壓型(C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鼓室有積液。
3、颞骨CT:鼓室内有低密度影,乳突部分或全部氣房内積液。
4、小兒X線頭部側位片:了解腺樣體是否肥大。
5、成人作鼻咽部檢查:排除鼻咽癌。
鑒别診斷
1.傳導性聽力損失須與鼓室硬化、聽骨鍊中斷等鑒别。
2.藍鼓膜者須與膽固醇肉芽腫、鼓室體瘤(或頸靜脈體瘤)相鑒别。
3.鼓室積液須與腦脊液耳漏、外淋巴漏鑒别。
4.需排除鼻咽部腫瘤、鼻咽癌的可能。
治療
治療原則:清除中耳積液,控制感染、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病因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控制感染:
抗生素:紅黴素、二三代頭孢,成人3-5d,兒童7d
糖皮質激素:急性期,地塞米松或潑尼松,3d
(2)改善咽鼓管通氣引流:
①咽鼓管吹張
②口服桃金娘油膠囊:稀化粘液
③鼻腔減充血劑
2.手術治療
(1)鼓膜穿刺術:
部位:鼓膜的前下方或正下方,抽出積液,也可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
(2)鼓膜切開術:
适應症:液體粘稠,鼓膜穿刺未能吸盡; 反複穿刺,積液在抽吸後迅速生成、積聚;小兒在全麻下行鼓膜穿刺術不如以鼓膜切開術取代之。
(3)鼓膜切開加置管術:病情遷延長期不愈,或反複發作改善中耳通氣,有利于液體引流,促進咽鼓管功能的修複。
(4)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室探查術或單純乳突開放術,清除病竈後行鼓室成形術。
3、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樣體切除術,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手術,鼻息肉摘除術等。扁桃體特别肥大,且與分泌性中耳炎複發有關者,應作扁桃體摘除術。
免責聲明: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