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從滿足生态需要出發,以有益健康和保護生态環境為導向,旨在建立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标準的消費行為和方式,既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設的根本需要,又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與生産方式、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強大引擎,對福建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建設美麗中國示範省份有重大的幫助。當前,福建應根據生産制造優勢,從堅持綠色生産拉動綠色消費的關鍵視角,在企業、産業及政府三個層面上給出福建的思考與思路。
◆堅持企業生産綠色化,提升優質生态産品的供給能力
發展綠色消費離不開綠色供給。堅持生産綠色化,提升企業在優質生态産品生産上的理念變革與供給能力,是有效拉動綠色消費的基石。以生産拉動消費意味着企業必須能站在産業的風口創造性地引領需求,為此,有必要圍繞福建作為山海生态資源大省的總體優勢,着力在海洋、農牧、林業及文旅等優勢産業的生态産品與服務供給上,做足山海經與縣市文章。
一是要圍繞我省綠色經濟發展戰略,将綠色産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生産者責任延伸等理念納入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在生産經營活動中全面貫徹綠色價值主張,并通過營造綠色生産文化,促進全省企業在生産理念上實現綠色變革,提升企業在綠色産品上的供給能力,以優質生态産品拉動更多更大範圍内的綠色消費需求。
二是要結合消費需求發展大勢,借鑒我省制造業在創造引領市場需求上的先進做法,加大全國乃至全球綠色消費市場研究力度,加快對契合市場需求的綠色産品研發與創新,通過制定和實施技術發展戰略,實現綠色技術突破與創新成果轉化,促進綠色産品和服務多元化供給和價值增值,厚植綠色技術創新優勢,減少生産污染,降低生産成本和銷售價格,擴大綠色消費規模,提高企業及綠色産品的競争力。
三是要結合晉江制造業的發展經驗,實施綠色品牌發展戰略,走綠色生産的品牌化道路。一方面,要通過構建綠色價值共創機制,健全綠色品牌培育、宣傳和保護體系,完善綠色産業生态。另一方面,要加強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合作,通過在線虛拟社區提升消費者在綠色産品研發上的參與度,建立綠色消費及時反饋機制,動态把握綠色需求熱點與消費者偏好。
四是要結合八閩文化,圍繞縣市與行業的曆史文化積澱,明确綠色品牌定位,以綠色營銷推廣綠色産品與服務,拓展品牌深度,講好八閩綠色品牌故事,并通過核心綠色産品市場的成長,帶動互補品等整個産業生态系統的完善。
◆推動産業綠色生态共創,強化産業鍊綠色轉型的能力
提升綠色生産能力離不開産業鍊綠色轉型。推動綠色生态共創,強化産業鍊在綠色生産的系統合作與轉型,是全面實施綠色生産的基石。發展綠色消費離不開産業生态共創,以生産拉動消費意味着産業内所有企業以及産業鍊、供應鍊與價值鍊上的所有環節都必須按照綠色發展的要求,統一開展行動。福建作為全國制造先進省份,改革開放以來在産業鍊分工與集群式發展上累積了諸多經驗,為此,有必要借鑒這些經驗,促進全省綠色生态産業圍繞産業生态綠色變革“動”起來。
一是要充分圍繞國家和省市産業規劃,結合我省産業鍊整合經驗,以核心産品或資源為出發點,全面梳理地區綠色産業的價值鍊、供應鍊與産業鍊,通過系統思考綠色産業價值鍊,不斷增強綠色供應鍊韌性,補強薄弱産業設施,促進綠色産業的集聚發展。
二是要充分利用産業數字化、信息化與平台化發展的大勢,鼓勵企業圍繞集研發、設計、制造、物流配送、服務、銷售、使用與再回收于一體的綠色産業鍊,開展分工,推動傳統産業綠色化、智能化與平台化發展。
三是要充分利用我省中小微企業數量多的優勢,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産業集群式發展模式,通過建設綠色産業示範基地和智慧化園區,形成産業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綠色發展格局。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和中小微企業協同作用,整合資源建立綠色企業聯盟,形成綠色産業共同體,并圍繞綠色價值鍊的創造與共享,降低綠色産品生産風險。
四是要充分認識到消費者理念和行為在推動綠色産業生态共創上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行業協會的力量,合行業之力,通過區域品牌建設,綠色産品認證,以及大規模的宣傳與教育,鼓勵消費者成為綠色消費與綠色發展的終極推動者。
五是要積極關注并有序推進産業的融合發展,鼓勵不同綠色産業以及綠色産業之間與其他産業的跨界經營與運作。
◆凸顯政策綠色激勵導向,強化有為政府的綠色定位
綠色生産拉動綠色消費離不開有為政府。強化有為政府的綠色定位,凸顯政策綠色激勵導向,是全面鍊接綠色生産與綠色消費的基石。要構建有利于促進綠色消費的長效機制,必須發揮以企業和消費者為核心的市場供需主體以及以政府為核心的組織者的創造性,制定有助于促進“企業-消費者-政府”循環互動的綠色生産與綠色消費政策,讓綠色發展成為企業、消費者和政府共同堅守的行動指南。政府作為綠色産業生态共創的組織者,應通過制定綠色發展戰略持續賦能綠色生産并拉動綠色消費。
一是要完善頂層設計,結合《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設專項規劃》《福建省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制定綠色産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及專項行動計劃,明确發展綠色生産的總體目标、重點任務、具體措施和配套政策,抓住消費轉型升級的窗口期,提高綠色生産規劃與實踐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二是要圍繞綠色生産的可持續性建立有為的管理體制,通過建立健全綠色産品的行業标準和認證體系,強化消費權益保護,促進綠色産業的産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三是要通過積極的财政與信貸政策,完善綠色采購、綠色信貸、綠色稅收、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普惠金融手段,依托“金服雲”平台設立省級綠色金融服務專區,加大對綠色技術的補貼力度,鼓勵企業研發、引進先進的綠色生産設備并采用環保工藝流程,提高綠色生産的行為意願。
四是完善綠色消費相關法律制度,降低綠色消費潛在風險與企業經營難度。要加大綠色生産的監管力度,不斷拉動市場需求,提高消費滿意度。
五是要搭建綠色生産數據庫,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鍊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和各部門數據共享,打通相關業務部門的信息孤島,構建跨區域、跨産業的綜合性綠色信息平台,加強信息對接的流暢度與精準性,提升綠色政策落實效率。
六是要成為引導生産與消費觀念綠色轉型的推手,将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構建以政府為主體,以綠色企業、社會組織與關鍵意見領袖為輔助,以所有媒體為載體的多層次綠色文化推廣陣地,大力宣傳綠色生産标識标志,普及綠色消費知識,完善綠色産品消費激勵措施,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作者為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系福建省社科基金基地重大項目“福建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與關鍵舉措”(FJ2020MJDZ018)階段性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