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如虎。
7月21日11時許,在河南省固始縣,淮河支流史灌河潘莊段突發管湧險情。堤内,打轉的漩渦像老虎張開的血盆大口;堤外,噴湧而出的河水撕咬堤壩;堤下,有15個行政村4萬群衆,一旦控扼不住“虎口”,方圓數十平方公裡将有傾覆之虞。
忽來汛情急,鳴镝催征緊。河南省抗洪搶險軍地聯合指揮部立即組織駐豫某旅420名官兵和200名民兵應急分隊隊員火速集結出動。河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軍區、武警河南總隊與省水利廳、應急管理廳等軍地領導現場指揮官兵封堵管湧、加固堤壩;33位水利專家、48位水文測報專家協同配合指揮部科學決策、搶險查險。經過一晝夜奮戰,史灌河化險為夷。
這是一場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也是一次軍地聯合指揮的實戰檢驗。近年來,河南省軍地積極适應國防動員系統改革重塑新要求,深入研究破解軍地聯合指揮機制深層次矛盾問題,提升戰時動員支前能力,帶來諸多有益探索和啟示。
拆除“中軍帳”的“楚河漢界”
74年前,豫南桐柏山北麓,血雨腥風。30萬國民黨軍隊大軍壓境,中原軍區部隊被圍困在縱橫不足百裡的狹小地域。
危急關頭,該省軍區的前身河南軍區陣前受命,接應掩護中原軍區主力突圍。河南行政專署與軍區領導緊急組織軍民參戰支前、襲擾敵軍、補充給養,策應主力部隊跳出包圍圈,成為中原解放軍地聯合指揮的經典範例。
戰火硝煙已飄散在曆史深處,“中原突圍”的成功戰例和人民戰争的軍事思想光輝,依然震古爍今,鏡鑒當下。
然而,回放近年來國防動員演練演習的鏡頭,這樣的場景不時出現:或是“中軍帳”清一色的戎裝唱“獨角戲”;或是有的國動委專業辦公室雖然派人到場,但大都是當配角和“跑龍套”……
今年6月中旬,河南省軍區組織省市縣三級軍地聯合指揮所展開研究性演習。這是該省軍區近30年來參演規模最大、人員最多、要素最全的演訓活動。
剛到地下指揮工事安營紮寨,省聯指指揮員通過視頻發現:省市縣三級聯合指揮部名稱竟都不一緻。
不止于此。軍地聯合指揮要素怎麼設置?席位怎麼配置?軍地領導的指揮權責如何厘清?指揮流程怎麼規範?上級尚未出台規範,兄弟省份也沒有權威版本可資借鑒。
“拆除‘中軍帳’的‘楚河漢界’勢在必行,健全軍地聯合指揮機制刻不容緩!”聯指主要領導迅即打響“脖子以上的戰争”。他們邀請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的全軍知名專家輪流授課,洞觀敵情變幻風雲,解碼聯合制勝機理;組織省國防動員委員會經動辦、信動辦、交戰辦、科動辦、人防辦領導輪番登台,暢談自家職能優勢,直擊指揮鍊條梗阻,深論軍地聯合指揮良策,沖破思想牢籠、卸掉觀念枷鎖。
“中軍帳”火藥味漸濃。圍繞後裝保障要不要建群的問題,後裝保障要素主任許保增3次谏言,與指揮控制要素主任許傑唇槍舌劍,争得面紅耳赤;對省聯指下發的作戰決定,安陽市聯指指揮長王樹文直言不諱,尖銳提出重點方向是否精準、指揮編成是否科學、兵力配置是否合理等“13問”……
兵者,詭道也。戰争沒有标準答案,戰場沒有非此即彼。
經過一場場激烈的“兵峰”争辯,“中軍帳”一道道無形壁壘悄然拆除。省軍地聯指将省國動委5個專業辦公室納入指揮編組,充實編設指揮控制、指揮保障等要素和席位。市縣兩級依次編實配強相應要素席位。900多名地方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和市縣領導打起背包、身着迷彩踴躍參演,指揮所内人民防空、交通戰備、經濟動員、信息動員等各色标識和臂章耳目一新。
國防動員“大棋盤”上,“中軍帳”出将入相、拱卒躍馬。随着“中軍帳”四梁八柱一根根立起,困擾聯合指揮中樞暢通的“中梗阻”迎刃而解。
打通“指揮鍊”的“奇經八脈”
未見炮聲隆隆,卻也驚心動魄。
