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中秋情懷的詩詞裡,蘇轼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無出其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怅惘,那是蘇轼因思念多年未見的弟弟蘇轍,在中秋夜裡發出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無奈歎息。
今天要介紹的這首《陽關曲·中秋月》,描述的則是蘇轼和蘇轍在分開七年後,終于在另一個中秋夜團聚了。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雲收霧散,夜幕低張,有沁涼的寒意在天地間彌漫。銀河迢迢無聲,皎潔的月亮靜靜地升上了天空,如玉似冰。
今夜,這般美好!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可是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夜,大多是月圓人不圓,很難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而你也在身邊。隻是,你很快就要離開,到了明年的中秋節,不知道你我又會在哪裡、和誰一起看月亮呢?
還未分離,我就已經開始想念你。
我認為蘇洵最大的功勞,就是教出了兩個好兒子,不僅才華橫溢、光芒萬丈,還創下了文學史上手足之情的光輝典範。
看看他給兩個兒子取的名字:轼,馬車上用作扶手的橫木;轍,馬車輾過留下的車輪印。意在希望耿直的兄長與低調的弟弟相互扶持,相互成就。
蘇氏兄弟做到了。
蘇家兄弟自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蘇轼曾寫道“我生二十無朋俦,當時四海一子由”,子由,蘇轍的字。兄弟情深,由此可見一斑。
張揚豪放的蘇轼與平穩持重的蘇轍同年金榜題名。黃庭堅對他們不吝贊美“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
看多了兄弟阋牆的故事,蘇轼和蘇轍的手足情深是真切而少見的。
1079年,蘇轼的人生轉折點“烏台詩案”爆發。蘇轍得知兄長入獄的消息後,第一時間上奏《為兄轼下獄上書》,願削去自身官職替兄贖罪,以保住蘇轼性命。
獄中的蘇轼以為自己"今生此命休矣",寫下絕命詩《獄中寄子由二首》:“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蘇轼被貶黃州,蘇轍貶去筠州,幸而留得命在。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因為有蘇轍,我們才有幸讀到蘇轼後來寫的那麼多驚才絕豔的文字。他用自己的全副身家和大好前程,為我們保全了一個曠世奇才。
而在蘇轼的作品裡,處處可見子由。
不僅有人人會背的“兼懷子由”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字字珠玑的《和子由渑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還有《辛醜十一月九日,既與子由别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壬寅重九,不預會,獨遊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滿江紅·懷子由作》……
所謂情深,不過如此。
紹聖四年(1097),蘇轼、蘇轍再次被貶瓊州和雷州。分别時他們知道,這恐怕就是此生最後一面了。
果然,四年後,六十五歲的蘇轼在常州去世。兄弟二人終是無法實現“無官一身輕”後,“甯知風雨夜,複此對床眠”的平生夙願。
痛失兄長的蘇轍在給蘇轼的祭文中動情地寫道“手足之愛,平生一人”,這和蘇轼當初那句“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遙相呼應,感天動地。
《陽關曲·中秋月》
宋 蘇轼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