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酵母菌個體形态觀察

酵母菌個體形态觀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11:19:26

根據重慶大學官網的消息,随嫦娥四号登陸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在經曆月球高真空、寬溫差、強輻射等嚴峻環境考驗後,成功長出第一片嫩芽,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開展生物生長實驗,也是人類首次在月面以較高等生物構建太空生态系統。不過,由于月球特殊的環境,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已進入斷電狀态,載荷内部溫度在月夜期間降至-52℃,所攜帶的生物将結束本次科普試驗使命,處于冷凍狀态。

酵母菌個體形态觀察(若月背嫩芽死亡後)1

月背生物科普載荷内景

等等,低溫進入冷凍狀态,是否意味着生物已經死亡?植物在這樣的溫度下會被凍死,但是,酵母菌呢,它在這樣的溫度下是否也結束了生命?

我們知道,本次科普載荷共搭載六種生物,分别為馬鈴薯、油菜、棉花、拟南芥、果蠅、酵母,生産者、消費者、分解者齊全,構建了一個微型的生态系統,其中,酵母菌在此次科普試驗中扮演的是分解者的角色。現如今,試驗中長出了嫩芽,意味着生産者的任務已經完成,那消費者和分解者後續會否在月夜結束後繼續任務呢,尤其是作為分解者的酵母菌更加特殊,因為,低溫對它,可能并不至死!

酵母菌個體形态觀察(若月背嫩芽死亡後)2

載荷内生物扮演的角色分工

一方面,當前實驗室經常采用低溫保存菌種,如果短期保存,可将菌種放入甘油中置于-20℃低溫下即可,若要長期保存,則需要置于-80℃的低溫環境下。另一方面,考慮到地球極地凍土的情況,我們經常擔心氣候變暖導緻凍土解凍釋放其中的微生物。這表明,低溫或是凍土,對微生物而言是難以緻命的。因此,在月夜期間科普載荷内溫度為-52℃的情況下,酵母有可能隻是進入了“休眠”狀态。

低溫不會滅殺酵母菌,那高溫呢?月背進入月晝後,溫度将升高,而我們知道實驗室中常用巴氏消毒或是高溫高壓滅菌。對于酵母菌而言,它在47℃以上基本就停止生長,溫度繼續升高,則有滅殺風險。如果月晝期間,科普載荷内的溫度不會高于上述溫度,是否意味着,酵母菌可以繼續存活在月背中?

另外一點很特别,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能将糖(有機物)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一種典型的異養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夠存活。換句話說,即便載荷内的生産者死亡無法制造氧氣,酵母菌也不會缺氧而亡!

酵母菌個體形态觀察(若月背嫩芽死亡後)3

酵母菌

如今,科普載荷内的相機已經關閉,我們無從知曉科普載荷内經過月夜和月晝交替後生物的情況。嫩芽是死了,但,酵母呢?尤其經過了強輻射等的影響,酵母會否發生了基因突變,以至于具備了在高溫或是低溫下更強的生存能力?

或許,若有誰開啟了載荷内的攝像機或是不小心打開了這個載荷,便可能揭曉其中的謎底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