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古今不變者,一二三除外,該是山字了。山畫三座,概括千山萬山。請看甲骨文山丘嶽三個字,都是畫山成字。畫三座山必指大山。畫兩座山絕非正好兩座,而是指的小山。山之大小沒法畫,不得不用數量的多少轉示體積的大小。這是先民的巧思,雖然不“科學”。
設若在山上加置一個丘,就變成嶽了。順便說說許慎怎樣區分文與字。凡屬單元符号,例如山和丘,都是無法再拆卸開來的,它們好比零件,這就叫文。兩個以上的文彼此結合,像用零件組裝起來,那就叫字了。文,可直接說明白。字,必須分解開說。他著的書不叫“說字解文”而是“說文解字”,其故在此。
峯(簡作峰)字晚出。峰下面的豐字象植物莖刺形。莖刺之上是一隻向下踩的右腳(反止),表示這是刺,踩不得。腳隻起配相作用,有腳是豐字,不要腳也是豐字。金文豐字刺尖明顯,且加四點象血滴以怵目。山峰上小下大,植物莖刺似之,所以字從豐,豐亦聲。古代戰争,燃煙報警,煙台築在山峰的最高處,所以叫烽火台。峰的繁體山置頂上。
岩字異體有二。一為從山嚴聲, 指高峻的山崖。山崖俗呼山邊。另一為從山,品象石塊,指山上的岩石。二字意義各異,前者謂山之體,後者謂山之石。後者的三口,其意為多石塊,不是品類的品字。品字也非三張嘴巴,而是三件同類容器(杯或碗),自成品類。岩字後一繁體加病旁便是癌。所謂病旁其實是一張床,亦即床字。病字從床丙聲。用岩字後一繁體取代丙的位置,癌字就造成了。癌字當然晚出,所以篆文不見癌字。癌字既然從岩得聲,就該音yán。現行普通話,卻音ái。惡性腫瘤,包塊磊然,若山多石,故字從岩,亦參與字義也。
岸字從山,原指山岸。臨山壑的高崖就是山岸。臨水道的高地就是水岸。岸字中間的 廠,今為工廠之廠,原為岸的初文,音ān。其字左側陡立,上面平坦,象岸之形。岸字下面幹聲,實屬多餘。隻是為了字形受看,才讓幹字屍位素餐。
還有晚出的岚,意為山中雲霧。予曾在廬山“縱覽雲飛”處,近觀雲濤奔馳,此即岚也。字從風者,謂風動岚飛也。
還有晚出的炭,從山從灰。舊時 廚竈燒柴。柴火餘燼曰灰。雖無明火騰焰,但仍赤熾能灼物者,謂之活灰。活灰鏟入烘籠,寒冬烤手。篆文灰以烤手象事,暗指活灰。火滅燼冷,則為死灰。乃知所謂灰者就是木炭,蜀人木炭又叫灰渣。炭字從山,因為伐薪燒炭總在山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