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人對糯食總有種喜愛
像黃粑、清明粑、糖麻圓等等
這樣傳統的貴州特色小吃
都成為了貴州人餐桌上的心頭好
軟綿綿、糯叽叽的
這其中黃粑的美味更甚
這可是能上年夜飯餐桌的糕點
它的形狀酷似糕點
粑片呈金黃色,有着清新糯香
故得名“黃糕粑”又名“黃粑”
曆史淵源說起黃粑,據傳其起源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當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蜀漢後方,率兵深入黔中腹地,演繹了七擒孟獲的曆史故事。
在平定孟獲的途中,一日蜀軍正埋鍋造飯,飯香汁濃之屆,突然探子來報,說有蠻軍臨陣。諸葛亮一聽,于是下令出戰,顧不上吃飯。可這煮着的豆漿和米飯不能浪費呀,火頭軍一看這情形,隻好把未用的豆漿與米飯摻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
此役蜀漢大軍乘勢窮追蠻軍上百餘裡,待大捷而歸的士兵凱旋回營,這些被豆漿摻和過的米飯已足足蒸煮近兩日,饑餓難耐的官兵急忙分而食之,誰料這米飯已變成另一番模樣,不但色澤黃潤,而且味道甘甜香軟,吃起來别有一番滋味,士兵們還以為是諸葛丞相用來犒勞他們的美味,很快便将幾甑子好東西一搶而光。
現代做法黃粑的制作過程也一直遵循傳統
原料上選擇貴州優質的
糯米、黃豆、大米、糖等作為原料
經過清洗、浸泡、磨槳等過程
做黃粑是非常有講究的
做出來口感如何,打漿是關鍵
把糯米蒸好了以後
放到豆漿裡面去攪拌
這一道工序是非常重要的
制成漿汁後
加入糖與生糯米混合
用洗淨的竹葉或粽葉包裹成型
放入木甑内先用旺火蒸4-5個小時
直到蒸籠上大氣
再用中火蒸酣12-13個小時
待黃粑變成金黃色後便可出籠
這時黃粑入口香甜軟糯
糯米香、竹葉香、木香混合
蒸好的黃粑色澤紅亮且味甜
但并不是加入大量的紅糖
而是經過漫長的蒸煮
使得糯米充分發酵
糯米飯的色澤也由白變黃
黃粑也因此得名
本色本味就是它最大的亮點
黃粑吃法
黃粑的吃法非常簡單
隻需簡單的加熱即可食用
蒸熟後的黃粑
香氣能透過濕熱的葉片蒸騰而出
趁着熱乎勁剝去表面的葉片
黃潤晶瑩的黃粑便出現在眼前
除了最簡單的蒸熱食用
還可以選擇煎或烤的方式
那軟糯的米粒在高溫中
結成一層薄薄的脆皮
趁着剛剛烤好的那一會兒
熱氣還纏繞在表面上
就這麼咬上一口
酥脆的外皮與唇齒碰撞
舌尖與軟糯滾燙的内心接觸
讓人實在是對它愛不釋口
對很多人來說,貴州是偏遠而沉寂的,但是生命在哪裡都要茁壯成長。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百姓,造就一方文化,成就一方美食。黃粑從遙遠的三國而來,逐漸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上,味甜滋糯,勁道爽口,是貴州獨有的地道風物。
——關關家的小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