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痛經,相信很多女性都有過類似的經曆。中醫認為,“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痛經的發生與沖任、胞宮的周期性生理變化密切相關。如外感寒濕邪氣、精血虧虛、肝氣郁滞,加之經期前後沖任二脈氣血的生理變化急驟,導緻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胞宮失于濡養,“不榮則痛”。簡而言之,痛經的發病多與腎氣虧虛、氣血不足、氣滞血瘀、寒凝血瘀和濕熱蘊結等因素有關。具體表現分述如下。
腎氣虧虛
月經——月經量少,色淡質稀。
痛經——經期或經後小腹隐隐作痛,按壓之後疼痛緩解。
症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面色晦黯,小便清長,舌淡,苔薄等。
氣血不足
月經——量少、色淡、質稀。
痛經——經後或經期,小腹隐隐作痛,按壓之後疼痛有所緩解,小腹空墜作痛。
症狀——面色晃白、神疲肢倦、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舌淡苔薄。
氣滞血瘀
月經——行而不暢、量少、色紫黯、夾有血塊,如腐肉樣物質
痛經——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或陣痛,按壓後疼痛加重,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
症狀——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滿、精神抑郁、善太息、煩躁易怒、舌質紫黯,邊有瘀斑等。
寒凝血瘀
月經——經血量少,血色偏黯,有血塊。
痛經——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熱敷後疼痛減輕。
症狀——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等。
濕熱蘊結
月經——經量多,經期長,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
白帶——帶下量多,質地黃稠,有異味。
痛經——經前或經期,小腹灼熱疼痛,拒按,疼痛連及腰骶,或平時小腹痛,至經前疼痛加劇。
症狀——低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等。
那麼,當我們出現上述各種原因所緻的痛經時,我們又應該如何進行調理和防治呢?
1、紅糖姜茶——于經前或經期服用。适用于胞宮虛寒、小腹冷痛、量少色黯者。其中紅糖具有暖宮的作用,還可以補血;生姜能夠溫中散寒、緩解痛經。
2、益母草煮雞蛋——于經前1~2天開始服,每日1劑,連服5~7天。适用于小腹脹痛或陣痛,月經量少,色黯并夾有血塊者。
3、玫瑰花茶——取幹的玫瑰花,沸水沖泡代茶飲,每天堅持飲用。适用于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或胸脅乳房脹痛、脾氣暴躁者。
4、山楂紅棗姜湯——取山楂30克,生姜10克,紅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适用于氣滞血瘀、宮寒所緻的痛經。
5、山楂當歸紅糖湯——取山楂30克,當歸片15克,紅糖适量。煲湯服用,于經前1~2天開始服,每日1劑,連服5~7天。适用于氣滞血瘀,寒濕凝滞所緻的痛經,月經量少,色紫暗,或有血塊者。
6、艾灸——痛經發作時,點燃一支艾條,在疼痛部位以及後背腰骶處的上方平面順時針回旋熏灸,以10分鐘為宜,可以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适用于宮寒或寒濕凝滞所緻的痛經。
總之,痛經的相關藥物或防治方法還有很多,如艾附暖宮丸、婦女痛經丸、痛經寶顆粒等。此外,為了避免痛經的發病,我們還要做好經期的調護,防寒保暖,避免飲食生冷或觸涼;規律作息,勞逸結合;調暢情志,放松心情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