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
昨天晚上睡覺前,無意間看到這個話題在熱搜榜上排第一。
“讀大專有意義嗎?”
關于大家的看法,褒貶不一,有人認為能力比學曆重要,也有人覺得讀大專還不如早點出來工作。
其實,關于這個話題,各大社交平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讨論,熱點都不低,知乎上關于專科生的一系列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不過是一大堆高學曆的人來找優越感,低學曆的人自我否定罷了,所謂的過來人經驗,其實很容易搖擺我們内心的想法。
關于這個問題,怎麼選都不是最佳選擇。本科生裡有人頹廢度日,專科生裡也有勤勤懇懇逆襲的故事。
專科生隻是在高考這個大關上輸給了本科生,高考并不是決定人生成敗的基石,大家隻不過是換了一條起跑線奔跑而已。
1。我是理科生,高考那年最終以420分收場,沒有上本科線,當時父母留給我的有三條路:
一是複讀,所有人覺得以我這個成績複讀一年妥妥的上本科。
二是讀大專,去學師範,以後可以當幼師,運氣好的話當個小學老師也不錯。
三是放棄學業,去廣州打工。
那個夏天,每天起床就在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果複讀,我不一定能收住心認真學習,如果再落榜就荒廢了一年,不想去冒險。
廣州那邊的親戚也給我介紹了工作,是在電子廠上班,薪水3500,在那個時候看起來還是不錯的,而且以後還會有漲幅。
可是我不想過一眼就能看到頭的生活,所以我選擇讀大專,不過選的不是教育類的專業。
讀大學的時候,沒覺得學曆有多重要,畢業後才算真真切切地體會到。
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如果招聘軟件上有100份工作,至少有50%是需要本科以上學曆的,所以在找工作這件事上他們的選擇性更大。
不過讓我感到安慰的是還有30%的要求是統招大專以上學曆,如果我高考那年直接選擇去打工,那麼我現在對工作的選擇性隻會更小。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學曆确實很管用,它決定了你能去哪。
2。讓我慶幸我選擇讀大專是對的,是在2018年過年前夕。
當時我從上一家工作了一年半的公司離職了,正是待業狀态。
我是很讨厭找工作的,而且當時臨近過年需要用錢的地方會很多,就想着要不先找一份來錢快的工作,工作到年底,第二年再來找正式的工作。
我和一個一起找工作的朋友商量着,最後上廠子成了我們覺得不錯的選擇。
在此之前我沒有任何的上廠經曆,帶着好奇和朋友踏上了包吃包住的行業,我們都預想着可以存一筆錢,因為吃的住的都不用花錢,相當于純收入。
上了兩天班才知道我們有多天真,工作辛苦不說,還日夜颠倒,剛去就是晚班,完全不能适應。
和我們住一個宿舍的同事,已經在這工作半年了,我們有很多不懂的就會問她。
休息的時候也會聊聊天,原來她才十八歲,十六歲就出來工作了,這是她上的第四個廠,每個月休假四天,基本都用來補覺了,都沒有好好的出去看看這個城市。
日子日複一日地過着,早就沒有了熱情。
她說,其實她很想換工作,可是好像除了上廠沒有其他選擇,如果她的這條人生軌迹沒有出現轉折,就一下子看到頭了。
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那年選擇去廣州打工而不是上學,那我可能和她一樣,這樣無趣的度過了吧,所以我很慶幸我選擇了學習。
那份工作我們隻上了幾天便辭職了,或許大專沒有帶給我更好的生活和收入,但至少也有一技之長,不用做苦力也可以謀生。
3。如果你還是覺得學曆沒用,那我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吧。
前幾天家人要去醫院看病,需要提前在公衆号上面挂号,在我填完信息後,彈出一個選項,是挂專家醫生的号還是普通醫生,我想也沒想就準備挂專家号。
結果系統提示我專家号已挂滿,隻能挂普通醫生的号了。
看病的時候,我們在門外等到叫号,看了下序号一時半會還輪不到我們,索性我就到處溜達了一會。
無意間在專家醫生的門外看到了他的簡曆,學曆是博士,由于好奇我也去看了我挂号的那個醫生的學曆,顯示是碩士。
大家雖然嘴上說着學曆不重要,可是下意識裡還是會對學術造就更高的醫生要放心得多,所以在挂号的時候都會優先選擇專家醫生。
我想,讀了專科和沒有讀的也是這樣,他們之間是有差别的。
如果可以,盡可能的去提升自己的學曆吧,如果在這方面沒有天賦,就盡可能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吧。
不要因為自己是專科學曆就自暴自棄,要往前看,多想一下該如何彌補自己學曆上的不足才是正道。
對于讀大專到底有沒有意義,我想大家内心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很堅定,那就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做。
如果你還在猶豫不決希望大家給建議的話,那就去讀大專吧,再給自己三年時間,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選擇。
以上,共勉。[加油]
作者介紹:虞小希,自由寫作者,專注個人成長和自媒體運營幹貨,偶爾分享生活,歡迎關注我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