“火箭軍某部急需10名維修技術人員,請你們4個小時内征召到位!”在6月這場演習的戰役實施階段,導演部臨機導調省聯指國防動員要素。然而,查找潛力庫内10名專業技術人員,卻有1人聯系不上……
無獨有偶。在去年戰區組織的實兵演習中,上級緊急征召兩名小語種翻譯,省聯指不得已隻能求援地方某高校。事後發現,河南省有大量的小語種翻譯人才,但動員潛力調查沒有挖掘統計到位。
“如果信息鍊、動員鍊、執行鍊有堵點、淤點,戰時就會變成弱點、痛點、敗點,指揮中樞就會成為瞎子、聾子、瘸子!”省軍區主要領導眉頭緊鎖、一語中的:必須探索建立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平戰一體、軍地融合的“指揮鍊”。
圍繞軍地信息如何無縫對接、動員潛力如何精準保鮮、軍事行動如何快速反應等重大問題,全省軍地各級國防動員潛力大核查、動員數據大更新活動如火如荼,軍地會商、信息共享、情報互通等機制應運而生。
“八一”剛過,省軍區主要領導深入駐豫陸軍、火箭軍、聯保、武警部隊和軍事院校,了解建設情況、對接任務需求、共商備戰大計,“面向三軍、協調軍地”的橋梁越來越暢通,軍地聯合指揮“鉸鍊”咬得越來越緊。
為打通國防動員的“任督二脈”,軍地各級有關職能部門加緊充實完善經濟、科技、信息等動員目标數據庫,短短幾天潛力數據儲備量猛增,采集範圍拓展到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等前沿技術領域。今年以來,該省軍區百餘名軍兵種交流幹部還圍繞立體化聯合保障集思廣益,組織修改完善了50餘份保障預案。
前不久,正在豫南地域組織實兵演習的中部戰區某旅國防光纜中斷,請求駐馬店市驿城區人武部出動民兵幫忙巡護線路。該人武部政委李光輝緊急啟動行動預案,組織民兵應急分隊和基層行政村的兼職武裝委員,迅速趕赴現場處置,保證了部隊演習通信暢通。
激活“打勝仗”的“引擎動能”
如果把軍地聯合指揮部喻為“大腦”,黨委集中統一領導就是為打勝仗提供血液動能的強大“心髒”。
“黨委對作戰實施集中統一和堅強有力的領導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根本原則和制度保證!”前不久,他們專門研究制定了《河南省軍地聯合指揮部戰時黨委運行規則》,為合理區分、科學把握戰時黨委會和作戰會提供了依據和遵循。
聯合指揮鍊上最可怕的鏽蝕,是思想的鏽蝕。告誡全軍,我們千萬不要做蘇聯話劇《前線》中那個固步自封的戈爾洛夫。
話劇中,曾戰功卓著的蘇聯衛國戰争紅軍前線總指揮戈爾洛夫,因驕傲保守,甚至不肯使用無線電指揮部隊,從一名功臣淪落為敗将。
《前線》是當年前線的真實寫照,也是未來前線的一面鏡子。
某單位議戰議訓會上,一名同志分析情況照“稿”宣科,被觀看視頻的省軍區領導當場叫停;某市一名業務生疏的“南郭先生”被請出中軍帳。而在沙盤前擺兵布陣、脫稿而談者,被軍地各級交口稱贊。
省軍區在全區倡導軍事會議讨論交流“上台五分鐘、發言不念稿”。省軍區主要領導意味深長地說:“戰場不是劇場,我們需要的不是背腳本的演員,而是能帶兵打仗的指揮員!”
仲夏時節,疫情全球肆虐,汛情驟雨摧城。疫情防控不能松,防汛救災不可怠,在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中,聯合作戰機制在實戰中磨砺成熟,一份份合格答卷剛提交,一道道嶄新考題又提出。
7月以來,全省軍地各級拿出專門時間組織訓練演練、抗洪搶險複盤檢讨,聚焦軍地聯合指揮機制的108個深層次矛盾問題被擺上桌面、列入清單、明确責任、限時破解……
圖片說明:在河南省固始縣史灌河潘莊段管湧險情處置行動中,河南省軍地聯合指揮機制充分發揮職能,軍地合作迅速投入搶險救災任務。
圖①:陸軍某旅官兵冒雨裝填沙袋。
圖②:陸軍某旅官兵在大堤上處置險情。
戴丹華攝
來源:解放軍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