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08:40:59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其實,使李白悲愁的,不是真的望不見長安,而是實現不了理想。于是,他以“不見長安”來慨歎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鴻溝。同樣的,唐代詩人劉長卿也感受到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寫下了《清明後登城眺望》一詩,這首詩的原文如下: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1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清明節後的風光絕勝;遠處的白雲和青山出現在女牆之前。清明節過後,詩人登上城樓,放眼遠眺,綠野芳樹,隐隐青山,莺鳥低回……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絕勝風光。巍巍城樓之上,那些鋸齒形的女牆如同一個個威武的哨兵,傲然聳立于天地之間,詩人站在女牆之間,那綿綿青山、悠悠白雲如在目前。站在這裡,詩人擁有了平視青山白雲的機會,不禁逸興遄飛,雄心滿懷。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2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成千上百種花兒像往日那樣争奇鬥豔;千家萬戶在寒食節後又一次升起了袅袅炊煙。詩人憑高俯視,隻見雜花生樹,姹紫嫣紅,五彩斑斓,争奇鬥豔。這使詩人聯想起過往,花兒們遵循着時序節令,每年春天都會如這般盛放。詩人望見,城中人家的聚落上空又一次升起了袅袅炊煙,充滿了人間煙火氣。這是人們在寒食節之後,又一次點燃新火,繼續新生活的象征。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3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萋萋芳草漫山遍野鋪滿了大地;滔滔江水奔騰向前遠接天際。在這一聯中,詩人轉而寫遠景,他極目遠眺,隻見萋萋芳草遍布山野間,如同一幅巨大的綠色織錦,鋪在大地上,不留絲毫縫隙。他望見,城外的江水滔滔奔流,浩浩蕩蕩,直至天水相接,浩渺蒼茫。由無盡的芳草到蒼茫的江水,詩人想到了遠方,想到了未來,想到了理想,卻不知何時才能到達遠方,實現理想。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4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長安在哪個方向啊?我伸手遙遙地指着夕陽的方向。長安是詩人的理想之地,在那裡,有他展示才華的舞台,有實現理想的機會。于是,詩人站在城頭上眺望,尋找長安的方向,那正是夕陽落下去的方向啊,他不禁伸手遙遙指向那個方向,在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己。但現實是何等骨感,詩人在夕陽的餘晖中望不見長安,不禁憂心,難道自己的理想也像這夕陽一般,隻能目送着它墜落麼?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5

詩人登高望遠,望見白雲青山,百花競放,炊煙袅袅,萋萋芳草,滔滔江水……自然萬物一如既往,隻有詩人仿佛置身于這繁盛的春天之外,他渴望回到長安,渴望實現理想,可是卻隻有夕陽西下,滿目蒼茫,深刻地體驗到了理想的豐滿,現實的骨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