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診斷順序口訣?張景嶽在辨證論治中,把陰陽稱為“二綱”,表裡、虛實、寒熱稱為“六變”,明确提出陰陽為“醫道之綱領”,認為診病施治必先審陰陽“二綱”,“陰陽既明,則表與裡對,虛與實對,寒與熱對明此六變,明此陰陽,則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張氏之所謂“二綱”、“六變”,至今仍作為辨證施治的綱領,而以“八綱”著稱,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健康診斷順序口訣?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張景嶽在辨證論治中,把陰陽稱為“二綱”,表裡、虛實、寒熱稱為“六變”,明确提出陰陽為“醫道之綱領”,認為診病施治必先審陰陽“二綱”,“陰陽既明,則表與裡對,虛與實對,寒與熱對。明此六變,明此陰陽,則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張氏之所謂“二綱”、“六變”,至今仍作為辨證施治的綱領,而以“八綱”著稱。
應用領域二綱六變的中醫應用——八綱辨證八綱為辨證方法的總綱,臨床上無論運用髒腑、經絡任何一種辨證方法,都必須以八綱進行分析,才能作出具體的判斷。各種疾病的表現雖然錯綜複雜,但基本都可以用八綱以辨識之,以探求疾病的屬性,病變的部位,病勢的輕重,個體反應的強弱,從而作出判斷,為臨床診斷和施治提供依據。陰陽是指疾病的類别,表裡是指病變的部位深淺,寒熱是指疾病的性質,虛實是指邪正的消長盛衰。1、表證指六淫之邪從肌表、口鼻侵襲人體,病變反映在身體淺層,以發熱、惡寒、脈浮、苔薄白為主要臨床特點的證候。《景嶽全書·傳忠錄》說:“表證者,邪氣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風寒暑濕火燥,氣有不正,皆是也。”表證常見于外感病的初期階段,往往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點。2、裡證病變部位在身體深層,即在髒腑(氣血、骨髓)受病而反映出來的證候。《景嶽全書·傳忠錄》說:“裡證者,病之在内,在髒也。”裡證是與表證相對而言的,概括地說,凡非表證的一切證候皆屬裡證(裡證多具有病程長、起病緩慢的特點)。多見于外感病的中期、後期或内傷病。裡證的成因,大緻有三種情況:一是外邪不解,内傳入裡,侵犯髒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侵犯髒腑所緻;三是情态所傷,飲食,勞倦等因素,直接損傷髒腑,緻使髒腑功能失調,氣血逆亂而出現的種種病證。3、寒證感受寒邪,緻使陰氣偏盛,或人體陽氣虛衰,陰寒内盛所表現的機能活動衰退的證候。臨床多具有冷、涼、稀的特點。寒證多因外感寒邪,或寒邪直中髒腑,或素體陽氣虧虛,或久病之後,陽氣受損而成。寒證包括表寒、裡寒、虛寒、實寒等。4、熱證感受熱邪,緻使陽氣偏盛,或人體陰液虧損而陽氣偏亢所表現的機能活動亢進的證候。臨床多具有溫、熱、稠的特點。熱證多因外感火熱之邪,或寒邪化熱入裡,或因七情過極,郁而化熱;或因飲食不節,蓄積為熱;或房室勞傷,劫奪陰精,陰虛陽亢所緻。熱證包括表熱、裡熱、虛熱、實熱等。5、虛證指機體正氣不足,即陰、陽、氣、血、精、津和經絡、髒腑功能減退,抗病能力低下,所表現的一系列衰弱和不足的證候。形成虛證的原因,有先天不足和後天失養兩個方面,但以後天失調為主。如飲食失調,後天之本不固;七情所傷,勞倦太過,内傷髒腑氣血;年老體弱,房事太過,損傷腎髒真元之氣;久病失治、誤治,損傷人體正氣等,均可形成虛證。6、實證實證是指人體感受外邪。或體内病理産物蓄積體内。正氣未衰,邪正鬥争激烈所表現出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較劇烈的,有餘的證候。形成實證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侵襲人體;另則是由于髒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代謝障礙,以緻痰飲、水濕、瘀血、氣滞等病理産物,停滞于體内,以及食積、蟲積等,均可形成邪氣盛的實證。7、陰證凡符合陰的一般屬性的證候,稱為陰證。裡證、虛證、寒證均屬陰證的範圍,不同的疾病,所表現的陰性證候不盡相同,各有側重。8、陽證凡符合陽的一般屬性的證候,稱為陽證。表證、熱證、實證均屬陽證的範圍。不同的疾病,所表現的陽性證候不盡相同,各有側重。
參考文獻1.曹洪欣、劉保延總主編;李劍、曾召主編.《中國中醫藥學術語集成·治則治法與針灸學》: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2.中國醫史文獻學科基本術語研究組編.《中國醫史文獻學科基本術語》: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5年3.張家錫.《中醫診斷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4月4.袁鐘、圖娅、彭澤幫、艾景錄.《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